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匙状注脂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31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匙状注脂针,其包括针座及与针座连接的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针体,所述针体内部为中空,所述针体头端处沿着针体长轴的方向呈一自然过渡的汤匙状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呈实心结构,且所述汤匙状结构在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上设有一个注脂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匙状注脂针
本技术涉及医学器械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匙状注脂针。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个人外貌条件愈发看重,“颜值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医疗美容行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而随着医疗美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体脂肪填充术的开展也越来越多。自体脂肪填充已经发展近50年,主要方法是从自身脂肪多余部位吸取脂肪颗粒,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注射移植至需要填充的凹陷部位或者轮廓重塑部位。通过脂肪后期与受区部位的血供建立,成活以后可以达到重塑组织外形,填充组织凹陷的效果。常用于面部凹陷矫正、胸部低平的矫正、双侧乳房不对称的矫正以及改善细小表浅皱纹的治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自体脂肪移植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所使用的是自身的脂肪颗粒,作为自体组织,其生物学特性远远优于任何假体材料,对自身来说无毒无害,也不会产生免疫反应和排异反应;2.自体脂肪移植不会引起人体的内分泌环境的改变,不会有不良的影响;3.用自体脂肪颗粒作为填充材料,从自身取材比较容易,组织来源丰富。但是脂肪填充的缺点在于移植后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吸收,为了保证最好的效果往往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因此填充时如何尽可能地保证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对于脂肪填充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随着脂肪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注脂针得以应用。但传统的注脂针仅在针体上开设一个或多个注脂孔,因此往往需要较大的压力方可将脂肪颗粒推注入需要填充的组织,大大降低了脂肪填充的效率,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会花费施术者大量的时间;且脂肪颗粒是通过推注宿产生的压力被迫挤出管腔,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及活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脂肪填充的整体效果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注脂针的缺陷,如传统的注脂针仅在针体上开设一个或多个注脂孔,因此往往需要较大的压力方可将脂肪颗粒推注入需要填充的组织,大大降低了脂肪填充的效率,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会花费施术者大量的时间;且脂肪颗粒是通过推注宿产生的压力被迫挤出管腔,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及活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脂肪填充的整体效果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提供一种匙状注脂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实现路径如下:一种匙状注脂针,其中,包括针座及与针座连接的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针体,所述针体内部为中空,所述针体头端处沿着针体长轴的方向呈一自然过渡的汤匙状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呈实心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上设有一个注脂孔,且所述注脂孔的长度为2.4~5.6mm,宽度为1.2~2.8mm。通过这样的结构,在连接针座末端的注射器开始推注后,自体脂肪移植所需的脂肪颗粒可通过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显著减少了推注所需的压力,可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脂肪颗粒,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脂肪颗粒在从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推注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力,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可更好地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术后脂肪颗粒细胞的存活率。优选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的实心结构沿针座方向的一端呈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针体头端。优选的,所述实心结构的长度为3.0mm,宽度为1.2~2.8mm。优选的,所述的注脂孔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一端呈自然过渡的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实心状结构的弧形端。优选的,所述针体长度为100~250mm,直径为1.4~3.0mm。优选的,所述针体头端呈钝头的盲端,这样可更轻易地穿过软组织,同时也可更好地避免对周围血管的破坏,更大程度地保证了注入组织的脂肪颗粒的营养供给。优选的,所述注脂孔与针体头端的距离为3mm;优选的,所述针体采用医用316L不锈钢薄壁管材制成。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匙状结构的设计,在连接针座末端的注射器开始推注后,自体脂肪移植所需的脂肪颗粒可通过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显著减少了推注所需的压力,可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脂肪颗粒,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脂肪颗粒在从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推注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力,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可更好地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术后脂肪颗粒细胞的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注脂针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注脂针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1到图2进行具体说明。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匙状注脂针,包括针座1及与针座连接的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针体2,所述针体内部为中空,所述针体头端21处沿着针体长轴的方向呈自然过渡的汤匙状结构3,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呈实心结构31,所述汤匙状结构在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上设有一个注脂孔32,且所述注脂孔的长度为5.6mm,宽度为2.8mm。在连接针座末端22的注射器开始推注后,自体脂肪移植所需的脂肪颗粒可通过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显著减少了推注所需的压力,可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脂肪颗粒,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脂肪颗粒在从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推注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力,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可更好地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术后脂肪颗粒细胞的存活率。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的实心结构沿针座方向的一端呈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针体头端。所述实心结构的长度为3.0mm,宽度为2.8mm。所述的注脂孔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一端呈自然过渡的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实心状结构的弧形端。所述针体长度为250mm,直径为3.0mm。所述针体头端呈钝头的圆柱体结构盲端,这样可更轻易地穿过软组织,同时也可更好地避免对周围血管的破坏,更大程度地保证了注入组织的脂肪颗粒的营养供给。所述第一个较大的吸脂孔与针体头端的距离为3mm;所述针体采用医用316L不锈钢薄壁管材制成。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匙状结构的设计,在连接针座末端的注射器开始推注后,自体脂肪移植所需的脂肪颗粒可通过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显著减少了推注所需的压力,可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脂肪颗粒,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脂肪颗粒在从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推注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力,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可更好地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术后脂肪颗粒细胞的存活率。对于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匙状注脂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座及与针座连接的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针体,所述针体内部为中空,所述针体头端处沿着针体长轴的方向呈一自然过渡的汤匙状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呈实心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上设有一个注脂孔,且所述注脂孔的长度为2.4~5.6mm,宽度为1.2~2.8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匙状注脂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座及与针座连接的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针体,所述针体内部为中空,所述针体头端处沿着针体长轴的方向呈一自然过渡的汤匙状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呈实心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上设有一个注脂孔,且所述注脂孔的长度为2.4~5.6mm,宽度为1.2~2.8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匙状注脂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的实心结构沿针座方向的一端呈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针体头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匙状注脂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美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塑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