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滞比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30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迟滞比较器,其包含有一输入级、一迟滞电流产生电路以及一输出级。在迟滞比较器的操作中,该输入级用于接收一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至少一差动电流信号;该迟滞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至少一迟滞电流以调整该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一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其中该迟滞电流产生电路包含一共模电压侦测电路,用于侦测该差动输入信号的一共模电压以产生该迟滞电流;以及该输出级用于根据该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一输出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迟滞比较器仅需要使用较低面积的共模电压侦测电路便可以使得迟滞电压维持在一个固定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迟滞比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迟滞比较器(hysteresiscomparator)。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迟滞比较器中,迟滞电压会随着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的变动而跟着改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现有技术,例如美国专利US9,651,091、US8,310,279以及US9,654,091提供了相关解决方案以使得迟滞电压可以维持在一个固定值。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会需要许多额外的电路,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设计上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迟滞比较器,其仅需要增加较少的电路便可以使得迟滞电压维持在一个固定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揭示了一种迟滞比较器,其包含有一输入级、一迟滞电流产生电路以及一输出级。在迟滞比较器的操作中,该输入级用于接收一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至少一差动电流信号;该迟滞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至少一迟滞电流以调整该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一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其中该迟滞电流产生电路包含一共模电压侦测电路以侦测该差动输入信号的一共模电压用于产生该迟滞电流;以及该输出级用于根据该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一输出信号。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迟滞比较器仅需要使用较低面积的共模电压侦测电路便可以使得迟滞电压维持在一个固定值。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迟滞比较器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为迟滞比较器的操作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迟滞比较器的详细电路架构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迟滞比较器的详细电路架构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迟滞比较器110输入级120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2共模电压产生电路130输出级302反相器Vin、Vip差动输入信号In、Ip差动电流信号In’、Ip’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Ihy、Ihy1、Ihy1n、Ihy1p、Ihy2、Ihy2n、Ihy2p迟滞电流Vout、Vout’输出信号VoutB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VTH、VTL、ΔV迟滞电压VDD供应电压CS1第一电流源CS2第二电流源CS3第三电流源CS4第四电流源N1、N2第一N型晶体管N3、N4第二N型晶体管N5、N6第三N型晶体管N7、N8、N9、N10、N11、N12N型晶体管P1、P2第一P型晶体管P3、P4第二P型晶体管P5、P6第三P型晶体管P7、P8、P9、P10、P11、P12P型晶体管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迟滞比较器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迟滞比较器100包含一输入级110、一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0以及一输出级130,其中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0包含了一共模电压产生电路122。在迟滞比较器100的操作中,输入级110接收一差动输入信号Vin、Vip以产生至少一差动电流信号In、Ip;接着,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0根据迟滞比较器100的一输出信号Vout以及输出信号的一反相信号VoutB以产生至少一迟滞电流Ihy,用于调整差动电流信号In、Ip以产生一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In’、Ip’,其中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0中的共模电压侦测电路122侦测差动输入信号Vin、Vip的一共模电压以产生迟滞电流Ihy;最后,输出级130根据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In’、Ip’以产生输出信号Vout。在本实施例中,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0所产生的迟滞电流Ihy是根据差动电流信号In、Ip的共模电压所产生的,以使得迟滞电流Ihy与输入级110中的一尾电流的比例维持在一个固定值,以稳定迟滞比较器100的一迟滞电压。