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85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3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及其制作工艺,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梁、立管、头管、前叉和车把手,所述上梁的一端安装在头管、另一端安装在立管,所述前叉转动式安装在头管,所述车把手安装于前叉,所述立管套设有套筒,所述立管滑移式安装于套筒内,所述立管的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滑移式安装有卡接块,所述套筒朝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卡接孔,所述卡接块穿设出卡接孔;还包括:用于驱动卡接块缩入安装槽的驱使组件;制作工艺为选材、材料处理、模型处理、车架装配处理和其余零件组装处理。本申请具有减少骑手出现摔倒,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行车及其制作工艺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山地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山地车是一种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具有刺激、危险、运动强度高等特点,由于山地车主要用于山地越野,山地车的性能非常突出,防滑性好,坚固耐用,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使骑行者在享受骑行乐趣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征服感,受到了很多骑行者的喜爱。现有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206826853U,专利名称为一种电动助力山地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车把手、车座组件和传动组件,车架包括上梁、下梁、立管、平叉、上叉、头管和前叉,上梁的前端焊接在头管上,后端焊接在立管的上部;平叉的前端焊接在立管的下端,后端焊接有用以固定后轮的轮轴的钩形件;上叉的前端焊接在立管的上部,后端焊接在钩形件上;前叉的上端通过碗组可旋转地支撑在头管上,下端固定有前轮的轮轴,并且前叉上设置有减震结构;前轮和后轮分别转动式安装在前叉和上叉,车把手安装在头管;车座组件包括座管、车座和座管夹,座管的一端插接式安装在立管、另一端朝上延伸出立管外,车座固定安装在座管朝上的一端;座管夹安装在立管的上端,座管夹能够调节车座的高低;传动组件安装在车架用于驱动后轮转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在骑手为了使得骑行更加顺畅会将车座调高,但是对于身高较矮的骑手来说,当出现紧急情况出现时,骑手在停车的同时脚无法及时着地,进而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骑手出现摔倒的情况,提高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及其制作工艺。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自行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梁、立管、头管、前叉和车把手,所述上梁的一端安装在头管、另一端安装在立管,所述前叉转动式安装在头管,所述车把手安装于前叉,所述立管套设有套筒,所述立管滑移式安装于套筒内,所述立管的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滑移式安装有卡接块,所述套筒朝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卡接孔,所述卡接块穿设出卡接孔;还包括:用于驱动卡接块缩入安装槽的驱使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现行驶前方出现需要急刹车的情况,并且距离急刹车还有间距时,可通过启动驱使组件驱动卡接块朝安装槽内滑动,直至使得卡接块离开卡接孔,接着通过人体的自身重力将套筒朝竖直向下压,从而即可使得人体的高度降低,进而使得在刹车时人体的脚可以顺利着地,提高停车稳定性和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安装于卡接块、另一端安装于安装槽的槽底,当所述卡接块穿设出卡接孔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弹性件从而使得卡接块更加稳定地卡接在卡接孔。优选的,所述立管内且靠近安装槽的槽底位置设有安装腔,所述驱使组件包括:主动卷筒、从动卷筒、主动拉绳和从动拉绳,所述从动卷筒转动式安装在安装腔,所述从动拉绳的一端安装于卡接块、另一端经过从动卷筒正上方且绕设于从动卷筒;所述主动卷筒转动式安装在车把手,所述主动拉绳的一端安装于从动卷筒远离安装的槽的槽底一侧、另一端绕设于主动卷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卡接块缩入安装槽时,通过转动主动卷筒,使得主动拉绳进行收卷,从而可拉动从动卷筒转动,使得从动拉绳进行收卷,在收卷的同时拉动卡接块,使卡接块缩入安装槽内;该结构操作方便。优选的,所述立管和上梁内均设有相互连通的驱使槽,所述上梁靠近头管的位置设有连通于驱使槽的避位孔,所述主动拉绳经过驱使槽且穿设于避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驱使槽,使得拉绳处于立管和上梁内,从而减少拉绳发生损坏,提高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驱使槽位于立管和上梁连接处的位置、位于驱使槽和避位孔连接处的位置均设有导向轮,所述主动拉绳绕设于导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轮从而使得主动拉绳传动会更加稳定,并且能减少由于主动拉绳与转角处的摩擦而损坏。