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32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包括支架(6),安装在支架(6)上的传送架(1),设置在传送架(1)上的传送皮带(2),设置在传送架(1)下端的碎料机构(5),以及设置在传送架(1)上的刮料机构(4);所述刮料机构(4)包括相对设置在传送架(1)两侧上的两块挡板(41),连接两块挡板(41)的转轴(43),固定设置在转轴(43)上的连接板(42),以及与连接板(42)连接的锁紧机构;所述转轴(43)能够转动,所述连接板(42)位于传送皮带(2)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有刮料机构,通过调节刮料机构上的刮料板可以刮动传送皮带上的燃煤,防止燃煤层过厚,使进入锅炉内的燃煤过多,导致燃煤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锅炉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其在工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现有燃煤锅炉通常采用皮带传送机构进行上料,但是传统的皮带传送机构无法控制燃煤的厚度,当燃煤的厚度过大时,燃煤不容易充分燃烧,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燃煤上料过多的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传送架,设置在传送架上的传送皮带,设置在传送架下端的碎料机构,以及设置在传送架上的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传送架两侧上的两块挡板,连接两块挡板的转轴,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连接的锁紧机构;所述转轴能够转动,所述连接板位于传送皮带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在挡板上的弧形导向槽孔,前端贯穿弧形导向槽孔后与连接板连接的锁紧螺栓;所述连接板翻转时锁紧螺栓沿弧形导向槽孔移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向下沿伸。所述碎料机构包括装料罐,设置在装料罐内部的导料斗,以及设置在装料罐内部并且位于导料斗下方的粉碎机构;所述装料罐下端的出料口位于传送皮带的上方。所述导料斗呈倒锥状。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两根粉碎辊。所述传送皮带上设置有若干根挡条,所述挡条沿传送皮带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设置有刮料机构,通过调节刮料机构上的刮料板可以刮动传送皮带上的燃煤,防止燃煤层过厚,使进入锅炉内的燃煤过多,导致燃煤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2)本技术的的转轴能够转动,从而可以调节刮料板的角度,实现调节燃煤层厚能的功能。(3)本技术设置有碎料机构,通过碎料机构将燃煤粉碎,使燃煤燃烧更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刮料机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碎料机构的剖示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传送架,2—传送皮带,3—挡条,4—刮料机构,41—挡板,42—连接板,43—转轴,44—弧形导向槽孔,45—锁紧螺栓,46—刮料板,5—碎料机构,51—装料罐,52—导料斗,53—粉碎辊,6—支架,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包括支架6,安装在支架6上的传送架1,设置在传送架1上的传送皮带2,设置在传送架1下端的碎料机构5,以及设置在传送架1上的刮料机构4。该传送架1为传统的技术,其通常包括有架体、驱动电机、传动辊等,其主要用于安装传送皮带,并驱动传送皮带运转,由于其为传统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说明。该刮料机构4用于刮动传送皮带2上的燃煤,其安装于传送架1的上端,其可通过焊机或螺栓的方式进行固定。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刮料机构4包括相对设置在传送架1两侧上的两块挡板41,两块挡板4沿传送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两块挡板41之间连接有转轴43,转轴43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42;该转轴43能够旋转,且转轴43上设置有插销,其可防止转轴43脱离两块挡板41。该连接板42位于传送皮带2的上方。连接板42上连接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锁紧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上设置有刮料板46,所述刮料板46向下沿伸。当传送皮带2上的燃煤层厚度过大时,刮料板46可以将上层的燃煤刮动,限制燃煤层的厚度。两块挡板4则能够防止被刮动的燃煤掉出传送皮带2。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在挡板41上的弧形导向槽孔44,前端贯穿弧形导向槽孔44后与连接板42连接的锁紧螺栓45;所述连接板42翻转时锁紧螺栓45沿弧形导向槽孔44移动。由于转轴43能够转动,转轴43转动时可以调节刮料板46的角度,从而可以调节燃煤层的厚度。当刮料板46的角度调节好后,通过锁紧螺栓45将刮料板46锁紧。所述传送皮带2上设置有若干根挡条3,所述挡条3沿传送皮带2的宽度方向延伸,通过挡条3可以使燃煤更好的放置在传送皮带2上。如图3所示,所述碎料机构5包括装料罐51,设置在装料罐51内部的导料斗52,以及设置在装料罐51内部并且位于导料斗52下方的粉碎机构。该装料罐5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位于传送皮带2的上方,从出料口掉落的燃煤落在传送皮带2上,由传送皮带传输。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两根粉碎辊53,两根粉碎辊53由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旋转,两根粉碎辊53均向相互靠近的旋转,即两根粉碎辊53一根正转一根反转,通过两根粉碎辊将燃煤块粉碎成小颗粒,使燃煤燃烧更加充分。所述导料斗52呈倒锥状,通过导料斗将待粉碎的燃烧导向两根粉碎辊的上方。所述支架6的底部设置有滚轮7,以便于移动整个上料结构。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6),安装在支架(6)上的传送架(1),设置在传送架(1)上的传送皮带(2),设置在传送架(1)下端的碎料机构(5),以及设置在传送架(1)上的刮料机构(4);所述刮料机构(4)包括相对设置在传送架(1)两侧上的两块挡板(41),连接两块挡板(41)的转轴(43),固定设置在转轴(43)上的连接板(42),以及与连接板(42)连接的锁紧机构;所述转轴(43)能够转动,所述连接板(42)位于传送皮带(2)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6),安装在支架(6)上的传送架(1),设置在传送架(1)上的传送皮带(2),设置在传送架(1)下端的碎料机构(5),以及设置在传送架(1)上的刮料机构(4);所述刮料机构(4)包括相对设置在传送架(1)两侧上的两块挡板(41),连接两块挡板(41)的转轴(43),固定设置在转轴(43)上的连接板(42),以及与连接板(42)连接的锁紧机构;所述转轴(43)能够转动,所述连接板(42)位于传送皮带(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在挡板(41)上的弧形导向槽孔(44),前端贯穿弧形导向槽孔(44)后与连接板(42)连接的锁紧螺栓(45);所述连接板(42)翻转时锁紧螺栓(45)沿弧形导向槽孔(44)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自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2)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