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滤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6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滤油机,包括通过输油管道依次连接的进油阀、粗滤器、进油电磁阀、脱水机构、加热器、真空分离罐、油泵、精滤器、超精滤器以及出油阀,所述真空分离罐上分别设置有红外消泡装置、液位控制器、进气电磁阀与手动进气阀,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液位检测部分与开关部分,所述液位检测部分设于所述真空分离罐内,所述开关部分设于真空分离罐的侧壁,且该开关部分接入所述进油电磁阀与脱水机构之间的输油管道中,所述液位检测部分与所述开关部分的控制部相连接,所述真空分离罐还配置有抽真空机构。本滤油机能够使杂质及气体等成分完全清除从油中快速逸出,使得油品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滤油机
本技术涉及到真空滤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滤油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针对润滑油进水乳化,一般采用真空滤油机来去除润滑油中的水分、杂质及气体等成分。然而现有的滤油机无法对液压润滑油中水分、杂质及气体等成分完全清除,经过滤后的油品质量差,不能保证液压系统、动力系统或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滤油机,通过粗滤、脱水、油水分离与精滤等多级过滤处理,能够使杂质及气体等成分完全清除从油中快速逸出,使得油品质量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滤油机,其关键在于:包括通过输油管道依次连接的进油阀、粗滤器、进油电磁阀、脱水机构、加热器、真空分离罐、油泵、精滤器、超精滤器以及出油阀,所述真空分离罐上分别设置有自动进气管道、手动进气管道、红外消泡装置以及液位控制器,在所述自动进气管道与手动进气管道分别设置有进气电磁阀与手动进气阀,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液位检测部分与开关部分,所述液位检测部分设于所述真空分离罐内,所述开关部分设于真空分离罐的侧壁,且该开关部分接入所述进油电磁阀与脱水机构之间的输油管道中,所述液位检测部分与所述开关部分的控制部相连接,所述液位控制器通过液位检测部分检测的液位信号控制开关部分的开度,所述真空分离罐上还连接有抽真空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脱水罐与第一积水罐,所述脱水罐装设于所述第一积水罐内,所述脱水罐的进油口与所述液位控制器的出油口相连,所述脱水罐的出油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加热器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脱水罐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积水罐连通,所述第一积水罐还配置有液位计与排污阀。进一步的,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还通过内循环管道与所述加热器的进油口相连,在所述内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内循环阀门。进一步的,在所述精滤器上配置有第一压力表与第一压力控制器,在所述超精滤器上配置有第二压力表与第二压力控制器。进一步的,在所述超精滤器与出油阀之间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取样阀。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内设置有测温头,该测温头的信号上传至模糊控制器。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本装置能够广泛应用于液压油、机械油、冷却油、冷冻机油、齿轮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热处理油等润滑油品的净化;通过粗滤器、精滤器以及超精滤器形成了三级过滤,同时通过脱水处理、加热后进行油水分离处理等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对待处理油液进行多次循环过滤处理,快速脱除油液中的水份、杂质及气体等成分,并使得油品中的杂质、气体、水分等完全清除,有效提高了油液品质,恢复其使用性能,达到使用标准,从而保证液压系统、动力系统、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后,还通过液位控制器实时的对真空分离罐的油品液位进行检测并实现开关部分开度的调节,从而控制输油管道中油品的流量,当真空分离罐液位较高则加大开度否则减小开度,使得整个滤油机更稳定高效的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管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滤油机,包括通过输油管道依次连接的进油阀1、粗滤器2、进油电磁阀3、脱水机构4、加热器5、真空分离罐6、油泵7、精滤器9、超精滤器10以及出油阀12,所述真空分离罐6上分别设置有自动进气管道、手动进气管道、红外消泡装置6.2以及液位控制器6.3,在所述自动进气管道与手动进气管道分别设置有进气电磁阀6.1与手动进气阀6.4,所述液位控制器6.3包括液位检测部分与开关部分,所述液位检测部分设于所述真空分离罐6内,所述开关部分设于真空分离罐6的侧壁,且该开关部分接入所述进油电磁阀3与脱水机构4之间的输油管道中,所述液位检测部分与所述开关部分的控制部相连接,所述液位控制器6.3通过液位检测部分检测的液位信号控制开关部分的开度,所述真空分离罐6还配置有抽真空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5内设置有测温头5.1,该测温头5.1的信号上传至模糊控制器5.2。