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压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26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压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瓣、弹性组件、中空阀盖和调节螺栓,阀体内部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的内端之间开设有过道,进气通道的内端上方开设有上开口,中空阀盖密封连接在阀体上,中空阀盖内设有容纳腔一,阀瓣位于过道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在弹性组件下,弹性组件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一内,调节螺栓可转动连接于弹性组件上,调节螺栓穿设在中空阀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压调节阀
本技术涉高压气体降压
,具体是一种降压调节阀。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用气体的应用领域,比如工业气体焊接、检验室检验、半导体行业或食品包装业等领域,为方便贮存和运输气体,通常将气体压缩储存于高压气瓶中,高压气瓶输出的气体气压过高,需要通过降压调节阀对该气体进行降压处理才能使用。目前降压调节阀的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繁多,导致生产成本较高,难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压调节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压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瓣、弹性组件、中空阀盖和调节螺栓,所述阀体内部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的内端之间开设有过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内端上方开设有上开口,所述中空阀盖密封连接在阀体上,所述中空阀盖内设有容纳腔一,所述阀瓣位于过道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在弹性组件下,所述弹性组件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一内,所述调节螺栓可转动连接于弹性组件上,所述调节螺栓穿设在中空阀盖上。进一步地,所述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的外端分别安装有转接头一和转接头二。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有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下支撑盘、弹簧和上支撑盘,所述阀瓣固定连接在下支撑盘下,所述下支撑盘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一内,所述上支撑盘上方开设环形凹槽一,所述弹簧的下端套设在环形凹槽一内,所述上支撑盘下方设有凸起一,所述弹簧的上端套设在凸起一外,所述上支撑盘上方开设有盲孔,所述螺栓下端设有适配于盲孔的凸起二,所述凸起二可转动连接于盲孔内。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盘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螺母一安装在所述下支撑盘上,所述阀瓣下设有陀螺体,所述阀瓣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通孔与螺母一进行螺纹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套设在螺杆外且位于陀螺体和下支撑盘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一包括弹簧容纳腔和导向腔,所述弹簧容纳腔位于导向腔的上方,所述下支撑盘可滑动连接于导向腔内。进一步地,所述过道为沉头孔,所述过道的沉头部朝上,密封垫圈固设在所述过道上方内。进一步地,还包括底盖,所述出气通道的内端下方开设有下开口,所述底盖密封连接于下开口内。进一步地,所述底盖的上方设有容纳腔二。进一步地,所述中空阀盖上方固设有螺母二,所述螺母二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前,出气通道的外端可通过转接头一与气压表连接,进气通道的外端可通过转接头二与高压气瓶的输出口连接,在弹性组件和阀瓣的重力作用下,阀瓣压合在流道上;使用时,将高压气瓶打开使其输出的高压气体先后经过进气通道和过道,然后高压驱动阀瓣向上运动压缩弹性组件,实现打开流道,最后经过出气通道向外输出,这过程中,弹性组件压缩产生的弹性回复力通过阀瓣对高压气体的部分冲击力进行抵消,实现对高压气体进行减压;在以上所述过程中,通过人工驱动调节螺栓通过驱动弹性组件带动阀瓣上下运动,以改变阀瓣与流道之间的间距,实现通过本技术调节气体输出量;弹性组件可滑动连接于中空阀盖的容纳腔一内,实现对阀瓣进行导向,可避免阀瓣出现倾斜影响降压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一种降压调节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一种降压调节阀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降压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瓣2、弹性组件3、中空阀盖4和调节螺栓5,阀体1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气通道11和出气通道12,出气通道12和进气通道11的内端之间开设有过道13,进气通道11的内端上方开设有上开口,中空阀盖4密封连接在阀体1上,中空阀盖4内设有容纳腔一41,阀瓣2位于过道13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在弹性组件3下,弹性组件3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一41内,调节螺栓5的下端可转动连接于弹性组件3上,调节螺栓5穿设在中空阀盖4上。