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01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和分别固接在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前后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槽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表面固接有伸缩固定组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撑组件,伸缩固定组件使安装支架与拖曳臂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支撑组件将安装支架部件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采用深冲压工艺,保证了安装支架的冲压质量,解决了支架冲压减薄而导致的支架开裂问题,单独的板件用料小,可以利用其它件生产时的边角料加工,显著的降低成本,且支撑组件增加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抗弯曲能力,提高了安装支架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是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拖曳臂是汽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件和导向件,而拖曳臂支架是后桥上重要的连接支架,通过螺栓螺母将拖曳臂和车身连接起来,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纵向载荷。但是,现有的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冲压过程中经常出现冲压减薄导致的开裂,而且也容易产生强度不足,整体不易拆卸安装,与拖曳臂的连接复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和分别固接在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前后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槽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表面固接有伸缩固定组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撑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拐角均开设有连接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连接块、三角支撑块、固定块和螺栓,所述支撑板的左右表面均等距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槽孔内,所述连接块的右表面固接有三角支撑块,所述三角支撑块的前表面固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螺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贯穿螺纹孔连接固定块和底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固定组件包括拉取块、弹簧、安装板、连接柱和限位柱,所述拉取块的左表面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弹簧,所述拉取块的左表面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接于第二连接板的右表面,所述连接柱的左表面固接有限位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右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且第二连接板上的通孔较大,所述连接柱贯穿第二连接板上的通孔,所述连接柱位于2个弹簧之间,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安装板的右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伸缩固定组件使安装支架与拖曳臂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2、支撑组件将安装支架部件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采用深冲压工艺,保证了安装支架的冲压质量,解决了支架冲压减薄而导致的支架开裂问题,单独的板件用料小,可以利用其它件生产时的边角料加工,显著的降低成本,且支撑组件增加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抗弯曲能力,提高了安装支架的使用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中伸缩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5、槽孔;6、伸缩固定组件;7、支撑组件;101、支撑板;102、连接块;103、三角支撑块;104、固定块;105、螺栓;201、拉取块;202、弹簧;203、安装板;204、连接柱;205、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包括底板1和分别固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前后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槽孔5,底板1的上表面拐角均开设有连接孔,第二连接板3的右表面固接有伸缩固定组件6,伸缩固定组件6包括拉取块201、弹簧202、安装板203、连接柱204和限位柱205,拉取块201的左表面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弹簧202,拉取块201的左表面固接有连接柱204,连接柱20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203,安装板203固接于第二连接板3的右表面,连接柱204的左表面固接有限位柱205,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右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且第二连接板3上的通孔较大,连接柱204贯穿第二连接板3上的通孔,连接柱204位于2个弹簧202之间,弹簧202的另一端固接于安装板203的右表面。在图2中:底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包括支撑板101、连接块102、三角支撑块103、固定块104和螺栓105,支撑板101的左右表面均等距固接有连接块102,连接块102位于槽孔5内,连接块102的右表面固接有三角支撑块103,三角支撑块103的前表面固接有固定块104,固定块104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螺栓105,固定块104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栓105贯穿螺纹孔连接固定块104和底板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连接块102放置在槽孔5内,2个支撑组件7将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夹持在中间,再通过螺栓105将固定块104和底板1连接,即可将安装支架部件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采用深冲压工艺,保证了安装支架的冲压质量,解决了支架冲压减薄而导致的支架开裂问题,单独的板件用料小,可以利用其它件生产时的边角料加工,显著的降低成本,且支撑板101和三角支撑块103可以增加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抗弯曲能力,增加了安装支架使用寿命,在使用时调节拉取块201使连接柱204和限位柱205移动,将拖曳臂放置在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弹簧202回弹将拖曳臂和安装支架连接,快捷方便还节约了安装时间。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包括底板(1)和分别固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前后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槽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右表面固接有伸缩固定组件(6),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撑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包括底板(1)和分别固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前后表面均等距开设有槽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右表面固接有伸缩固定组件(6),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支撑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拐角均开设有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后拖曳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支撑板(101)、连接块(102)、三角支撑块(103)、固定块(104)和螺栓(105),所述支撑板(101)的左右表面均等距固接有连接块(102),所述连接块(102)位于槽孔(5)内,所述连接块(102)的右表面固接有三角支撑块(103),所述三角支撑块(103)的前表面固接有固定块(104),所述固定块(104)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螺栓(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士博
申请(专利权)人:丹江口市宁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