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动器装置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分动器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内燃机车辆为实现四驱功能,在传动系统内会布置分动器。根据发动机的布置方式不同,分动器分为纵置分动器和横置分动器。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过变速器传递到分动器,分动器再将动力传递到前桥和后桥,两驱模式下动力直接传递到后桥,四驱模式下一部分动力传递到前桥,前桥的最大传递扭取决于离合器扭矩容量。现有的纵置车辆分动器离合器通常布置在分动器输入轴上,分动器向前桥输出的扭矩极限即为离合器容量,随着对分动器向前桥输出扭矩的要求越来越高,离合器片数不断增加及离合器有效直径不断增大,执行电机的所需扭矩能力也随之提高,致使离合器的体积也随之增大,离合器体积的增大不仅使分动器在整车上布置困难而且其制造难度和成本也随之提高,同时还对执行电机选型造成了很多困难。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分动器装置及车辆,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动器装置及车辆,降低了对离合器扭矩容量的要求,降低了分动器在整车上的布置难度和制造成本,有利于执行电机选型。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动器装置,包括通过齿轮依次传动连接的输入轴总成、第一连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第二连接轴总成和输出轴总成,所述输入轴总成的输入端用于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入轴总成的向后输出端用于与后驱动桥连接;所述输出轴总成的向前输出端用于与前驱动桥连接;离合器布置于所述中间轴总成中,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齿轮依次传动连接的输入轴总成(1)、第一连接轴总成(2)、中间轴总成(3)、第二连接轴总成(4)和输出轴总成(5),所述输入轴总成(1)的输入端(101a)用于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入轴总成(1)的向后输出端(101b)用于与后驱动桥连接;所述输出轴总成(5)的向前输出端(501a)用于与前驱动桥连接;离合器布置于所述中间轴总成(3)中,所述中间轴总成(3)中的齿轮直径小于其余各轴总成中的齿轮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齿轮依次传动连接的输入轴总成(1)、第一连接轴总成(2)、中间轴总成(3)、第二连接轴总成(4)和输出轴总成(5),所述输入轴总成(1)的输入端(101a)用于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入轴总成(1)的向后输出端(101b)用于与后驱动桥连接;所述输出轴总成(5)的向前输出端(501a)用于与前驱动桥连接;离合器布置于所述中间轴总成(3)中,所述中间轴总成(3)中的齿轮直径小于其余各轴总成中的齿轮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轴总成(1)包括输入轴(101)和设置于所述输入轴(101)上的输入齿轮,所述输入轴(101)的所述输入端(101a)用于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入轴(101)的所述向后输出端(101b)用于与所述后驱动桥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轴总成(2)包括连接轴(201)和设置于所述连接轴(201)上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
所述中间轴总成(3)包括中间轴(327)、设置于所述中间轴(327)上的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323),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中间轴(327)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23)能够将所述离合器的压紧力传递至所述主动齿轮;
所述第二连接轴总成(4)包括连接轴(401)和设置于所述连接轴(401)上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输出轴总成(5)包括输出轴(501)和设置于所述输出轴(501)上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输出轴(501)的所述向前输出端(501a)用于与所述前驱动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总成(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轴(327)上的:
球凸轮组件,包括外侧球凸轮(305)和内侧球凸轮(307);
所述分动器装置还包括电机执行器(6)和电机主动齿轮(7),所述电机执行器(6)驱动连接于所述电机主动齿轮(7)以驱动所述电机主动齿轮(7)转动,所述电机主动齿轮(7)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外侧球凸轮(305)和所述内侧球凸轮(307)相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双联轮(8),所述电机主动齿轮(7)的一侧与所述内侧球凸轮(307)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秀超,徐占,王志明,刘君祺,兰晨,樊雪来,顾振宇,赵成福,李鸿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