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50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其包括亭体,所述亭体内设有集成吊顶,所述集成吊顶的上端面固设有新风系统,所述集成吊顶的下端面固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亭体的内壁上内嵌有壁暖组件,所述亭体内的地面上铺设有电加热地板,所述亭体的内壁上还固设有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触控显示器和内置于触控显示器内的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壁暖组件、电加热地板和新风系统相连,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该智能控温收费亭可根据亭体内的温度变化智能控制收费亭内的温度,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
本技术属于高速公路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推进,高速公路迅速崛起,在各个高速公路收费处都设置有供工作人员工作使用的收费亭。为了提高收费亭内工作空间的舒适度,通常会在收费亭内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由于收费亭内空间狭小,且经常开窗会有大量汽车尾气进入收费亭内,造成收费亭内的空气质量较差,因此,需要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对收费亭内的空气进行净化;通过安装空调在温度较低时改变收费亭内的温度,但安装过多设备会进一步压缩收费亭内的空间,且采用空调等去取暖容易造成干燥不舒服或头昏脑胀等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在该收费亭内安装电热地板和壁暖,并配备新风设备,同时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收费亭内温度,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其包括亭体,所述亭体内设有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吊顶的上端面固设有新风系统,所述集成吊顶的下端面固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新风系统的下方设有工作桌面,所述工作桌面的部分桌边与所述亭体的内壁贴合,所述亭体的内壁上内嵌有壁暖组件,所述壁暖组件位于所述工作桌面的下部;所述亭体内的地面上铺设有电加热地板,所述亭体的内壁上还固设有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触控显示器和内置于触控显示器内的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壁暖组件、电加热地板和新风系统相连,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设于所述集成吊顶上,所述新风机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相连,使得所述新风机与所述集成吊顶下方的工作环境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壁暖组件包括加热模块和面板,所述加热模块、面板分别设于所述亭体的内壁上,所述面板设于所述加热模块的外侧,且所述面板将所述加热模块覆盖。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为石墨烯电热膜,所述石墨烯电热膜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优选的,所述面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面板上设有若干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地板自上而下依次由陶瓷表层、电加热层和保温底层构成。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层由碳纤维发热丝构成;所述保温底层的材质为聚氨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智能控温收费亭在亭体内采用新风系统换气,并设置电加热地板和壁暖组件,通过辐射发热的方式制暖,相较于空调制暖,使得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同时将新风系统、电加热地板和壁暖组件同温度传感器接入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亭体内温度实现智能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智能控温收费亭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智能控温收费亭的背面剖视图;图3为图1中智能控温收费亭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图1中智能控温收费亭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智能控温收费亭中智能控温系统的连接关系框图。图中:亭体10、集成吊顶101、工作桌面102;新风系统103、新风机1031、出风口1032、进风口1033;壁暖组件104、石墨烯加热膜1041、面板1042;陶瓷加热地板105;温度传感器106;智能控制单元107,触控显示器107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所述另一个元件上。但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相连”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所述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一般指的是用于固定作用,这里的固定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任何一种固定方式,如“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等。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如图1中所示的,其包括亭体10,在亭体10的侧面分别设有前视野窗、安全门和两推拉窗,前视野窗和安全门相对,两推拉窗相对设置,由于亭体10的外部结构与现有的收费亭类似,因此,这里不再具体阐述。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和图3,亭体10的内部设有集成吊顶101,集成吊顶101将亭体10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空间主要用于安装部分收费亭设备或管路(如排气管路等),下部空间为收费人员工作空间,集成吊顶101的安装为本领域公知,因此这里不再赘述。在集成吊顶101的上端面设有新风系统103,集成吊顶101的下端面设有温度传感器106,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新风系统103位于亭体10的上部空间,温度传感器106位于亭体10的下部空间,从而温度传感器106可对工作人员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3,新风系统103包括新风机1031、出风口1032和进风口1033,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032和进风口1033分别设于集成吊顶101上,新风机1031通过风道分别与出风口1032和进风口1033相连,从而使得新风机1031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空气进行循环,一边通过出风口1032将工作环境内的污浊空气排出,一边通过进风口1033将新鲜的空气送入工作环境中,保持亭体10内的空气舒适度,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1032和进风口1033的位置没有具体的限定,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集成吊顶101上,由于风对着工作人员直吹容易造成不适,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进风口1033设置于靠近亭体10内壁的位置,通过新风机1031将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1033送入亭体10内,而出风口1032则设于集成吊顶101的中部,通过新风机1031将亭体10内的空气送出收费亭。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3,温度传感器106的位置没有具体的限定,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06和新风机1031的安装方式可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固定安装方式,因此这里不再具体赘述。进一步的,请配合图2-图4,在亭体10内的地面上铺设有陶瓷加热地板105,陶瓷加热地板105安装方式与普通地板安装方式类似,这里不再具体阐述。本实施例中的陶瓷加热地板105由上而下的陶瓷表层、电加热层和保温底层构成,具体的,陶瓷表层为常规的陶瓷地板材质,电加热层由碳纤维加热丝构成,保温底层材质为聚氨酯材质,本实施例中的陶瓷加热地板105结构为本领域的已知技术,这里不再具体阐述。可以理解的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其包括亭体,所述亭体内设有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吊顶的上端面固设有新风系统,所述集成吊顶的下端面固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新风系统的下方设有工作桌面,所述工作桌面的部分桌边与所述亭体的内壁贴合,所述亭体的内壁上内嵌有壁暖组件,所述壁暖组件位于所述工作桌面的下部;所述亭体内的地面上铺设有电加热地板,所述亭体的内壁上还固设有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触控显示器和内置于触控显示器内的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壁暖组件、电加热地板和新风系统相连,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温收费亭,其包括亭体,所述亭体内设有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吊顶的上端面固设有新风系统,所述集成吊顶的下端面固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新风系统的下方设有工作桌面,所述工作桌面的部分桌边与所述亭体的内壁贴合,所述亭体的内壁上内嵌有壁暖组件,所述壁暖组件位于所述工作桌面的下部;所述亭体内的地面上铺设有电加热地板,所述亭体的内壁上还固设有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触控显示器和内置于触控显示器内的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壁暖组件、电加热地板和新风系统相连,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温收费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设于所述集成吊顶上,所述新风机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相连,使得所述新风机与所述集成吊顶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瑞汪洋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西太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