优选的,所述主动卷筒包括:驱动杆和一对限位块,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式安装在车把手、另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两所述限位块均套设于驱动杆,两所述限位块分别设于驱动杆的相对两端处;所述主动拉绳远离从动卷筒的一端绕设于两限位块之间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限位块从而减少出现主动拉绳离开驱动杆的情况,提高对主动拉绳的收卷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驱动杆远离车把手的一端设有拨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拨块从而使得拨动驱动杆更加顺畅。优选的,所述避位孔的孔口处设有橡胶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橡胶圈从而使得减少水从避位孔处流入,进而减少对立管和上梁造成损坏。优选的,所述卡接块远离安装槽的槽底一端沿周向设有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导向面从而使得在拉动卡接块朝安装槽内滑动时,可更加顺畅地将卡接块拉离卡接孔,提高顺畅度。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行车制作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制作工艺,基于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材:选择硬度优质的金属材料、前轮、后轮和传动组件;步骤二、材料处理:将金属材料分成若干部分,待处理;步骤三、模型处理: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分别挤压成型,制作成上梁、下梁、立管、平叉、上叉、头管、前叉、车把手和套筒,在立管开设出安装槽、安装腔和驱使槽,在上梁开设出驱使槽和避位孔,在套筒开设卡接孔;步骤四、车架装配处理:在立管中装配卡接块、弹性件、从动卷筒、主动拉绳、从动拉绳和导向轮,将主动拉绳穿入上梁并从避位孔处伸出,将上梁焊接在立管、另一端焊接在头管外侧壁,将套筒套设在拉杆且使得卡接块卡入卡接孔;将前叉转动式安装在头管;将车把手安装在前叉;将主动卷筒安装在把手,并且使主动拉绳伸出避位孔的一端绕设在主动卷筒;再将下梁、平叉和上叉进行装配;步骤五、其余零件组装处理:依次将前轮、后轮、传动组件、脚踏板、刹车片和刹车把安装在车架和车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制作工艺效率高,稳定性高,并且可达到在转动主动卷筒时将卡接块缩入安装槽,进而使得套筒向下滑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发现行驶前方出现需要急刹车的情况,并且距离急刹车还有间距时,可通过启动驱使组件驱动卡接块朝安装槽内滑动,直至使得卡接块离开卡接孔,接着通过人体的自身重力将套筒朝竖直向下压,从而即可使得人体的高度降低,进而使得在刹车时人体的脚可以顺利着地,提高停车稳定性和安全性;2.驱动卡接块缩入安装槽时,通过转动主动卷筒,使得主动拉绳进行收卷,从而可拉动从动卷筒转动,使得从动拉绳进行收卷,在收卷的同时拉动卡接块,使卡接块缩入安装槽内;该结构操作方便;3.通过设置导向轮从而使得主动拉绳传动会更加稳定,并且能减少由于主动拉绳与转角处的摩擦而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梁(11)、立管(13)、头管(16)、前叉(17)和车把手(9),所述上梁(11)的一端安装在头管(16)、另一端安装在立管(13),所述前叉(17)转动式安装在头管(16),所述车把手(9)安装于前叉(1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3)套设有套筒(18),所述立管(13)滑移式安装于套筒(18)内,所述立管(13)的侧壁设有安装槽(131),所述安装槽(131)滑移式安装有卡接块(132),所述套筒(18)朝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卡接孔(181),所述卡接块(132)穿设出卡接孔(181);还包括:用于驱动卡接块(132)缩入安装槽(131)的驱使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梁(11)、立管(13)、头管(16)、前叉(17)和车把手(9),所述上梁(11)的一端安装在头管(16)、另一端安装在立管(13),所述前叉(17)转动式安装在头管(16),所述车把手(9)安装于前叉(1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3)套设有套筒(18),所述立管(13)滑移式安装于套筒(18)内,所述立管(13)的侧壁设有安装槽(131),所述安装槽(131)滑移式安装有卡接块(132),所述套筒(18)朝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卡接孔(181),所述卡接块(132)穿设出卡接孔(181);还包括:用于驱动卡接块(132)缩入安装槽(131)的驱使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31)内设有弹性件(133),所述弹性件(133)的一端安装于卡接块(132)、另一端安装于安装槽(131)的槽底,当所述卡接块(132)穿设出卡接孔(181)时,所述弹性件(133)处于自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3)内且靠近安装槽(131)的槽底位置设有安装腔(134),所述驱使组件(5)包括:主动卷筒(51)、从动卷筒(52)、主动拉绳(53)和从动拉绳(54),所述从动卷筒(52)转动式安装在安装腔(134),所述从动拉绳(54)的一端安装于卡接块(132)、另一端经过从动卷筒(52)正上方且绕设于从动卷筒(52);所述主动卷筒(51)转动式安装在车把手(9),所述主动拉绳(53)的一端安装于从动卷筒(52)远离安装的槽的槽底一侧、另一端绕设于主动卷筒(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3)和上梁(11)内均设有相互连通的驱使槽(135),所述上梁(11)靠近头管(16)的位置设有连通于驱使槽(135)的避位孔(111),所述主动拉绳(53)经过驱使槽(135)且穿设于避位孔(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使槽(135)位于立管(13)和上梁(11)连接处的位置、位于驱使槽(135)和避位孔(111)连接处的位置均设有导向轮(55),所述主动拉绳(53)绕设于导向轮(5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普蓝特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