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01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包括后侧围通风口本体,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横梁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横梁之间的支撑筋,且所述支撑筋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并在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卡接的卡接接口;多个密封叶片,各密封叶片的上端部转动连接于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用于开启和封闭通风口;所述支撑筋与密封叶片相接触的一面设有锯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拍打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汽车乘员舱通风换气
,具体涉及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普及式发展,用户对汽车驾乘品质的需求提高,导致各主机厂对容易影响驾乘品质的因素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在汽车空调开外循环时或关车门时若无法及时对车内泄压会导致车门难关和驾乘人员出现耳鸣等不适感,影响驾乘品质。现各主机厂均采用在车身后部布置通风口用于泄压,保证乘员舱内外气压平衡。该通风口一般布置在后侧围上,用于连通车内外,因此存在漏水、传递噪声等性能风险。如何设计成本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后侧围通风口是各大主机厂追求的目标。传统后侧围通风口为增加通风面积,增加密封效果,采用阵列排布的支撑筋支撑密封叶片,如专利文献CN205745361U公开的一种汽车泄压阀,但是由于增大了支撑筋与叶片的接触面积,导致汽车在开关门时有较大的拍打声。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在不降低对叶片支撑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拍打声。第一方面,本技术所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包括:后侧围通风口本体,其包括间隔设置的横梁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横梁之间的支撑筋,且所述支撑筋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并在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卡接的卡接接口;多个密封叶片,各密封叶片的上端部转动连接于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用于开启和封闭通风口;所述支撑筋与密封叶片相接触的一面设有锯齿。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上部外端设有第一挡水结构,以防止大量水滴落入密封叶片上,导致车内进水。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水结构为高度大于等于12mm的第一挡水翻边结构。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下部内端设有第二挡水结构,以防止小量越过密封叶片的水滴流入车内。进一步,所述第二挡水结构为高度大于等于8mm的第二挡水翻边结构。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通过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制成,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具有环绕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一圈的软胶,用于密封防水。第二方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技术所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支撑筋上增加锯齿,通过锯齿来减少支撑筋对密封叶片的支撑面积,在不降低对叶片支撑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密封叶片拍打声;(2)在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下部内端增加第一挡水翻边结构,能够防止小量越过密封叶片的水滴流入车内;(3)在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上部外端增加第二挡水翻边结构,能够防止大量水滴落到密封叶片上,导致车内进水。附图说明图1为后侧围通风口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后侧围通风口总成的上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后侧围通风口总成的下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1-软胶;1.2-卡接接口;1.3-支撑筋;1.4-第二挡水结构;1.5-第一挡水结构;1.6-锯齿,1.7-横梁;2-密封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包括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和多个密封叶片2。本实施例中,密封叶片2的数量为三个。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包括间隔设置的横梁1.7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横梁1.7之间的支撑筋1.3,且所述支撑筋1.3自上而下向外倾斜,所述支撑筋1.3与密封叶片2相接触的一面设有锯齿1.6;并在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卡接的卡接接口1.2。各密封叶片2的上端部转动连接于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上,用于开启和封闭通风口。本实施例中,在密封叶片2的上端部设有两个卡孔,在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上设有与卡孔相对应配合的卡接结构,所述密封叶片2通过卡孔卡接于所述的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的卡接结构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叶片2配置成只有在驾驶室内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通过驾驶室内的空气推动所述密封叶片2以其卡孔为中心转动以开启通风口,使驾驶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口流通至驾驶室外面,直至驾驶室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相对平衡时,所述密封叶片2的下端恢复原位以使通风口关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支撑筋1.3上增加锯齿1.6,通过锯齿1.6来减少支撑筋1.3对密封叶片2的支撑面积,能够有效降低密封叶片2拍打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的上部外端设有第一挡水结构1.5,用于二次挡水,以防止大量水滴落入密封叶片2上,导致车内进水。优选为,所述第一挡水结构1.5为高度大于等于12mm的第一挡水翻边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的下部内端设有第二挡水结构1.4,用于二次挡水,以防止小量越过密封叶片2的水滴流入车内。优选为,所述第二挡水结构1.4为高度大于等于8mm的第二挡水翻边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通过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制成,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上具有环绕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一圈的软胶1.1,用于密封防水。第二方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包括:/n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其包括间隔设置的横梁(1.7)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横梁(1.7)之间的支撑筋(1.3),且所述支撑筋(1.3)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并在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卡接的卡接接口(1.2);/n多个密封叶片(2),各密封叶片(2)的上端部转动连接于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上,用于开启和封闭通风口;/n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筋(1.3)与密封叶片(2)相接触的一面设有锯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包括:
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其包括间隔设置的横梁(1.7)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横梁(1.7)之间的支撑筋(1.3),且所述支撑筋(1.3)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并在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卡接的卡接接口(1.2);
多个密封叶片(2),各密封叶片(2)的上端部转动连接于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上,用于开启和封闭通风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1.3)与密封叶片(2)相接触的一面设有锯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1)的上部外端设有第一挡水结构(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加义熊淑云苏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