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曼云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48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数控机床技术领域的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板顶部位于两个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来带动限位板的升降,使得限位板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工件进行固定,还通过转动限位螺栓使得限位块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使得限位块将工件固定的更为紧密,大大提高了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增加了装置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带有可转动的台面、用以装夹工件并实现回转和分度定位的机床附件,简称转台或第四轴。转台按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通用转台和精密转台两类。数控回转工作台按旋转分度方式分:连续分度和端齿盘分度。连续分度和端齿盘分度的主要区别就是,连续分度的转台,工作台旋转时可以参与插补切削,比如加工螺旋线,曲面零件等,最小旋转角度,由机床系统控制,系统里设的最小脉冲转多少就可以转多少,现有的数控机床在加工时对工件的固定方式极其单一,不能灵活对不同高度的工件进行固定,从而极大的浪费了更换固定装置的时间,并且在机床加工时,由于工件属于金属类,在加工开始时,会有很大的瞬间作用力,从而可能会对金属工件造成损坏,进而影响了加工质量,在工件加工时如果震动幅度过大,也会使得工件加工的精度不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板顶部位于两个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工作台顶部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两侧均安装有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两个所述蜗轮的外部圆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齿,两个所述底座内部位于凹槽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两个所述蜗轮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台,两个所述转台的顶部均连接有工件,两个所述底座顶部位于凹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四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四个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四个所述限位螺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蜗轮、底座和转台的内部中心均开设有校准孔,且大小相匹配。所述控制器的外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沿水平方向共设置有三排,每排三个,且等间隔均匀分布。所述减震弹簧共设置有九个,且沿水平方向等间隔均匀分布。两个所述蜗杆位于底座和旋转手柄之间的外表面均安装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外表面刻设有刻度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来带动限位板的升降,使得限位板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工件进行固定,还通过转动限位螺栓使得限位块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使得限位块将工件固定的更为紧密,大大提高了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增加了装置的加工精度,并且通过两个分度回转工作台同时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最后还通过设置在工作台底部的减震弹簧,使得工件在加工产生震动时,减震弹簧在受力后会向下压缩,并在压缩后形成一股向上的反向作用力,使其和工件震动时产生的力相互抵消,从而降低了装置的震动幅度,避免了工件加工时由于瞬间作用力过大而导致工件破损的情况发生,极大的增强了装置的加工安全性并保证了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蜗轮和蜗杆连接部分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与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部分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蜗轮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底板;2、减震弹簧;3、刻度盘;4、第一电动伸缩杆;5、旋转手柄;6、底座;7、蜗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9、工件;10、限位螺栓;11、电机;12、限位块;13、固定板;14、转动杆;15、转台;16、伸缩杆;17、校准孔;18、蜗轮齿;19、蜗轮;20、限位板;21、工作台;22、凹槽;23、控制器;24、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两个伸缩杆16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1,底板1顶部位于两个伸缩杆16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2,减震弹簧2的顶部与工作台21固定连接,工作台2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23,工作台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焊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远离电机11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板13的下方,工作台21顶部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两侧均安装有底座6,两个底座6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22,两个凹槽2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蜗轮19,两个蜗轮19的外部圆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齿18,两个底座6内部位于凹槽22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蜗杆7,两个蜗杆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5,两个蜗轮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台15,两个转台15的顶部均连接有工件9,两个底座顶部位于凹槽2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8,四个第二电动伸缩杆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四个限位板20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10,四个限位螺栓1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其中电机11、第二电动伸缩杆8和第一电动伸缩杆4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3和电源电性连接,电机11的型号为TC100L1-4;请参阅图2、图3和图4,蜗轮19、底座6和转台15的内部中心均开设有校准孔17,且大小相匹配;请参阅图1,控制器23的外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24,控制按钮24沿水平方向共设置有三排,每排三个,且等间隔均匀分布;请参阅图1,减震弹簧2共设置有九个,且沿水平方向等间隔均匀分布,使得减震效果更好;请参阅图1和图3,两个蜗杆7位于底座6和旋转手柄5之间的外表面均安装有刻度盘3,刻度盘3的外表面刻设有刻度线,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转台15的转动角度。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先将待加工的工件9放在转台15上方,然后通过控制器23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8,并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来带动限位板20的升降,使得限位板20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工件9进行固定,还通过转动限位螺栓10使得限位块12的高度可以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两个所述伸缩杆(16)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1),所述底板(1)顶部位于两个伸缩杆(16)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2),所述减震弹簧(2)的顶部与工作台(21)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2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23),所述工作台(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焊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远离电机(11)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板(13)的下方,所述工作台(21)顶部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两侧均安装有底座(6),两个所述底座(6)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22),两个所述凹槽(2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蜗轮(19),两个所述蜗轮(19)的外部圆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齿(18),两个所述底座(6)内部位于凹槽(22)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蜗杆(7),两个所述蜗杆(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5),两个所述蜗轮(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台(15),两个所述转台(15)的顶部均连接有工件(9),两个所述底座顶部位于凹槽(2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8),四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四个所述限位板(20)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10),四个所述限位螺栓(1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双分度回转工作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两个所述伸缩杆(16)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1),所述底板(1)顶部位于两个伸缩杆(16)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2),所述减震弹簧(2)的顶部与工作台(21)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2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23),所述工作台(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焊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远离电机(11)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板(13)的下方,所述工作台(21)顶部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两侧均安装有底座(6),两个所述底座(6)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22),两个所述凹槽(2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蜗轮(19),两个所述蜗轮(19)的外部圆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齿(18),两个所述底座(6)内部位于凹槽(22)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蜗杆(7),两个所述蜗杆(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5),两个所述蜗轮(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台(15),两个所述转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曼云牛冲杨学华赵云波杨春花张荧
申请(专利权)人:杨曼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