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缸内气流喷雾扰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61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缸内气流喷雾扰流装置,包括壳体机构、点火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喷雾扰流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内部设置有所述点火机构,所述点火机构下侧设置有所述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点火机构和所述曲柄连杆机构之间设置有所述喷雾扰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加速阀和锥形加速块形成侧向低压,正向高压气流,从而对油雾进行加速,提高喷油效果,利用扰流槽的螺旋结构,提高扰流效果,并且能够利用下开口大的情况,提高雾化冲击效果,且保证油雾的扩散性,提高燃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燃机缸内气流喷雾扰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燃机缸内气流喷雾扰流装置。
技术介绍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喷气式发动机,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目前的内燃机在油雾进入到活塞之间进点火前,油雾呈不规则扩散形式,从而在进行点火后,会存在点火不均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内燃机缸内气流喷雾扰流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内燃机缸内气流喷雾扰流装置,包括壳体机构、点火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喷雾扰流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内部设置有所述点火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缸内气流喷雾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1)、点火机构(2)、曲柄连杆机构(3)、喷雾扰流机构(4),所述壳体机构(1)内部设置有所述点火机构(2),所述点火机构(2)下侧设置有所述曲柄连杆机构(3),所述点火机构(2)和所述曲柄连杆机构(3)之间设置有所述喷雾扰流机构(4);/n所述壳体机构(1)包括点火稳定壳体(11)、进气孔(12)、出气孔(13)、油底壳(14),所述点火稳定壳体(11)一端成型有所述进气孔(12),所述点火稳定壳体(11)另一端成型有所述出气孔(13),所述点火稳定壳体(11)下端连接所述油底壳(14);/n所述点火机构(2)包括进气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缸内气流喷雾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1)、点火机构(2)、曲柄连杆机构(3)、喷雾扰流机构(4),所述壳体机构(1)内部设置有所述点火机构(2),所述点火机构(2)下侧设置有所述曲柄连杆机构(3),所述点火机构(2)和所述曲柄连杆机构(3)之间设置有所述喷雾扰流机构(4);
所述壳体机构(1)包括点火稳定壳体(11)、进气孔(12)、出气孔(13)、油底壳(14),所述点火稳定壳体(11)一端成型有所述进气孔(12),所述点火稳定壳体(11)另一端成型有所述出气孔(13),所述点火稳定壳体(11)下端连接所述油底壳(14);
所述点火机构(2)包括进气门(21)、出气门(22)、凸轮轴(23)、火花塞(24),所述进气门(21)、所述出气门(22)通过复位弹簧(25)连接在所述点火稳定壳体(11)内部,所述进气门(21)、所述出气门(22)之间设置有所述火花塞(24),所述进气门(21)、所述出气门(22)上端安装有所述凸轮轴(23),所述凸轮轴(23)后端连接有正时被动齿轮(26),所述正时被动齿轮(26)下侧设置有正时主动齿轮(28),所述正时被动齿轮(26)和所述正时主动齿轮(28)之间通过正时皮带(27)连接;
所述曲柄连杆机构(3)包括活塞(31)、连杆(32)、曲轴(33),所述活塞(31)下端连接所述连杆(32),所述连杆(32)下端连接所述曲轴(33),所述曲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文祥李伟权陈锋程力黄顺民岳高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