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无人飞行器的装卸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36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物流无人飞行器的装卸平台,其包括:储物仓、传动装置、接机平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外壳、支架、连接杆、定位块、传动杆、轴、绳,外壳垂直设置在无人机下方,外壳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有贯通的孔,两个孔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外壳内部顶面设有矩形槽,其中外壳的矩形槽与外壳上端面的孔相连通,外壳的矩形槽的宽度大于外壳上端面的孔,连接杆上端固定无人机底面中心处,连接杆下端贯穿外壳上端面的孔,定位块固定在连接杆下端面,且定位块嵌套在外壳内部顶面的矩形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橡胶层包裹货物,减轻储物仓的重量,以减少无人机的负载,从而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流无人飞行器的装卸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物流无人飞行器的装卸平台。
技术介绍
在无人机物流运输领域,目前通常采用电驱动控制的方式来对货物进行锁定或释放,具体为货仓设置电动门,将货物存放在货仓中,通过无人机运送货物,在无人机到达目的地时,打开电动门,通过额外的推送机构或拾取机构将货仓内的货物卸下。物流无人机对自重和电池能耗均有较高要求,而现有的电驱动机构既增加了无人机的自重且需要额外的电力带动,在物流无人机的规模化经营和落地之后,现有的电驱动方案将增大无人机的能耗、缩短无人机的续航里程,从而增加了整体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物流无人飞行器及装卸平台,本专利技术通过无人机的运动姿态,以开启或关闭储物仓,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电动门开启或关闭储物仓。物流无人飞行器的装卸平台,包括:储物仓、传动装置、接机平台,储物仓通过传动装置设置在无人机下方;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外壳、支架、连接杆、定位块、传动杆、轴、绳,外壳垂直设置在无人机下方,外壳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有贯通的孔,两个孔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外壳内部顶面设有矩形槽,其中外壳的矩形槽与外壳上端面的孔相连通,外壳的矩形槽的宽度大于外壳上端面的孔,连接杆上端固定无人机底面中心处,连接杆下端贯穿外壳上端面的孔,定位块固定在连接杆下端面,且定位块嵌套在外壳内部顶面的矩形槽内;所述传动杆为矩形杆,传动杆垂直设置在外壳内,传动杆顶面固定在定位块的中心处,轴上端轴连在外壳下端面的孔,其中轴上端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矩形凹槽,所述传动杆下端插入轴的矩形凹槽内,绳数量为四根,四根绳缠绕在轴上,支架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相对固定在外壳的两侧壁面上;所述储物仓包括:弹簧杆、连接板、支撑杆、橡胶层,弹簧杆为压缩弹簧杆,弹簧杆数量为四个,四个弹簧杆沿外壳四个方向设置,其中四个弹簧杆一端水平固定在外壳外侧垂直壁面上,四个弹簧杆上分别设有卡板,卡板上端垂直固定在弹簧杆可伸缩的杆上,卡板下端向下延伸,卡板的延伸端设有贯通口,连接板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板分别垂直固定在四个弹簧杆的另一端,支撑杆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一端分别轴连在四个连接板下端,其中四个支撑杆上设有固定板;四根绳分别沿四个弹簧杆的卡板水平穿过,而后向下连接固定板,向上拉动四根绳,从而通过四根绳让四个支撑杆拉成水平状,且四根绳另一端相对,四个支撑杆以支撑货物底面,绳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卡板与固定板之间,橡胶层包裹四个连接板,从而让橡胶层形成四个面,其中橡胶层的四个面相对内凹,通过橡胶层的四个内凹面能够对货物的垂直抵合,从而对货物进行夹持,让货物在随无人机飞行时保存稳定,橡胶层四个内凹面,在前期制作时便可进行加工限定;所述接机平台包括:框架、接机部、升降装置、托板,框架为“凹”字型,所述框架上端的两个端面上设有接机部,所述接机部用于承接两个支架,从而通过连接杆、外壳对无人机、储物仓进行支撑,升降装置设置在框架为内,所述托板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托板壁面上开设有四个条形贯通口,四个所述条形贯通口分别对于四个支撑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无人机的顺时针自转与逆时针自转,让绳延长或缩短,以实现橡胶层四个壁面的拉直与凹陷,完成对货物的抵合与打开,且通过绳延长或缩短,让支撑杆在水平状与垂直状变化角度,以实现对货物的装载与卸载,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电驱动机构打开门,以耗费无人机的电量,从而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橡胶层包裹货物,减轻储物仓的重量,以减少无人机的负载,从而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橡胶层抵合不同大小的货物,以保证无人机飞行时,特别是无人机需要转向或下移,货物不会发生晃动,避免货物中易碎物品的损坏,同时保持无人机飞行姿态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储物仓、无人机、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储物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储物仓细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接机平台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卸载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装载示意图。