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58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包括固定架、多个支撑杆、机器人切换盘、侧向推动组件、多个顶出组件、多个挂钩单元,其中多个支撑杆垂直设于所述固定架下方,机器人切换盘设于固定架上方,侧向推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多个顶出组件连接于所述侧向推动组件上,能够抵压于测试管件内部的锥形螺母上,使得锥形螺母与测试管件脱离,多个挂钩单元连接于所述侧向推动组件上,挂钩单元在侧向推动组件的驱动下水平位移并钩于测试工装上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能够与全自动化的拆卸过程相匹配,以此实现大批量、高精准度自动化的检测工装拆卸及零件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拆卸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工业零件检测领域,需要将待测试零件装入检测工装中,之后将检测工装放至检测平台的对应位置上,完成上料过程,之后通过锁紧机构实现检测工装及待测试零件的锁紧,完成检测过程后,将检测工装及待测试零件整体由检测平台拿下并放至储放区,完成下料过程。在管件零件的力学性能测试过程中,目前的上料和下料过程均为人力操作过程,检测工装和待测试零件均为金属材料,重量较大,同时下料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固定于管件上的螺栓拧下,之后还需人力将设于管件零件中与螺栓匹配的锥形螺母拿出,之后才能实现测试工装上部7与测试工装下部12分离,以此实现测试工装的拆卸流程。但要面对一百件以上的待测试零件时,就通过人力操作无法实现了,更无法保证测试的精准度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大批量、高精准度自动化的检测工装拆卸及零件下料是工业零件检测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架(2):/n多个支撑杆(6),垂直设于所述固定架(2)下方,支撑杆(1)立于检测平台上,实现对固定架(1)的支撑;/n机器人切换盘(1),设于固定架(2)上方,实现与工业机器人的快速连接;/n侧向推动组件(4),连接于所述固定架(2)上;/n多个顶出组件(3),连接于所述侧向推动组件(4)上,能够抵压于测试管件(10)内部的锥形螺母(11)上,使得锥形螺母(11)与测试管件(10)脱离;/n多个挂钩单元(5),连接于所述侧向推动组件(4)上,待锥形螺母(11)与测试管件(10)脱离之后,挂钩单元(5)在侧向推动组件(4)的驱动下水平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2):
多个支撑杆(6),垂直设于所述固定架(2)下方,支撑杆(1)立于检测平台上,实现对固定架(1)的支撑;
机器人切换盘(1),设于固定架(2)上方,实现与工业机器人的快速连接;
侧向推动组件(4),连接于所述固定架(2)上;
多个顶出组件(3),连接于所述侧向推动组件(4)上,能够抵压于测试管件(10)内部的锥形螺母(11)上,使得锥形螺母(11)与测试管件(10)脱离;
多个挂钩单元(5),连接于所述侧向推动组件(4)上,待锥形螺母(11)与测试管件(10)脱离之后,挂钩单元(5)在侧向推动组件(4)的驱动下水平位移并钩于测试工装上部(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3)包括顶出组件主体(31)、传递杆(32)、下压杆(35);
所述传递杆(32)贯穿顶出组件主体(31)并与下压杆(35)螺接;
所述下压杆(35)的下端能够抵压于测试管件内壁的锥形螺母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的顶部开设有镂空区域(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试夹具自动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工装拆解拧紧枪(9)能够自上而下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蔚
申请(专利权)人: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