详细来说,参考图2所示的迟滞比较器100的操作示意图,在图2中,当信号Vip逐渐增加到大于Vin超过“VTH”时,输出信号Vout才会由低电压转换到高电压(即,逻辑“0”转换为逻辑“1”);且当信号Vip逐渐降低到小于Vin超过“VTL”时,输出信号Vout才会由高电压转换到低电压(即,逻辑“1”转换为逻辑“0”),其中图2中的“ΔV”代表着迟滞比较器100的迟滞电压,且“ΔV”与迟滞电流Ihy与输入级110中的尾电流的比值成正比,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0所产生的迟滞电流Ihy与输入级110中的尾电流的比例可以维持在一个固定值,故可以稳定迟滞比较器100的迟滞电压“ΔV”。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迟滞比较器100的详细电路架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输入级110包含了两个第一N型晶体管N1、N2、两个第一P型晶体管P1、P2、一第一电流源CS1以及一第二电流源CS2,其中两个第一N型晶体管N1、N2的源极连接到第一电流源CS1,且两个第一N型晶体管N1、N2的栅极分别接收差动输入信号Vin、Vip以在漏极分别产生差动电流信号In1、Ip1,其中图示的尾电流Itail1为流经两个第一N型晶体管N1、N2的电流的总和;两个第一P型晶体管P1、P2的源极连接到第二电流源CS2,且两个第一P型晶体管P1、P2的栅极分别接收差动输入信号Vin、Vip以在漏极分别产生差动电流信号In2、Ip2,其中图示的尾电流Itail2为流经两个第一P型晶体管P1、P2的电流的总和。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0中的共模电压侦测电路122包含了两个第二N型晶体管N3、N4以及两个P型晶体管P3、P4,且迟滞电流产生电路120另外包含了两个第三N型晶体管N5、N6、两个第三P型晶体管P5、P6、一第三电流源CS3以及一第四电流源CS4,其中两个第二N型晶体管N3、N4的源极连接到第三电流源CS3,且两个第二N型晶体管N3、N4的栅极分别接收差动输入信号Vin、Vip以提供迟滞电流Ihy1至两个第三N型晶体管N5、N6的源极,两个第三N型晶体管N5、N6的源极接收输出信号Vout及其反相信号VoutB来产生迟滞电流Ihy1n、Ihy1p,以调整差动电流信号In1、Ip1来产生一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In1’、Ip1’;两个第二P型晶体管P3、P4的源极连接到第四电流源CS4,且两个第二P型晶体管P3、P4的栅极分别接收差动输入信号Vin、Vip以提供迟滞电流Ihy2至两个第三P型晶体管P5、P6的源极,两个第三P型晶体管P5、P6的源极接收输出信号Vout及其反相信号VoutB来产生迟滞电流Ihy2n、Ihy2p,以调整差动电流信号In2、Ip2来产生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In2’、Ip2’。输出级130包含了P型晶体管P7、P8、P9、P10以及N型晶体管N7、N8、N9、N10,且用来接收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In1’、Ip1’以及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In2’、Ip2’以产生输出信号Vout。另外,图3另绘出包含了P型晶体管P11、P12、N型晶体管N11、N12以及一反相器302的另一输出级,用于产生输出信号Vout的反相信号VoutB及另一输出信号Vout’,其中P型晶体管P11的栅极与N型晶体管N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输入级,用于接收一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至少一差动电流信号;/n一迟滞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至少一迟滞电流以调整该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一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其中该迟滞电流产生电路包含一共模电压侦测电路,用于侦测该差动输入信号的一共模电压以产生该迟滞电流;以及/n一输出级,用于根据该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一输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输入级,用于接收一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至少一差动电流信号;
一迟滞电流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至少一迟滞电流以调整该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一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其中该迟滞电流产生电路包含一共模电压侦测电路,用于侦测该差动输入信号的一共模电压以产生该迟滞电流;以及
一输出级,用于根据该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一输出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该共模电压侦测电路仅调整该迟滞电流,而不会调整该输入级中的一尾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该共模电压侦测电路侦测该差动输入信号的该共模电压以产生该迟滞电流,以使得该输入级中的一尾电流与该迟滞电流的比值维持在一固定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该共模电压侦测电路包含有:
两个N型晶体管,用于接收该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该迟滞电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该共模电压侦测电路包含有:
两个P型晶体管,用于接收该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该迟滞电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级接收该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两个差动电流信号,且该迟滞电流产生电路产生两个迟滞电流以调整该两个差动电流信号以产生两个调整后差动电流信号,且该共模电压侦测电路包含有:
两个N型晶体管,用于接收该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该两个迟滞电流中的一个;以及
两个P型晶体管,用于接收该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该两个迟滞电流中的另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级接收该差动输入信号以产生两个差动电流信号,且该输入级包含有:
一第一电流源;
两个第一N型晶体管,其中该两个第一N型晶体管的源极耦接于该第一电流源,且该两个第一N型晶体管接收该差动输入信号以在漏极产生该两个差动电流信号中的一个;
一第二电流源;以及
两个第一P型晶体管,其中该两个第一P型晶体管的源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王正香郝报田王维铁
申请(专利权)人:雅特力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