附图说明:1、储物仓;2、传动装置;3、接机平台;4、无人机;5、货物;11、弹簧杆;12、连接板;13、支撑杆;14、橡胶层;21、外壳;22、支架;23、连接杆;24、定位块;25、传动杆;26、轴;27、绳;31、框架;32、接机部;33、升降装置;34、托板;111、卡板;131、固定板;341、条形贯通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工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物流无人飞行器的装卸平台,包括:储物仓1、传动装置2、接机平台3;所述储物仓1通过传动装置2设置在无人机4下方,储物仓1用于装载货物5,所述接机平台3用于承接传动装置2;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外壳21、支架22、连接杆23、定位块24、传动杆25、轴26、绳27;所述外壳21垂直设置在无人机4下方,外壳21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有贯通的孔,两个孔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外壳21内部顶面设有矩形槽,其中外壳21的矩形槽与外壳21上端面的孔相连通;所述外壳21的矩形槽的宽度大于外壳21上端面的孔;所述连接杆23上端固定无人机4底面中心处,连接杆23下端贯穿外壳21上端面的孔,连接杆23能够在外壳21上下滑动;所述定位块24固定在连接杆23下端面,且定位块24嵌套在外壳21内部顶面的矩形槽内,从而在无人机4飞行时,能够带动外壳21飞起;所述传动杆25为矩形杆,传动杆25垂直设置在外壳21内,传动杆25顶面固定在定位块24的中心处;所述轴26上端轴连在外壳21下端面的孔,其中轴26上端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矩形凹槽,所述传动杆25下端插入轴26的矩形凹槽内;所述绳27数量为四根,四根绳27缠绕在轴26上;所述支架22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22相对固定在外壳21的两侧壁面上;如图4-5所示,所述储物仓1包括:弹簧杆11、连接板12、支撑杆13、橡胶层14;所述弹簧杆11为压缩弹簧杆,弹簧杆11数量为四个,四个弹簧杆11沿外壳21四个方向设置,其中四个弹簧杆11一端水平固定在外壳21外侧垂直壁面上,当无人机4带动货物5飞行时,弹簧杆11为压缩状;四个所述弹簧杆11上分别设有卡板111;所述卡板111上端垂直固定在弹簧杆11可伸缩的杆上,卡板111下端向下延伸,卡板111的延伸端设有贯通口;所述连接板12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板12分别垂直固定在四个弹簧杆11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物流无人飞行器的装卸平台,包括:储物仓(1)、传动装置(2)、接机平台(3)、无人机(4)、货物(5);其特征在于:储物仓(1)通过传动装置(2)设置在无人机(4)下方,传动装置(2)包括:外壳(21)、支架(22)、连接杆(23)、定位块(24)、传动杆(25)、轴(26)、绳(27),外壳(21)垂直设置在无人机(4)下方,外壳(21)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有贯通的孔,外壳(21)内部顶面设有矩形槽,连接杆(23)上端固定无人机(4)底面中心处,连接杆(23)下端贯穿外壳(21)上端面的孔,定位块(24)嵌套在外壳(21)内部顶面的矩形槽内且定位块(24)的上端面与连接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传动杆(25)垂直设置在外壳(21)内,传动杆(25)顶面固定在定位块(24)的下端,轴(26)上端轴连在外壳(21)下端面的孔,其中轴(26)上端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矩形凹槽,传动杆(25)下端插入轴(26)的矩形凹槽内,绳(27)数量为四根,四根绳(27)缠绕在轴(26)上,支架(22)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22)分别固定在外壳(21)的两侧壁面上,储物仓(1)包括:弹簧杆(11)、连接板(12)、支撑杆(13)、橡胶层(14),弹簧杆(11)数量为四个,四个弹簧杆(11)沿外壳(21)四个方向设置,四个弹簧杆(11)上分别设有卡板(111),卡板(111)上端垂直固定在弹簧杆(11)可伸缩的杆上,卡板(111)的延伸端设有贯通口,连接板(12)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板(12)分别垂直固定在四个弹簧杆(11)的一端,支撑杆(13)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13)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板(12)的下端连接,四个支撑杆(13)的上端均设有固定板(131),且四根绳(27)另一端与四个支撑杆(13)另一端连接,橡胶层(14)包裹四个连接板(12),从而让,接机平台(3)包括:框架(31)、接机部(32)、升降装置(33)、托板(34),框架(31)为“凹”字型,框架(31)上端的两个端面上设有接机部(32),升降装置(33)设置在框架(31)为内,托板(34)设置在升降装置(33)上,托板(34)壁面上开设有四个条形贯通口(341),四个条形贯通口(341)与四个支撑杆(13)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物流无人飞行器的装卸平台,包括:储物仓(1)、传动装置(2)、接机平台(3)、无人机(4)、货物(5);其特征在于:储物仓(1)通过传动装置(2)设置在无人机(4)下方,传动装置(2)包括:外壳(21)、支架(22)、连接杆(23)、定位块(24)、传动杆(25)、轴(26)、绳(27),外壳(21)垂直设置在无人机(4)下方,外壳(21)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有贯通的孔,外壳(21)内部顶面设有矩形槽,连接杆(23)上端固定无人机(4)底面中心处,连接杆(23)下端贯穿外壳(21)上端面的孔,定位块(24)嵌套在外壳(21)内部顶面的矩形槽内且定位块(24)的上端面与连接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传动杆(25)垂直设置在外壳(21)内,传动杆(25)顶面固定在定位块(24)的下端,轴(26)上端轴连在外壳(21)下端面的孔,其中轴(26)上端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矩形凹槽,传动杆(25)下端插入轴(26)的矩形凹槽内,绳(27)数量为四根,四根绳(27)缠绕在轴(26)上,支架(22)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22)分别固定在外壳(21)的两侧壁面上,储物仓(1)包括:弹簧杆(11)、连接板(12)、支撑杆(13)、橡胶层(14),弹簧杆(11)数量为四个,四个弹簧杆(11)沿外壳(21)四个方向设置,四个弹簧杆(11)上分别设有卡板(111),卡板(111)上端垂直固定在弹簧杆(11)可伸缩的杆上,卡板(111)的延伸端设有贯通口,连接板(12)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板(12)分别垂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余龙
申请(专利权)人:易智航空人才技术合作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