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487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包括固定锚杆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锚杆套以及底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适应锚固装置与护坡配合稳定,可避免出现锚固装置脱落以及固定能力降低的情况,通过应力条的设置将固定锚杆位于孔洞内部形成弓形,进而当锚固装置侧壁出现弯曲应力时,通过弓形的应力条,使弯曲应力分布至固定锚杆上,进而大大降低固定锚杆侧壁的受力强度,进而大大固定锚杆的抗弯曲应力强度,进而避免钢管桩出现无法抵抗边坡扩展变形的作用力而导致钢管桩弯曲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边皮
,尤其是边坡防护技术,具体而言提出一种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边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受重力以及雨水冲刷的缘故,极易出现边坡变形,进而导致边坡结构改变,导致边坡坍塌、断裂或者水土流失,导致道路或者建筑被覆盖。为避免该问题,通常需要在边坡上施工锚固装置进行边坡固定,目前常采用的锚固处理方式是在已变形边坡的外围沿已变形边坡部分的上坡侧边沿间隔设置钢管桩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上方边坡进一步变形扩展。钢管桩具有快速、施工条件简单、有效等特点;但因钢管的截面积小,其实际的抗弯能力较弱,因此对边坡实际的加固作用有限,部分情况下容易出现钢管桩无法抵抗边坡扩展变形的作用力而导致钢管桩弯曲变形甚至导致锚固装置完全失效的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109469076的中国申请提出一种变形边坡的锚固装置,用以解决钢管桩抗弯能力较弱,导致对边坡的加固作用有限,容易出现钢管桩弯曲变形甚至导致锚固装置完全失效的问题。其中提出一种通过设置锚固件以及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钢管桩与锚固件进行连接,通过锚固件的锚固作用为钢管桩提供拉力支撑;进而使得每根钢管桩上插入边坡内的一端可与稳定基岩连接,而钢管桩从边坡表面穿出的端部则通过连接件与锚固件连接,从而提高钢管桩的抗弯性能,进而有效地控制边坡的进一步变形问题。但是上述锚固装置中与护坡接触处仅仅靠锚杆外侧壁与孔壁摩擦力固定,进而导致锚固装置与护坡固定不稳定,挤压导致锚固装置脱落或者固定能力降低,同时现有的锚固装置皆采用直杆结构,钢管桩容易出现无法抵抗边坡扩展变形的作用力而导致钢管桩弯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改进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包括固定锚杆,所述固定锚杆一端固定套有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所述固定锚杆另一端伸于锚杆套内,且固定锚杆与锚杆套转动固定连接,所述锚杆套外侧壁上内嵌有应力条,且应力条与固定锚杆传动配合,所述应力条下端与底杆滑动配合,所述底杆设于锚杆套下端,且底杆上端与固定锚杆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锚杆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上端固定有锚杆头,所述锚杆本体下端固定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为横截面是倒T型的圆台,所述锚杆本体通过旋转头与底杆转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锚杆设于锚杆套内侧,且固定锚杆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锚杆头设于锚杆套上端,且锚杆头外侧壁上固定设有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包括调节本体,所述调节本体为圆环型,且调节本体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所述调节本体固定套于锚杆头上,所述调节本体下端固定有限位圆环,所述限位圆环为横截面为L型的圆环状,所述调节本体通过限位圆环转动固定于锚杆套上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锚杆套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壁上设有配合凹槽,所述滑块滑动设于锚杆套本体内侧,所述锚杆套本体为两端贯通的空心圆柱壳体,所述锚杆套本体外侧壁上设有定位卡条,所述锚杆套本体下端固定有挤压卡条,所述挤压卡条内侧壁上设有配合挤压滑条,所述配合挤压滑条与配合凹槽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条包括应力条本体,所述应力条本体共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应力条本体设于锚杆套本体外侧壁上,三个所述应力条本体上端皆与锚杆套本体固定连接,且三个应力条本体下端与底杆滑动配合,所述三个应力条本体内侧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皆为圆环,两个所述滑块内侧壁上皆设有螺纹,且两个滑块内侧壁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滑块皆通过内侧壁螺纹转动固定于锚杆本体上,两个所述滑块外侧壁上皆均匀固定有推送杆,且推送杆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固定于应力条