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后远专利>正文

生物热堆制发酵料栽培木腐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73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热堆制发酵料栽培木腐菌的方法,包括配料、预湿处理、建堆发酵、翻堆、散堆降温、喷撤防污剂、装袋接种、菌袋培养等流程,与热料栽培或生料栽培食用菌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易操作、污染小、产量高、成本低、效益显著等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食用菌的栽培方式有传统的段木与近期的代料栽培两大类,代料栽培在六、七十年代多采用熟料栽培,其灭菌方式,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物理加热灭菌(包括高压、常压加热灭菌)、射线照射灭菌(包括紫外线、r射线)、化学药物灭菌等灭菌方法。我国代料栽培在八十年代以前均采用熟料栽培,蒸料消毒灭菌设备造价高,蒸者量有限,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生料栽培易感染杂菌,且生物转化率不高,难以大面极推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经代料湿处理堆积发酵,利用微生物活动自然增温杀灭代料中的竞争性杂菌及害虫虫卵,可开放式接种的生物热堆制发酵料栽培木腐菌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一种生物热堆制发酵料栽培木腐菌的方法,包括:(1)配料:取棉籽壳或玉米芯粉和阔叶锯木屑或稿杆粉和麦夫500千克,加玉米粉10~25千克、过磷酸钙5~10千克,适量熟石灰粉和硫酸镁,拌匀;(2)预湿处理:将(1)拌好的干料加水,料水比1∶1.2~1.3,拌匀;(3)建堆发酵:在光洁的水泥或三合土地面上,将配料堆成半球形,堆高1~1.4米,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当料温上升到40℃时,揭膜并在堆上从顶到底打若干通气孔;(4)翻堆:当堆料15~20厘米深处,料温达到45~50℃-->时,要第一次翻堆,每天翻堆1~2次;(5)散堆降温:当堆料20~30厘米深处料温达60~70℃时,让其高温维持12~24小时,即可散堆降温;(6)喷撒防污剂,拌匀;(7)装袋接种;(8)菌袋培养;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处在于:(1)配料中熟石灰粉用量为5~16千克,硫酸镁用量为0至0.075千克;(2)喷撒的防污剂为干料总量0.1%~0.15%的0.1%多菌灵或0.06%乙基托布津,且在放堆后接种前喷撒;(3)接种时堆料的PH值为6.5~7,若不在此范围内,可加入干料总量0.5~1.5%的熟石膏粉,拌匀。本专利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熟石灰粉的用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春两季(10月至次年3月)加5千克左右,秋季(7~9月)为7.5至10千克,夏季(4~6月)为15~16千克。本专利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散堆时如果堆料结团,呈暗灰白色,有异味,这种堆料接种后,常因料中微生物活动过旺,碳氮养料过度消耗,造成吃料慢和菌丝生长不良,此时可追加干料总量3~5%的玉米粉,调整碳氮比。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具体描述。一种生物热堆制发酵料栽培木腐菌的方法,包括:1、配料.1号配方:棉籽壳500千克,加玉米粉10千克,熟石灰粉5~7.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硫酸镁0.05千克;-->2号配方:玉米芯粉400千克,阔叶锯木屑100千克,加玉米粉25千克,熟石灰粉7.5~1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镁0.075千克;3号配方:杂木屑或稿杆粉400千克,麦夫100千克,加玉米粉15~25千克,熟石灰粉5~1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配料充分拌匀;配料中过磷酸钙也可用1~2.5千克磷酸二氢钾代替。2、预湿处理。将1、2、3配方之一的配料加水预湿,料水比1∶1.2~1.3,含水量62~65%左右,充分拌匀。3、建堆发酵.在光洁的水泥或三合土地面上,将500至1000千克(干料汁)预湿处理的配料堆成半球形,堆高1~1.4米,并覆盖塑料薄膜,增温保暖。前期控氧促进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当堆温上升到40℃以上时,要间隙揭膜换气,中后期温度上升到55℃以上要用木棒从顶部打若干通气孔,促进好氧微生物繁殖,加速堆料腐熟。4、翻堆.秋天建堆第二天后堆温15厘米处,料温高于常温,冬天要2~3天左右料温才会大幅度上升,当堆料15~20厘米处料温升高到45~50℃时就要第一次翻堆,将上、中、下三层翻匀,每天翻1~2次,至堆料成熟。5、散堆降温.