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达性球的机器人路径中转点搜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与机器人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达性球的机器人路径中转点搜索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中,离线编程是一个重要的模块。现有的人工示教需要占用机器人且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大大降低生产效率。路径规划作为离线编程的一个重要功能,能够在不占用机器人的情况进行规划,保证了机器人连续生产,同时,路径规划算法考虑了机器人运动学的约束和机器人奇异等问题。空走路径规划是一种点到点的无碰撞路径规划,现有的常用方法是快速随机扩展树(RRT)。在实际场景中,因为机器人系统与工件的形位误差,往往会导致空走路径发生碰撞。因此,在机器人空走路径规划过程中,通常要设定一个中转点,使机器人从作业路径缓慢退出到中转点,然后在空走阶段中快速到达另一个中转点以进入下一段作业路径。中转点的设定使得机器人的空走路径更加安全,不容易与工件发生碰撞。现阶段,中转点一般是通过人为设定的,将其设置在较为安全的构型,即与工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但不宜距离作业路径太远,否则机器人从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达性球的机器人路径中转点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利用作业路径起始点或者结束点对应构型的位置为起点,向工作空间均匀地发出射线,保留与工件不相交的射线作为可行搜索方向;/nS2、在每条可行射线上按照给定步长递增建立可达性球,表征当前构型的工作空间;/nS3、对可达性球进行可达无碰撞检测,获取当前采样距离的可行构型;/nS4、将可行构型与当前构型进行比较,选取构型距离最小者作为中转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达性球的机器人路径中转点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作业路径起始点或者结束点对应构型的位置为起点,向工作空间均匀地发出射线,保留与工件不相交的射线作为可行搜索方向;
S2、在每条可行射线上按照给定步长递增建立可达性球,表征当前构型的工作空间;
S3、对可达性球进行可达无碰撞检测,获取当前采样距离的可行构型;
S4、将可行构型与当前构型进行比较,选取构型距离最小者作为中转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路径中转点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可行搜索方向的确定的具体步骤为:
S11、利用作业路径起始点或者结束点对应构型的位置Po作为球心建立球面,通过螺旋极点法获得球面上均匀的n个点Pi(i=1,2...n),连接Po与Pi并延长形成空间均匀射线,射线簇为以位置Po为中心的所有搜索方向;
S12、通过OCC图形库获取工件当前位姿的所有平面Fi(i=1,2...m),将所有的射线与工件当前位姿的所有平面Fi进行相交检测,若射线与工件任意一面相交,则舍去该射线;
S13、通过相交检测后,保留的射线簇为可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念峰,何耀强,张宪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