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3629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属于兰科植物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Tulasnellasp.)Php86,所述胶膜菌Php86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082。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胶膜菌Php86能够显著促进带叶兜兰种子发育成根系完整的健康幼苗,可实现带叶兜兰种子温室育苗或野外回归,授粉后130d的种子与Php86共生萌发生根形成幼苗后,幼苗形成率高达9.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兰科植物育苗
,具体涉及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类群之一,其种子微小、没有胚乳,仅为构造简单的种皮包裹着一个未发育成熟的胚,缺乏萌发所需的营养。目前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兜兰属(Paphiopedilum)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由于自然生境的破坏和过度采集,兜兰现已成为濒危植物物种之一。为实现野生兜兰种群恢复与保育,已开展兜兰种子无菌萌发研究,期望通过种子无菌萌发和组织培养实现兜兰的规模化繁殖,但兜兰组织培养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存在组培苗出瓶移栽成活率低、抗逆性差等问题,限制了种群野外回归;因此模仿自然环境下种子萌发,通过种子与菌根真菌共生萌发获得幼苗,成为获得大量兜兰幼苗用于野外回归一个重要技术途径。但由于兜兰种子成熟周期较长,不同种之间适宜播种时期差异较大,兜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Tulasnella sp.)Php86,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菌Php86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8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Tulasnellasp.)Php86,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菌Php86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082。


2.权利要求1所述胶膜菌Php86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胶膜菌Php86接种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3.权利要求1所述胶膜菌Php86在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胶膜菌Php86在促进带叶兜兰种子生根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胶膜菌Php86在促进带叶兜兰种子温室育苗或野外回归中的应用。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胶膜菌Php86与带叶兜兰共生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带叶兜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娜曹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