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41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进水口、一格栅渠、一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及一出水口;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内依废水处理过程中水流方向分别设有一厌氧池、一好氧池、一MBR反应池及一清水池;所述清水池内部为一蓄水池,所述清水池内远离所述MBR反应池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成本低,且废水处理效率高,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用设备。
技术介绍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e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AO法流程简单,勿需外加碳源与后曝气池,以原污水为碳源;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应充分;曝气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达标外排。目前存在的问题是,AO工艺法处理废水普遍设置了二沉池,而二沉池存在设备占地面积大,建设、维护费高的问题。而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生物技术与膜技术相结合的高效生化水处理技术,其以中空纤维膜的应用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并且消除因为二沉池的设置而带来的占地面积大,建设、维护费高的问题。如果将AO工艺法与MBR技术结合,就能在利用AO工艺的同时,解决其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建设、维护费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设备占地面积大,建设、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具体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进水口、一格栅渠、一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及一出水口;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内依废水处理过程中水流方向分别设有一厌氧池、一好氧池、一MBR反应池及一清水池;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MBR反应池由隔板分隔开来,在隔板内均设有一用于废水单向流通的出口,所述格栅渠设置于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顶部,内部设有多根用于拦截废水中悬浮物的格栅,且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一第一组合填料,所述第一组合填料由一固定在所述厌氧池侧壁上的第一固定结构支撑;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一第二组合填料,所述好氧池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以支撑所述第二组合填料的第二固定结构,所述好氧池底部还设有一曝气装置;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一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反应池池底设有一污泥沉淀区,所述污泥沉淀区内还设有一污泥泵,用于将所述污泥沉淀区的污泥回流到所述厌氧池或排放到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外部;所述清水池内部为一蓄水池,所述清水池内远离所述MBR反应池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出水口。进一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与所述污泥沉淀区之间设有一曝气装置。进一步,所述好氧池底部的曝气装置与所述MBR反应池内的曝气装置均为盘式微孔曝气器。进一步,所述清水池内部设有一产水泵与一反洗泵。进一步,所述清水池顶部设有一紫外线消毒灯。进一步,所述第一组合填料为厌氧微生物介质填料,所述第二组合填料为生物膜接触氧化填料。进一步,所述第一组合填料与所述第二组合填料的载体均为双圈大塑料环,外圈将醛化纤维或涤纶丝压在环的环圈上,使纤维束均匀分布,内圈是雪花状塑料枝条。进一步,所述格栅渠内设有一可转动的机械格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AO工艺法与MBR技术结合,以MBR反应池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维护成本且安装方便。且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MBR反应池由隔板分隔开来,在隔板内均设有一用于废水单向流通的出口,各池之间出水不用泵送,废水能够直接自流到下一池进行处理,不需安装水泵与连接管路,更进一步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维护成本,另外,将传统污水处理的曝气池与反应池合二为一,并取代了三级处理的全部工艺设施,因此可大幅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口,2格栅渠,3厌氧池,4好氧池,5MBR反应池,6清水池,7出水口,8第一组合填料,9第二组合填料,10曝气装置,11膜生物反应器,12污泥泵,13产水泵,14反洗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进水口1、一格栅渠2、一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及一出水口7;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内依废水处理过程中水流方向分别设有一厌氧池3、一好氧池4、一MBR反应池5及一清水池6;所述厌氧池3、所述好氧池4、所述MBR反应池5由隔板分隔开来,在隔板内均设有一用于废水单向流通的出口,所述格栅渠2设置于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顶部,内部设有多根可转动的机械格栅,用于拦截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且与所述进水口1相连;所述厌氧池3内设置有一第一组合填料8,所述第一组合填料8由一固定在所述厌氧池侧壁上的第一固定结构支撑;所述好氧池4内设置有一第二组合填料9,所述好氧池4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以支撑所述第二组合填料9的第二固定结构,所述好氧池4底部还设有一曝气装置10;所述MBR反应池5内设有一膜生物反应器11,所述MBR反应池5池底设有一污泥沉淀区,所述污泥沉淀区内还设有一污泥泵12;所述清水池6内部为一蓄水池,所述清水池6内远离所述MBR反应池5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出水口7。通过这样的布置,本实施例实现了AO-MBR工艺一体化,因此无需再在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内部设置AO工艺所需的二沉池,而是用所述MBR反应池5来替代,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维护成本且安装方便。不仅如此,所述厌氧池3、所述好氧池4、所述MBR反应池5由隔板分隔开来,在隔板内均设有一用于废水单向流通的出口,各池之间出水不用泵送,废水能够直接自流到下一区进行处理,不需安装水泵与连接管路,更进一步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维护成本。本实施例中,废水从所述进水口1进入所述格栅渠2,在格栅渠2中内部设有多根用于拦截废水中悬浮物的格栅将废水中的大型悬浮物拦截,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便后续处理和保证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之后废水进入所述厌氧池3,所述厌氧池3内设置有一第一组合填料8,所述第一组合填料8为厌氧微生物介质填料,利用厌氧型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容易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废水进入所述好氧池4,所述好氧池4池底设有曝气装置10,为所述好氧池4提供充足的含氧量,所述好氧池4内设有一第二组合填料9,所述第二组合填料9为生物膜接触氧化填料,具有好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进水口、一格栅渠、一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及一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内依废水处理过程中水流方向分别设有一厌氧池、一好氧池、一MBR反应池及一清水池;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MBR反应池由隔板分隔开来,在隔板内均设有一用于废水单向流通的出口,所述格栅渠设置于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顶部,内部设有多根用于拦截废水中悬浮物的格栅,且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一第一组合填料,所述第一组合填料由一固定在所述厌氧池侧壁上的第一固定结构支撑;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一第二组合填料,所述好氧池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以支撑所述第二组合填料的第二固定结构,所述好氧池底部还设有一曝气装置;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一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反应池池底设有一污泥沉淀区,所述污泥沉淀区内还设有一污泥泵,用于将所述污泥沉淀区的污泥回流到所述厌氧池或排放到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外部;所述清水池内部为一蓄水池,所述清水池内远离所述MBR反应池的一侧设有所述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一进水口、一格栅渠、一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及一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内依废水处理过程中水流方向分别设有一厌氧池、一好氧池、一MBR反应池及一清水池;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MBR反应池由隔板分隔开来,在隔板内均设有一用于废水单向流通的出口,所述格栅渠设置于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箱体顶部,内部设有多根用于拦截废水中悬浮物的格栅,且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一第一组合填料,所述第一组合填料由一固定在所述厌氧池侧壁上的第一固定结构支撑;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一第二组合填料,所述好氧池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以支撑所述第二组合填料的第二固定结构,所述好氧池底部还设有一曝气装置;所述MBR反应池内设有一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反应池池底设有一污泥沉淀区,所述污泥沉淀区内还设有一污泥泵,用于将所述污泥沉淀区的污泥回流到所述厌氧池或排放到所述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外部;所述清水池内部为一蓄水池,所述清水池内远离所述MBR反应池的一侧设有所述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O生化-MBR一体化废水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信章陈维雷鹏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成达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