出气通道12和进气通道11的外端分别安装有转接头一和转接头二。请参照图2,弹性组件3包括有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下支撑盘31、弹簧32和上支撑盘33,阀瓣2固定连接在下支撑盘31下,下支撑盘31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一41内,上支撑盘33上方开设环形凹槽一,弹簧32的下端套设在环形凹槽一内,上支撑盘33下方设有凸起一,弹簧32的上端套设在凸起一外,上支撑盘33上方开设有盲孔331,螺栓下端设有适配于盲孔331的凸起二51,凸起二51可转动连接于盲孔331内。请参照图2,下支撑盘3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螺母一311安装在下支撑盘31上方,阀瓣2包括一体结构的陀螺体和螺杆,螺杆位于陀螺体上方且穿过通孔与螺母一311进行螺纹连接。下支撑盘31的外围开设环形凹槽二,密封圈套设在环形凹槽二内且位于环形凹槽二和容纳腔一41之间,密封圈用于提高下支撑盘31与容纳腔一41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使本技术能适用于对气密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请参照图2,还包括弹性垫圈312,弹性垫圈312套设在螺杆外且位于陀螺体和下支撑盘31之间。弹性垫圈312为弹簧垫圈或PU垫圈,弹性垫圈312用于使阀瓣2受到向下的力实现螺杆的螺纹对螺母的螺纹进行压紧,以提高阀瓣2安装后的稳定性,防止阀瓣2出现松动。请参照图2,容纳腔一41包括弹簧容纳腔411和导向腔412,弹簧容纳腔411位于导向腔412的上方,弹簧容纳腔411的直径小于导向腔412的直径,下支撑盘31可滑动连接于导向腔412内。过道13为沉头孔,沉头孔的沉头部朝上,密封垫圈14通过粘胶固设在过道13上方内。驱动调节螺栓5通过弹性组件3带动阀瓣2向下运动挤压在流道的上端口上,使弹性组件3压缩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大于流道内高压气体的冲击力,实现对流道进行关闭,避免气体进入进出气通道12,最终实现本技术的截止功能,通过设置密封垫圈14可提高阀瓣2与流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使用本技术进行截止时的密封性。请参照图2,还包括底盖15,出气通道12的内端下方开设有下开口,底盖15密封连接于下开口内。底盖15上方设有容纳腔二151,通过容纳腔二151可使高压气体中的一些杂质颗粒沉积在容纳腔二151内,通过拆卸底盖15可对容纳腔二151内的杂质颗粒进行清理。请参照图2,中空阀盖4上方固设有螺母二42,螺母二42与调节螺栓5螺纹连接。使用前,进气通道11的外端可通过转接头二与高压气瓶的输出口连接,在弹性组件3和阀瓣2的重力作用下,阀瓣2压合在流道上;使用时,将高压气瓶打开,使高压气瓶输出的高压气体先后经过进气通道11和过道13,然后高压气体驱动阀瓣2向上运动压缩弹性组件3,实现打开流道,最后经过出气通道12向外输出,这过程中,通过弹性组件3压缩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实现阀瓣2对高压气体的部分冲击力进行抵消,实现对高压气体进行降压;在以上所述过程中,通过人工驱动调节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瓣、弹性组件、中空阀盖和调节螺栓,所述阀体内部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的内端之间开设有过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内端上方开设有上开口,所述中空阀盖密封连接在阀体上,所述中空阀盖内设有容纳腔一,所述阀瓣位于过道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在弹性组件下,所述弹性组件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一内,所述调节螺栓可转动连接于弹性组件上,所述调节螺栓穿设在中空阀盖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瓣、弹性组件、中空阀盖和调节螺栓,所述阀体内部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的内端之间开设有过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内端上方开设有上开口,所述中空阀盖密封连接在阀体上,所述中空阀盖内设有容纳腔一,所述阀瓣位于过道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在弹性组件下,所述弹性组件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一内,所述调节螺栓可转动连接于弹性组件上,所述调节螺栓穿设在中空阀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有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下支撑盘、弹簧和上支撑盘,所述阀瓣固定连接在下支撑盘下,所述下支撑盘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一内,所述上支撑盘上方开设环形凹槽一,所述弹簧的下端套设在环形凹槽一内,所述上支撑盘下方设有凸起一,所述弹簧的上端套设在凸起一外,所述上支撑盘上方开设有盲孔,所述螺栓下端设有适配于盲孔的凸起二,所述凸起二可转动连接于盲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盘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螺母一安装在所述下支撑盘上,所述阀瓣下设有陀螺体,所述阀瓣上设有螺杆,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兴元深冷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