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12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包括窑体,窑体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导气通道,第一腔室通过第二出料口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卸料装置,导气通道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腔室连通,导气通道顶部的窑体上固定安装有隔板,窑体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锅炉、第四连接管和负压风机依次连接,第二腔室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引风机和第二连接管依次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出口端与导气通道连接,第三腔室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有鼓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能够对矿料进行双重冷却,冷却效果好,并且能够降低竖冷窑的高度,从而减小气流向上的阻力,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
本技术涉及烧结矿冷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
技术介绍
竖冷窑是一种用于将热破碎后的烧结矿进行冷却的设备,烧结矿料自竖冷窑的顶部进入内部,然后呈自然堆积状态填充至竖冷窑的特定高度,竖冷窑底部排出矿料时,其内部的烧结矿料自上至下流动从而填满形成的矿料空穴,在此流动过程中,冷却风自下而上穿透烧结矿料的空隙流动,与烧结矿料进行逆流换热,从而实现烧结矿料的冷却。现有的竖冷窑对烧结矿料进行较为充分的冷却时,需要增加竖冷窑的高度,延长冷却风与烧结矿料换热的时间,从而对烧结矿料进行充分冷却,然而增加竖冷窑的高度会造成冷却风形成的气流向上的阻力增大,使得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能够对矿料进行双重冷却,冷却效果好,并且能够降低竖冷窑的高度,从而减小气流向上的阻力,降低能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包括窑体,所述窑体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导气通道,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卸料装置,所述导气通道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导气通道顶部的窑体上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窑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锅炉、第四连接管和负压风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腔室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引风机和第二连接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导气通道连接,所述第三腔室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有鼓风机。采用上述方案,负压风机通过第五连接管与烟囱连接,矿料进入第一腔室内形成自然堆角,第一腔室的顶部形成第一引气通道,矿料下落至第二腔室内时形成自然堆角,第二腔室的顶部形成第二引气通道,竖冷窑内部的矿料从上往下落料时能够进行双重冷却,矿料落至第一腔室时,引风机从第二引气通道抽出的冷却风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导气通道内,然后经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一腔室的内部,冷却风与矿料换热形成热气流,由于排气通道依次与锅炉、第四连接管和负压风机连接,排气通道内具有负压,热气流经过第一引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入锅炉内加以利用,从而实现余热充分利用,高效回收的目的,此为对矿料进行的第一重冷却,设置的隔板能够防止矿料由第一通孔落入导气通道内,矿料继续下落至第二腔室内时,鼓风机通过第三连接管向第三腔室内鼓入的冷却风进入到第二腔室内,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冷却风经过第一连接管、引风机和第二连接管进入导气通道内,冷却风在第二腔室内与矿料进行逆流换热从而对矿料进行冷却,此为对矿料进行的第二重冷却,第一重冷却和第二重冷却形成的气流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提高了矿料冷却的均匀性,并且对矿料进行双重冷却,冷却的效果好,能够降低竖冷窑的高度,从而减小气流向上的阻力,降低能耗。优选的,所述卸料装置的两侧设置有进气口。采用上述方案,鼓风机向第三腔室内鼓入的冷却风能够从进气口处进入第二腔室内部,有利于冷却落入第二腔室内的矿料。优选的,所述导气通道位于所述窑体的中心处,所述导气通道的顶部呈锥型。采用上述方案,有利于冷却风在第一腔室内与矿料进行换热,提高冷却效果。优选的,所述引风机设置为多台。采用上述方案,保证第二腔室进入的冷却风能够经过第一连接管、引风机和第二连接管进入导气通道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采用上述方案,矿料从进料口进入第一腔室的内部,冷却完成后,利用卸料装置进行卸料,冷却后的矿料进入第三腔室内堆积为一定高度,此高度接近或高于卸料装置处料层的高度,从而防止鼓风机鼓入第三腔室内的冷却风直接从第一出料口逸出,保证鼓风机鼓入第三腔室内的冷却风能够从进气口进入第二腔室内冷却矿料,利用卸料装置再次卸料时,冷却后的矿料从第一出料口排出。