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26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9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其包括罐体,加热装置以及搅拌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及保温层,加热件均匀罩设于所述罐体外周且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固定安装于加热件外周且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安装于所述罐体内且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罐体外壁,且其输出轴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搅拌机构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热量传递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水剂储存罐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原料储存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水剂储存罐。
技术介绍
减水剂为混凝土生产加工的原料之一,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减水剂通常复配为液态的母液进行储存,需要时将其抽出泵送至反应釜内。授权公告号为CN2095540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在罐体的下方设有出料管,在罐体由内外两层夹合而成,外层为保温层,在罐体内层和保温层之间设有蒸汽管,在进料口处设有密封连接件;在罐体内部设有竖向设置的液位显示器,在位于罐体下部的液位显示器上设有低位液位报警器,在罐体外侧面设有与之对应的低位液位闪烁灯;在位于罐体上部的液位显示器上设有高位液位报警器,在罐体外侧面设有与之对应的高位液位闪烁灯;在罐体的上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带阀门控制的放气通道。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采用罐体外壁设置蒸汽管及保温层对罐体内部的减水剂进行加热,热量从罐体内层逐渐向内传递,热量传递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热量传递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减水剂储存罐。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水剂储存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包括罐体,加热装置以及搅拌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及保温层,加热件均匀罩设于所述罐体外周且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固定安装于加热件外周且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安装于所述罐体内且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罐体外壁,且其输出轴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搅拌机构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水剂储存在罐体内,当外界温度过低时,开启加热件对罐体进行加热,防止减水剂析晶,并且设置有保温层对罐体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失;此外为了加快热量在罐体内的传递,在罐体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在驱动电机作用下转动,对储存罐内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使得减水剂通过流动,加快加热件产生的热量从罐体传递至减水剂的效率,加快罐体内的减水剂的加热速率。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安装于所述罐体内且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搅拌叶片安装于所述搅拌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装置采用竖直设置的搅拌轴,以及安装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搅拌轴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实现对罐体内的减水剂的搅拌,加快加热件产生的热量在减水剂分子之间的传递。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中空设置,且其内部设有与其同轴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朝向所述驱动电机一端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驱动电机一端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沿其轴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搅拌叶片穿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轴设置为中空,并且在搅拌轴内转动连接有与其同轴且与罐体固定连接的螺纹杆,因此在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搅拌轴转动过程中螺纹杆相对罐体保持静止状态;搅拌轴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且搅拌叶片穿过限位槽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从而在设置为伺服电机的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搅拌叶片随搅拌轴同步转动,同时搅拌叶片还会在限位槽内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扩大搅拌叶片的搅拌范围,提升搅拌效果,进而提高减水剂的热量传输效率。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搅拌叶片垂直于所述螺纹杆且与所述螺纹块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的齿轮,所述限位槽的一侧侧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片在限位槽内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过程中,齿轮在与其啮合的齿条的限位下绕其圆心转动,从而带动与螺纹块转动连接的搅拌叶片同步转动,实现搅拌叶片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过程中,还绕齿轮轴心发生自转,进一步提高搅拌叶片对减水剂的搅拌范围,提升搅拌效果,进而提高减水剂的热量传输效率。优选的,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搅拌轴轴向垂直且与所述罐体底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与罐体底壁相抵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搅拌轴转动过程中,连接板随之同步转动,连接板的转动过程中与罐体底壁接触,从而对罐体底壁进行剐蹭清理,防止减水剂在罐体底壁发生沉积。优选的,加热件包括缠绕于所述罐体外周的缠绕管,以及与所述缠绕管固定连接的进料管及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出料管均与所述缠绕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件采用缠绕于罐体外周的缠绕管,缠绕管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进料管及出料管,进料管用于与蒸汽发生器或冷凝水连通,出料管则与废水池等连通,便于实现对缠绕管的温度控制。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连接有三通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管连接的三通阀,可以同时连接蒸汽发生器及冷凝水,不需每次更换与进料管的连接装置,提高进料管的连接效率。优选的,所述罐体侧壁沿竖直方向安装有若干温度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探测罐体内部的温度,从而根据需要调整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防止罐体内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减水剂的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加热件及保温层,实现对罐体内部温度的调整,同时减少热量散失;2.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机构转动,从而实现对罐体内减水剂的搅拌,加快加热件产生的热量从罐体侧壁至减水剂的传递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水剂储存罐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水剂储存罐搅拌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加热装置;22、保温层;23、缠绕管;24、进料管;25、出料管;26、三通阀;3、搅拌装置;31、驱动电机;32、搅拌机构;33、搅拌轴;34、搅拌叶片;35、螺纹杆;36、限位槽;37、螺纹块;38、齿轮;39、齿条;4、进料管;5、出料管;6、连接板;7、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参照图1,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包括罐体1,加热装置2以及搅拌装置3。结合图1与图2所示,罐体1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口及出口,罐体1侧壁沿竖直方向安装有若干温度传感器7,罐体1外周均匀缠绕有加热件。加热件设置为缠绕管23且与罐体1固定连接,加热件外罩设有与罐体1固定连接的保温层22,本实施例中保温层22采用玻璃棉罩设于罐体1及缠绕管23外。缠绕管23两端分别穿出保温层22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进料管24及出料管25,进料管24固定连接有三通阀26,便于进料管24同时与蒸汽发生器及冷凝水连接。当罐体1内部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加热装置(2)以及搅拌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件及保温层(22),加热件均匀罩设于所述罐体(1)外周且与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22)固定安装于加热件外周且与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及搅拌机构(32),所述搅拌机构(32)安装于所述罐体(1)内且与所述罐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于所述罐体(1)外壁,且其输出轴穿过所述罐体(1)与所述搅拌机构(3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加热装置(2)以及搅拌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件及保温层(22),加热件均匀罩设于所述罐体(1)外周且与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22)固定安装于加热件外周且与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及搅拌机构(32),所述搅拌机构(32)安装于所述罐体(1)内且与所述罐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于所述罐体(1)外壁,且其输出轴穿过所述罐体(1)与所述搅拌机构(3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2)包括搅拌轴(33)及搅拌叶片(34),所述搅拌轴(33)安装于所述罐体(1)内且与所述罐体(1)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3)竖直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31)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搅拌叶片(34)安装于所述搅拌轴(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水剂储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3)中空设置,且其内部设有与其同轴的螺纹杆(35),所述螺纹杆(35)朝向所述驱动电机(31)一端与所述搅拌轴(33)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5)远离所述驱动电机(31)一端与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33)沿其轴向开设有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虎永顺王玉英曹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海东金圆商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