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02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包括进料平台、支撑座和过滤机构,进料平台位于垃圾热解炉的进料口处,进料平台覆盖于支撑座上,过滤机构上堆积有待热解垃圾,过滤机构能滤出待热解垃圾中的积液。通过在进料平台上设置过滤机构,能够将堆积的待热解垃圾中的积液进行过滤和收集,从而待热解垃圾趋于干燥,然后通过推车将其推送至垃圾热解炉中进行热解,大幅降低热解时产生的水蒸汽。解决了现有热解炉进行垃圾热解时,由于垃圾中存在固态废物和液态废液,直接一并进行热解将大幅度提高热解时产生的水蒸汽,延长热解时间,同时不进行过滤将会在进料平台上堆积大量的废液,影响作业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涉及是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
技术介绍
热解法和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在生活垃圾热解
,热解将生活垃圾加热分解成为含有大量焦油的气体后续处理,并在生活垃圾经过热解后形成废渣。在通过热解炉进行垃圾热解时,由于垃圾中存在固态废物和液态废液,直接一并进行热解将大幅度提高热解时产生的水蒸汽,延长热解时间,同时不进行过滤将会在进料平台上堆积大量的废液,影响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包括进料平台、支撑座和过滤机构,进料平台位于垃圾热解炉的进料口处,进料平台覆盖于支撑座上,料平台上开设有过滤槽,过滤机构上堆积有待热解垃圾,过滤机构能滤出待热解垃圾中的积液,过滤机构设于进料平台的过滤槽上,支撑座设于下沉土表上。可选的,过滤机构包括滤板、积液腔和输液管,滤板固定于过滤槽上,积液腔位于过滤槽下方,积液腔底部出液口与输液管的一端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与垃圾热解炉顶部的喷淋结构连通。进一步的,滤板包括支撑柱和均匀排布的栏栅,支撑柱位于栏栅下方,且支撑柱两端与过滤槽内壁相抵,栏栅两端设置有凸出部,且凸出部卡于过滤槽开口处。可选的,支撑柱与栏栅的竖直投影垂直。可选的,过滤机构还包括暂存腔,暂存腔位于积液腔下方,暂存腔的进液口通过连接管与积液腔出液口连通,暂存腔的出液口与输液管连通。可选的,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可选的,连接管位于积液腔的一段端部为盲管结构,且盲管结构的管身上设置有滤液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通过在进料平台上设置过滤机构,能够将堆积的待热解垃圾中的积液进行过滤和收集,从而待热解垃圾趋于干燥,然后通过推车将其推送至垃圾热解炉中进行热解,大幅降低热解时产生的水蒸汽。2、采用特殊结构的过滤机构,能够将过滤的废液进行收集,再在合适的时候从顶部导入垃圾热解炉中进行热解,实现干湿热解分开操作。3、解决了现有热解炉进行垃圾热解时,由于垃圾中存在固态废物和液态废液,直接一并进行热解将大幅度提高热解时产生的水蒸汽,延长热解时间,同时不进行过滤将会在进料平台上堆积大量的废液,影响作业环境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垃圾热解炉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料平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滤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垃圾热解炉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垃圾热解炉、2为热解腔、3为进料口、4为进料平台、5为支撑座、6为滤板、7为积液腔、8为第一控制阀、9为输液管、10为过滤槽、11为栏栅、12为支撑柱、13为凸出部、14为第二控制阀、15为连接管、16为暂存腔、17为滤液口、18为动力泵、19为喷淋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包括进料平台4、支撑座5和过滤机构,进料平台4位于垃圾热解炉1的进料口3处,进料平台4覆盖于支撑座5上,料平台4上开设有过滤槽10,过滤机构上堆积有待热解垃圾,过滤机构能滤出待热解垃圾中的积液,过滤机构设于进料平台4的过滤槽10上,支撑座5设于下沉土表上。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进料平台上设置过滤机构,能够将堆积的待热解垃圾中的积液进行过滤和收集,从而待热解垃圾趋于干燥,然后通过推车将其推送至垃圾热解炉中进行热解,大幅降低热解时产生的水蒸汽。解决了现有热解炉进行垃圾热解时,由于垃圾中存在固态废物和液态废液,直接一并进行热解将大幅度提高热解时产生的水蒸汽,延长热解时间,同时不进行过滤将会在进料平台上堆积大量的废液,影响作业环境的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机构的具体结构,其中过滤机构包括滤板6、积液腔7和输液管9,滤板6固定于过滤槽10上,积液腔7位于过滤槽10下方,积液腔7底部出液口与输液管9的一端连通,输液管9的另一端与垃圾热解炉1顶部的喷淋结构19连通。