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90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具有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底板的后侧设置有侧板,侧板的中部可滑动连接有压板,侧板的左右两侧均可滑动连接有推板,侧板的后端面设置有直线模组,直线模组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卸料气缸,每个限位板上均开有多个让位槽,且每个让位槽处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安装板、导柱和弹簧,底板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上可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一端穿过轴承座螺纹连接有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自动对箱体进行整形,且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箱体的整形,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类矩形箱体在完成注塑生产后底面会发生翘曲,目前在完成注塑生产后,通过人工将箱体底面朝上放置后再放上压块,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且现有的箱体有多种规格箱体(箱体宽度不同),且一般的整形装置无法适应多种规格的箱体整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能够自动对箱体进行整形,且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箱体的整形,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具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底板的后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中部可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侧板的左右两侧均可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侧板的后端面设置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卸料气缸,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开有多个让位槽,且每个让位槽处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板、导柱和弹簧,所述底板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上可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穿过轴承座螺纹连接有转轮。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穿过侧板与直线模组的移动台螺纹连接,所述卸料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侧板与推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下端穿过底板分别与双向丝杆的两个螺纹段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限位板螺纹连接,且安装板设置于让位槽的槽口处,所述导柱与安装板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导柱与安装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与侧板可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压板与侧板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与底板可左右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座和侧板与底板螺纹连接,所述卸料气缸和直线模组与侧板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限位板、直线模组、压板、卸料气缸、推板、缓冲机构、双向丝杆和转轮的配合使用,能够自动对箱体进行整形,且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箱体的整形,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的第三视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的正视图。图中:1.底板;2.限位板;201.让位槽;3.侧板;4.压板;5.直线模组;6.卸料气缸;601.推板;7.缓冲机构;701.安装板;702.导柱;703.弹簧;801.轴承座;802.双向丝杆;803.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图5所示的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底板1的后侧设置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中部可滑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侧板3的左右两侧均可滑动连接有推板601,所述侧板3的后端面设置有直线模组5,所述直线模组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卸料气缸6,每个所述限位板2上均开有多个让位槽201,且每个让位槽201处设置有缓冲机构7,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安装板701、导柱702和弹簧703,所述底板1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801,两个所述轴承座801上可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802,所述双向丝杆802的一端穿过轴承座801螺纹连接有转轮803。所述压板4穿过侧板3与直线模组5的移动台螺纹连接,所述卸料气缸6的活塞杆穿过侧板3与推板601螺纹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2的下端穿过底板1分别与双向丝杆802的两个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701与限位板2螺纹连接,且安装板701设置于让位槽201的槽口处,所述导柱702与安装板701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弹簧703套设于导柱702与安装板701之间。所述推板601与侧板3可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压板4与侧板3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与底板1可左右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座801和侧板3与底板1螺纹连接,所述卸料气缸6和直线模组5与侧板3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前,首先根据箱体的宽度调节限位板2的位置,通过握住转轮803转动双向丝杆802,使两个限位板2同时相互靠近或是相互远离至合适位置,接着将箱体底面朝上沿着两个限位板2放置于底板1上,且箱体的后端面与侧板3贴合,接着直线模组5驱动压板4下降,压板4下降后与导柱702接触后继续下压直至压板4与箱体朝上的底面压合即可(箱体的整体高度高于限位板),待压合整形结束后,直线模组5驱动压板4上升与箱体分离,卸料气缸6的活塞杆伸出,推料板601向底板1前侧滑动,将箱体顶出进行卸料即可。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底板(1)的后侧设置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中部可滑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侧板(3)的左右两侧均可滑动连接有推板(601),所述侧板(3)的后端面设置有直线模组(5),所述直线模组(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卸料气缸(6),每个所述限位板(2)上均开有多个让位槽(201),且每个让位槽(201)处设置有缓冲机构(7),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安装板(701)、导柱(702)和弹簧(703),所述底板(1)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801),两个所述轴承座(801)上可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802),所述双向丝杆(802)的一端穿过轴承座(801)螺纹连接有转轮(8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底板(1)的后侧设置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中部可滑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侧板(3)的左右两侧均可滑动连接有推板(601),所述侧板(3)的后端面设置有直线模组(5),所述直线模组(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卸料气缸(6),每个所述限位板(2)上均开有多个让位槽(201),且每个让位槽(201)处设置有缓冲机构(7),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安装板(701)、导柱(702)和弹簧(703),所述底板(1)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801),两个所述轴承座(801)上可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802),所述双向丝杆(802)的一端穿过轴承座(801)螺纹连接有转轮(8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箱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穿过侧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华刘松红戴银龙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系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