优选的,所述窑体由耐火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方案,有助于延长窑体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的导气通道、第一通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排气通道、锅炉、第四连接管、负压风机、第一连接管、引风机、第二连接管、鼓风机和第三连接管,能够对矿料进行双重冷却,并且第一重冷却和第二重冷却形成的气流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提高了矿料冷却的均匀性,并且对矿料进行双重冷却,冷却的效果好,能够降低竖冷窑的高度,从而减小气流向上的阻力,降低能耗。(2)热气流经过第一引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入锅炉内加以利用,能够将冷却矿料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充分利用,高效回收。(3)设置的隔板能够防止矿料由第一通孔落入导气通道内,窑体由耐火材料制成,有助于延长窑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竖冷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窑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窑体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竖冷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出料口;2、窑体;3、卸料装置;4、第二腔室;5、导气通道;6、第二引气通道;7、第一通孔;8、排气通道;9、第一引气通道;10、进料口;11、第一连接管;12、引风机;13、第二出料口;14、第二连接管;15、进气口;16、鼓风机;17、第三连接管;18、第三腔室;19、锅炉;20、第四连接管;21、负压风机;22、第一腔室;23、第二通孔;24、第三通孔;25、第五连接管;26、烟囱;27、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包括窑体2,窑体2形成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4、第三腔室18和导气通道5,第一腔室22通过第二出料口13与第二腔室4连通,第二腔室4的底部设置有卸料装置3,导气通道5通过第一通孔7与第一腔室22连通,导气通道5顶部的窑体2上固定安装有隔板27;窑体2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排气通道8,排气通道8、锅炉19、第四连接管20和负压风机21依次连接,负压风机21通过第五连接管25与烟囱26连接,第二腔室4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第一连接管11、引风机12和第二连接管14依次连接,第二连接管14的出口端与导气通道5连接,第三腔室18通过第三连接管17连接有鼓风机16。矿料进入第一腔室22内形成自然堆角,第一腔室22的顶部形成第一引气通道9,矿料下落至第二腔室4内时形成自然堆角,第二腔室4的顶部形成第二引气通道6,竖冷窑内部的矿料从上往下落料时能够进行双重冷却,矿料落至第一腔室22时,引风机12从第二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包括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2)形成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4)、第三腔室(18)和导气通道(5),所述第一腔室(22)通过第二出料口(13)与所述第二腔室(4)连通,所述第二腔室(4)的底部设置有卸料装置(3),所述导气通道(5)通过第一通孔(7)与第一腔室(22)连通,所述导气通道(5)顶部的窑体(2)上固定安装有隔板(27);/n所述窑体(2)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排气通道(8),所述排气通道(8)、锅炉(19)、第四连接管(20)和负压风机(21)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腔室(4)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所述第一连接管(11)、引风机(12)和第二连接管(14)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4)的出口端与所述导气通道(5)连接,所述第三腔室(18)通过第三连接管(17)连接有鼓风机(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冷却低高度的竖冷窑结构,包括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2)形成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4)、第三腔室(18)和导气通道(5),所述第一腔室(22)通过第二出料口(13)与所述第二腔室(4)连通,所述第二腔室(4)的底部设置有卸料装置(3),所述导气通道(5)通过第一通孔(7)与第一腔室(22)连通,所述导气通道(5)顶部的窑体(2)上固定安装有隔板(27);
所述窑体(2)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排气通道(8),所述排气通道(8)、锅炉(19)、第四连接管(20)和负压风机(21)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腔室(4)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所述第一连接管(11)、引风机(12)和第二连接管(14)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4)的出口端与所述导气通道(5)连接,所述第三腔室(18)通过第三连接管(17)连接有鼓风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银川高静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正元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