使用中,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转运车将待热解垃圾输送至进料平台上,且放置于滤板上,在反复作业中,滤板上堆积了足够的待热解垃圾,在堆积时由于受重力影响,待热解垃圾中的废液流入积液腔中进行暂存,近乎干燥的固态垃圾被滤板阻挡,然后现场工作人员通过铲车或者推车将近乎干燥的固态垃圾从进料口推入垃圾热解炉的热解腔中,最后开启垃圾热解炉对其进行热解,待固态垃圾热解并清理完毕后,位于积液腔中的废液顺着输液管在动力泵18的作用下从顶部导入垃圾热解炉中再次进行热解,这样处理即实现了干湿垃圾分开热解,同时由于废液进入积液腔,大幅度提高了进料平台的清洁度,改善作业环境。本实施例中,滤板6包括支撑柱12和均匀排布的栏栅11,支撑柱12位于栏栅11下方,且支撑柱12两端与过滤槽10内壁相抵,栏栅11两端设置有凸出部13,且凸出部13卡于过滤槽10开口处,支撑柱12与栏栅11的竖直投影垂直。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由支撑柱和栏栅组成的滤板,支撑柱提供了较强的机械强度,使得滤板能够承担足够的压力,同时栏栅通过凸出部近似卡合在过滤槽的开口处,在进行过滤的同时能够防止滤板下落,在使用中,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选取可拆卸的结构,便于频繁对积液腔和滤板进行维护和清理,或者直接将与过滤槽内壁相抵的支撑柱设置成与过滤槽内壁固定连接,来应对部分场景中待热解垃圾过重的问题。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还包括暂存腔16,暂存腔16位于积液腔7下方,暂存腔16的进液口通过连接管15与积液腔7出液口连通,暂存腔16的出液口与输液管9连通。连接管15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4,输液管9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8。连接管15位于积液腔7的一段端部为盲管结构,且盲管结构的管身上设置有滤液口17。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增加了暂存腔,这样积液腔中堆积的废液能够进入暂存腔进行暂存,待储存了足够的废液后再通过动力泵18将废液从设于垃圾热解炉1顶部的喷淋结构导入热解腔中进行热解,以配合较干的待热解垃圾处理。同时,在连接管和输液管上分别设置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便于各个管道进行自动化控制,同时待废液进入暂存腔后,能够通过关闭第二控制阀降低异味散出的几率,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喷淋结构可以选择花洒。最后,将连接管位于积液腔的一段端部设置为盲管结构,将滤液口从端部改为设置在管身上,同时滤液口上设置滤网,能够降低部分小颗粒垃圾穿过滤板直接落入连接管的几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平台(4)、支撑座(5)和过滤机构,所述进料平台(4)位于垃圾热解炉(1)的进料口(3)处,进料平台(4)覆盖于支撑座(5)上,料平台(4)上开设有过滤槽(10),所述过滤机构上堆积有待热解垃圾,过滤机构能滤出待热解垃圾中的积液,过滤机构设于进料平台(4)的过滤槽(10)上,所述支撑座(5)设于下沉土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平台(4)、支撑座(5)和过滤机构,所述进料平台(4)位于垃圾热解炉(1)的进料口(3)处,进料平台(4)覆盖于支撑座(5)上,料平台(4)上开设有过滤槽(10),所述过滤机构上堆积有待热解垃圾,过滤机构能滤出待热解垃圾中的积液,过滤机构设于进料平台(4)的过滤槽(10)上,所述支撑座(5)设于下沉土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板(6)、积液腔(7)和输液管(9),所述滤板(6)固定于过滤槽(10)上,所述积液腔(7)位于过滤槽(10)下方,积液腔(7)底部出液口与输液管(9)的一端连通,所述输液管(9)的另一端与垃圾热解炉(1)顶部的喷淋结构(19)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垃圾热解炉进料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6)包括支撑柱(12)和均匀排布的栏栅(11),所述支撑柱(12)位于栏栅(11)下方,且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家峰
申请(专利权)人:祥云县扬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