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翻转紧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283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翻转紧缩系统,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壁固定焊接有两个平行相设的液压翻转臂侧板,两个所述液压翻转臂侧板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对称相设的卡座,两个所述卡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固定底座的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液压翻转臂侧板之间的缓冲筒,两个所述缓冲筒内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柱,两个所述缓冲柱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筒内设有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底座下方增加移动板和锥形柱,并通过螺纹杆对将其与固定底座相连接,实现对液压翻转臂安装时整体的加固,增加了液压翻转臂的受力点,大大提升了对风电叶片模具进行液压翻转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翻转紧缩系统
本技术涉及风电叶片的生产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翻转紧缩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风电叶片模具的开合模方式主要有以双变幅油缸驱动液压开合模机构,来达到开合模目的,也有使用电机连接减速机作为驱动源来实现风电叶片模具开合模的。由于变幅油缸驱动力大,对应实现的翻转扭矩随之也大,开合模翻转过程运动平稳,同时控制系统也较为容易地实现。相比液压开合模系统,电机减速机开合模系统受电机功率及减速机减速比限制,翻转扭矩较液压型扭矩小,因此在大型叶片模具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液压开合模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液压翻转臂在安装时仅仅通过将螺栓打入地下进行固定,由于风电叶片模具的液压翻转往往承受很大的压力,此种简易的安装对液压翻转臂使用时的稳定性存在挑战,对于此类大型作业,安全性尤其重要,故需要对液压翻转臂的安装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翻转紧缩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翻转紧缩系统,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壁固定焊接有两个平行相设的液压翻转臂侧板(2),两个所述液压翻转臂侧板(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对称相设的卡座(3),两个所述卡座(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液压翻转臂侧板(2)之间的缓冲筒(5),两个所述缓冲筒(5)内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柱(6),两个所述缓冲柱(6)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板(7),所述缓冲筒(5)内设有缓冲机构,两个所述液压翻转臂侧板(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均插设有螺纹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翻转紧缩系统,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壁固定焊接有两个平行相设的液压翻转臂侧板(2),两个所述液压翻转臂侧板(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对称相设的卡座(3),两个所述卡座(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液压翻转臂侧板(2)之间的缓冲筒(5),两个所述缓冲筒(5)内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柱(6),两个所述缓冲柱(6)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板(7),所述缓冲筒(5)内设有缓冲机构,两个所述液压翻转臂侧板(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均插设有螺纹杆(12),所述固定底座(1)内设有与螺纹杆(12)大小位置相匹配的螺纹槽(13),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壁设有加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翻转紧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缓冲筒(5)内底壁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成徐继宝刘娟肖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双菱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