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面挤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58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面挤光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侧面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连接有套筒,在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挤压钢轴表面同时带动所述钢轴向后移动的挤光机构,在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所述套筒转动的驱动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将钢轴送入挤光机构内,通过驱动机构来带动套筒转动,从而使套筒带动挤光机构转动,进而通过挤光机构带动钢轴向后移动的同时对钢轴外表面进行挤光处理,从而实现钢轴挤光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参与度,且用时更短,挤光的效果更好,挤光后的钢轴外表面更光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面挤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体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镜面挤光机。
技术介绍
一般打印机用的钢轴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加工完后需要作进一步的挤光处理,使钢轴的外表面光洁如镜。而现有的钢轴挤光设备,由凸轮机构带动两个相对的转轮相互靠拢再远离,循环往复;再通过人工放置待挤光的钢轴至挤光工位,从而使得钢轴被这两个转轮作挤光处理,经挤压多次且人工判断表面光洁后,再把钢轴移出挤光工位。钢轴挤光的加工过程,耗费人工,用时较长,效率较低,且此种方式挤光的钢轴,外表面光洁度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面挤光机,能实现钢轴挤光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参与度,且用时更短;挤光的效果更好,挤光后的钢轴外表面更光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镜面挤光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侧面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连接有套筒,在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挤压钢轴表面同时带动所述钢轴向后移动的挤光机构。<br>优选的,所述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面挤光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的前侧面设有第一通孔(10),在所述第一通孔(10)内转动连接有套筒(2),在所述套筒(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挤压钢轴表面同时带动所述钢轴向后移动的挤光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面挤光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的前侧面设有第一通孔(10),在所述第一通孔(10)内转动连接有套筒(2),在所述套筒(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挤压钢轴表面同时带动所述钢轴向后移动的挤光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挤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光机构(3)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2)内的转轴(30),在所述转轴(30)的轴线上贯穿设有第一钢轴通道(31),在所述转轴(30)的前端部周向上均布设有多个由所述转轴(30)外壁连通至所述第一钢轴通道(31)的通槽(32),所述通槽(32)相对于所述转轴(30)的轴线倾斜设置,在所述通槽(32)内设有挤光柱(33),所述套筒(2)与所述转轴(30)之间设有使所述套筒(2)与所述转轴(30)同步转动的卡接组件(5),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驱动所述套筒(2)转动的驱动机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面挤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光柱(33)为圆台形结构,所述挤光柱(33)的两端直径相对小的一端朝向前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面挤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32)靠近所述第一钢轴通道(31)处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通槽(32)靠近所述转轴(30)外壁处的开口面积,所述转轴(30)的前端部与所述套筒(2)之间套设有防止所述挤光柱(33)向外脱落的套环(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面挤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控制所述挤光柱(33)前端之间空间大小的调节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面挤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支撑盘(60),在所述支撑盘(60)的后侧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件(6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晃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超拓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