冬季堆制6~7天,春秋季5~6天,夏季4~5天,堆料20厘米处,料温可达60~70℃,使其高温维持12至24小时。堆料成熟度中期料质暗黑褐色,有刺鼻的氨臭味为氨化细菌大量繁殖期,属未成熟料;发酵后期,料质松软,料色黄褐或茶褐色,有甜酒香味为成熟料;末期料质结团,呈暗灰白色,有异味,属过熟料,这种料接种后,常因前后期料中微生物活动过旺,碳氮养-->料过度消耗,而造成吃料慢和菌丝生长不良,补救办法是在过熟堆料中追加干料总量的3~5%的玉米粉,调整碳氮比;在成熟料期间揭膜散堆降温。6、增喷防污剂.栽培代料在堆制发酵过程中,通过酵母菌、高温纤维分解菌、高温放线菌、醣化酶等微生物繁殖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热能,达到杀灭代料中绝大部份竞争性杂菌胞子及寄生虫卵。为了防止开放式接种过程中的再次感染,在散堆降温后、接种前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含干料总量0.1%~0.15%的Ⅰ号防霉剂(0.1%多菌灵)或Ⅱ号防霉剂(0.06%乙基托布津或甲基托布津),充分拌匀即可用于开放式接种。7、装袋接种.选用经清扫消毒无菌处理的室内水泥或三合土地面堆放堆腐料,用12×0.004或17×0.005厘米的食用菌塑料袋,边装边接种。为吃料快,缩短发菌期,可分两头和中间三层接种。拌料初期堆料的PH值可达11~12,在堆积过程中,某些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有机酸可使PH值由高度偏碱逐步降解至8.5~7以下,若接种前堆料仍偏碱,可加入干料总量0.5%~1.5%的熟石膏粉,将PH值调到6.5~7再接种。8、菌袋培养.接种后的栽培菌袋在12~17℃的常温下培养15~30天,待菌丝长满后送出菇房出菇。本专利技术利用生物发酵,自然增温,杀灭代料中的各种竞争性杂菌,使堆腐料的开放接种感染率降到最小程度,即使在高温、高湿的6~7月份开放式批量接种,也不会造成污染,促进了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发育,多次一次性数千斤投料成品率可达95%以上,不仅易操作、-->污染小,便于大面积推广和工厂化生产,而且省工、成本低、效益显著。表1~3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对比情况表。表1不同栽培料开放式接种感染情况方法品种袋数感染率(%)说明本专利技术凤尾菇1003.46各组均未加防污剂生料凤尾菇1008.40熟料凤尾菇10018.40表2不同栽培代料菌丝生长情况单位:天方法品种吃料菌丝满肩推进速度满袋生长情况扭结期出菇本专利技术凤尾菇3.510较快26浓密3238生料凤尾菇4.511慢31较稀疏3643熟料凤尾菇39快24浓密3237表3不同栽培料经济效益比较单位:千克、元、个方法品种袋数产量(鲜)产值用工燃料费利润个价值本专利技术凤尾菇100128.460.346.519.5/39.9生料凤尾菇100110.751.705.516.5/34.6熟料凤尾菇100133.562.741030.07.125.0注:鲜菇按0.47元/千克,成本费每100袋为0.6元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热堆制发酵料栽培木腐菌的方法,包括:(1)配料:取棉籽壳或玉米芯粉和阔叶锯木屑或稿杆粉和麦夫500千克,加玉米粉10~25千克、过磷酸钙5~10千克,适量热石灰粉和硫酸镁拌匀;(2)预湿处理:将(1)拌好的干料加水,料水比1 ∶1.2~1.3,拌匀;(3)建堆发酵:在光洁的水泥或三合土地面上,将配料堆成半球形,堆高1~1.4米,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当料温上升到40℃时,揭膜并在堆上从顶到底打若干通气孔;(4)翻堆:当堆料15~20厘米深处料温达到45~50 ℃时,要第一次翻堆,每天翻堆1~2次;(5)散堆降温:当堆料20~30厘米深处料温达到60~70℃时,让其高温堆持12~24小时,即可散堆降温;(6)喷撒防污剂,拌匀;(7)装袋接种;(8)菌袋培养;其特征在于:(1 )配料中熟石灰粉用量为5~16千克,硫酸镁用量为0至0.075千克;(2)喷撒的防污剂为干料总量0.1%~0.15%的0.1%多菌灵或0.06%乙基托布津,且在放堆后接种前喷撒;(3)接种时堆料的PH值为6.5~7,若不在此范围内, 可加入干料总量0.5~1.5%的熟石膏粉,拌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热堆制发酵料栽培木腐菌的方法,包括:(1)配料:取棉籽壳或玉米芯粉和阔叶锯木屑或稿杆粉和麦夫500千克,加玉米粉10~25千克、过磷酸钙5~10千克,适量熟石灰粉和硫酸镁拌匀;(2)预湿处理:将(1)拌好的干料加水,料水比1∶1.2~1.3,拌匀;(3)建堆发酵:在光洁的水泥或三合土地面上,将配料堆成半球形,堆高1~1.4米,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当料温上升到40℃时,揭膜并在堆上从顶到底打若干通气孔;(4)翻堆:当堆料15~20厘米深处料温达到45~50℃时,要第一次翻堆,每天翻堆1~2次;(5)散堆降温:当堆料20~30厘米深处料温达到60~70℃时,让其高温堆持12~24小时,即可散堆降温;(6)喷撒防污剂,拌匀;(7)装袋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后远
申请(专利权)人:徐后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