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水清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预混合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29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预混合燃烧器,包括分火座模块,火盖以及进气管体,分火座模块的内腔分隔形成上腔体和下腔体,进气管体与分火座模块的内腔连通,下腔体的外侧设有用于供空气进入的空气进气结构,下腔体的内侧设有用于供空气排出的空气出气结构,空气进气结构,空气出气结构与火盖之间形成空气补充通道,空气补充通道可以增加火盖位置燃烧时的空气补给效率,提升燃烧效能,避免燃烧时烟气产生有害气体,由于上腔体和下腔体分隔设置,下腔体的升温速度会较上腔体慢,且空气在经过空气补充通道的过程中,可以对下腔体进行散热,从而使下腔体在工作过程中温度不会过高,避免因下腔体过热导致附近的灶台释放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预混合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预混合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烧器一般在燃气进入引射管的过程中同时吸入空气,使空气与燃气在引射管内进行预混合,混合气体进入分火座后从火盖向外喷出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只能通过火盖附近的空气进行补充,空气补给效率较低,影响燃烧器的能效,同时,由于分火座内的分火腔直接与火盖连通,导致分火座整体的温度会随着燃烧器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至较高,而与燃烧器装配的灶台与分火座的底部位置距离较近,长时间的高温环境容易导致灶台的材质释出有害物质,影响用户健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层预混合燃烧器,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预混合燃烧器,包括分火座模块,火盖以及进气管体,分火座模块的内腔分隔形成上腔体和下腔体,进气管体与分火座模块的内腔连通,下腔体的外侧设有用于供空气进入的空气进气结构,下腔体的内侧设有用于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预混合燃烧器,包括分火座模块,火盖(2)以及进气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座模块的内腔分隔形成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进气管体(3)与分火座模块的内腔连通,所述下腔体(12)的外侧设有用于供空气进入的空气进气结构(121),下腔体(12)的内侧设有用于供空气排出的空气出气结构(122),所述空气进气结构(121),空气出气结构(122)与火盖(2)之间形成空气补充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预混合燃烧器,包括分火座模块,火盖(2)以及进气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座模块的内腔分隔形成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进气管体(3)与分火座模块的内腔连通,所述下腔体(12)的外侧设有用于供空气进入的空气进气结构(121),下腔体(12)的内侧设有用于供空气排出的空气出气结构(122),所述空气进气结构(121),空气出气结构(122)与火盖(2)之间形成空气补充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预混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座模块包括底盘(4)和隔离盘(5),所述底盘(4)与火盖(2)紧密连接形成内腔,所述隔离盘(5)与底盘(4)紧密连接使内腔分隔成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空气进气结构(121)设置于下腔体(12)对应底盘(4)外侧的位置,所述空气出气结构(122)设置于下腔体(12)对应底盘(4)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预混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盘(5)呈U型结构,其上端设有密封翻边(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水清
申请(专利权)人:姚水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