本例中,所述脱水机构4包括脱水罐4.1与第一积水罐4.2,所述脱水罐4.1装设于所述第一积水罐4.2内,所述脱水罐4.1的进油口与所述液位控制器6.3的出油口相连,所述脱水罐4.1的出油口通过单向阀5.3与所述加热器5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脱水罐4.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积水罐4.2连通,所述第一积水罐4.2还配置有液位计4.3与排污阀4.4。进一步的,所述油泵7的出油口还通过内循环管道与所述加热器5的进油口相连,在所述内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内循环阀门23;在所述精滤器9上配置有第一压力表9.1与第一压力控制器9.2,在所述超精滤器10上配置有第二压力表10.1与第二压力控制器10.2;在所述超精滤器10与出油阀12之间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取样阀11。优选的,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冷凝器14、水箱20、散热器19与真空泵17,所述冷凝器14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真空分离罐6相连通,所述冷凝器14的主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真空泵17相连接,在出气管道上设置有抽气单向阀16,所述冷凝器14的副出气口通过观察水杯14.1与第一球阀14.2后和所述抽气单向阀16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冷凝器14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球阀22、水泵21后与水箱20的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冷凝器14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20的第一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水箱20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散热器19、进水阀18与真空泵17的冷却水进口相连通,所述真空泵17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水箱20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在所述冷凝器14与抽气单向阀16之间设置有真空调节器15。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凝器14与真空分离罐6之间设置有浮球开关13,该浮球开关13的进气口与所述真空管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浮球开关13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冷凝器14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浮球开关13的第二出气口通过放水阀24.1连接有第二积水罐24,所述浮球开关13的第二出气口还通过回油管道与真空分离罐6的回油口相连,所述回油管道配置有回油阀13.1。本滤油机的工作过程如下:1、开机:先打开电源,打开进水阀18,再启动真空泵17,真空度在-0.08MPa时,打开进油阀1。当从真空分离罐6的观察孔中可以看到油液时,打开出油阀12,启动油泵7。2、启动加热器5,调整控温值,一般出厂时设置为60℃为宜。为避免加热器5焖烧,加热器5在电路控制上与真空泵17、出油泵7联锁,只有在真空泵17、出油泵7都在启动后,才能启动加热器5。3、停机:先停加热器5,5分钟后关闭进油阀1,5分钟后关闭进水阀18(避免停机时,水箱20中的水倒吸入冷凝器14和真空分离罐6),然后停止真空泵17,打开进气阀,卸掉真空,尽可能的排出设备内余油后,停止出油泵7,再关闭电源。4、若油中水份较多,水蒸气就多。油的表面张力大,高真空时会形成大量泡沫,液位逐渐升高(处理措施:微微打开充气阀,降低工作真空,散尽泡沫)。本设备装有防喷油装置,能够防止喷油,如果观察到防喷油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输油管道依次连接的进油阀、粗滤器、进油电磁阀、脱水机构、加热器、真空分离罐、油泵、精滤器、超精滤器以及出油阀,所述真空分离罐上分别设置有自动进气管道、手动进气管道、红外消泡装置以及液位控制器,在所述自动进气管道与手动进气管道分别设置有进气电磁阀与手动进气阀,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液位检测部分与开关部分,所述液位检测部分设于所述真空分离罐内,所述开关部分设于真空分离罐的侧壁,且该开关部分接入所述进油电磁阀与脱水机构之间的输油管道中,所述液位检测部分与所述开关部分的控制部相连接,所述液位控制器通过液位检测部分检测的液位信号控制开关部分的开度,所述真空分离罐上还连接有抽真空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输油管道依次连接的进油阀、粗滤器、进油电磁阀、脱水机构、加热器、真空分离罐、油泵、精滤器、超精滤器以及出油阀,所述真空分离罐上分别设置有自动进气管道、手动进气管道、红外消泡装置以及液位控制器,在所述自动进气管道与手动进气管道分别设置有进气电磁阀与手动进气阀,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液位检测部分与开关部分,所述液位检测部分设于所述真空分离罐内,所述开关部分设于真空分离罐的侧壁,且该开关部分接入所述进油电磁阀与脱水机构之间的输油管道中,所述液位检测部分与所述开关部分的控制部相连接,所述液位控制器通过液位检测部分检测的液位信号控制开关部分的开度,所述真空分离罐上还连接有抽真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构包括脱水罐与第一积水罐,所述脱水罐装设于所述第一积水罐内,所述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陆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