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底杆包括底杆本体,所述底杆本体为实心圆柱体,所述底杆本体上端设有转动限位凹槽,所述底杆本体通过转动限位凹槽与固定锚杆转动连接,且转动限位凹槽与旋转头相配合,所述底杆本体外侧壁下侧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凹槽,所述底杆本体外侧壁上侧均匀设有应力条配合滑槽,所述应力条配合滑槽与应力条本体下端滑动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改进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直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变形边坡上打孔;2)将自适应锚固装置底杆伸入孔内;3)转动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带动固定锚杆转动滑块以及滑块移动;4)滑块移动,使挤压卡条张开,进而对孔壁进行挤压,将自适应锚固装置卡在孔内;5)滑块移动,带动推送杆移动,进而将应力条本体张紧成弓形,且应力条本体与孔壁紧密接触;6)向孔内注浆,待其凝固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锚固装置通过设有挤压卡条,通过挤压卡条使得锚固装置处于护坡孔洞部分形成膨胀螺丝结构,进而提高与护坡固定强度,使得锚固装置与护坡配合稳定,避免出现锚固装置脱落以及固定能力降低的情况;2、进一步地,通过应力条的设计可使固定锚杆位于孔洞内部形成弓形,进而当锚固装置侧壁出现弯曲应力时,通过弓形的应力条,使弯曲应力分布至固定锚杆上,进而大大降低固定锚杆侧壁的受力强度,进而大大固定锚杆的抗弯曲应力强度,进而避免钢管桩出现无法抵抗边坡扩展变形的作用力而导致钢管桩弯曲变形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固定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锚杆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应力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底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固定锚杆1,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2,锚杆套3,应力条4,底杆5;旋转头11,锚杆本体12,锚杆头13,调节本体21,限位圆环22;滑块31,配合凹槽32,配合挤压滑条33,锚杆套本体34,挤压卡条35,定位卡条36;应力条本体41,滑块42,推送杆43,转动座44;转动限位凹槽51,应力条配合滑槽52,底杆本体53,固定凹槽5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锚杆(1)、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2)、锚杆套(3)以及底杆(5);/n所述转动调节盘(2)套设在所述固定锚杆(1)一端;/n所述固定锚杆(1)另一端伸于锚杆套(3)内,且固定锚杆(1)与锚杆套(3)转动固定连接;/n所述应力条(4)嵌入的安装到所述锚杆套(3)外侧壁;/n所述底杆(5)设于锚杆套(3)下端,底杆(5)上端与固定锚杆(1)下端固定连接;/n其中,应力条(4)与固定锚杆(1)传动配合,所述应力条(4)下端与底杆(5)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锚杆(1)、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2)、锚杆套(3)以及底杆(5);
所述转动调节盘(2)套设在所述固定锚杆(1)一端;
所述固定锚杆(1)另一端伸于锚杆套(3)内,且固定锚杆(1)与锚杆套(3)转动固定连接;
所述应力条(4)嵌入的安装到所述锚杆套(3)外侧壁;
所述底杆(5)设于锚杆套(3)下端,底杆(5)上端与固定锚杆(1)下端固定连接;
其中,应力条(4)与固定锚杆(1)传动配合,所述应力条(4)下端与底杆(5)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锚杆(1)包括锚杆本体(12)以及在锚杆本体(12)上端固定的锚杆头(13);
所述锚杆本体(12)下端固定有旋转头(11),所述锚杆本体(12)通过旋转头(11)与底杆(5)转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锚杆(1)设于锚杆套(3)内侧,且固定锚杆(1)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锚杆头(13)设于锚杆套(3)上端,所述转调节盘(2)固定到锚杆头(13)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11)为横截面呈倒T型的圆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2)包括圆环形的调节本体(21),所述调节本体(21)固定套于锚杆头(13)上;
所述调节本体(21)下端固定有限位圆环(22),所述限位圆环(22)为横截面为L型的圆环状,所述调节本体(21)通过限位圆环(22)转动固定于锚杆套(3)上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套(3)包括滑块(31),所述滑块(31)外侧壁上设有配合凹槽(32),所述滑块(31)滑动设于锚杆套本体(34)内侧;
所述锚杆套本体(34)为两端贯通的空心圆柱壳体,所述锚杆套本体(34)外侧壁上设有定位卡条(36),所述锚杆套本体(34)下端固定有挤压卡条(35),所述挤压卡条(35)内侧壁上设有配合挤压滑条(3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夏炎刘传新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