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83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导轨、驱动电机、丝杆、安装座、减速机、销钉、以及连接板。开模时,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减速并驱动安装座在丝杆上来回移动,同时由于安装座与第一块隔板固定,因此第一块隔板随着安装座的移动也在导轨上同步移动;而第一块隔板通过连接板的腰型孔与在后的隔板活动连接,在前隔板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位于连接板上的凸起(或凹陷)会勾着底板上的凹陷(或凸起)并连同底板一起向前移动,实现底板与在后的隔板分离,最后连接板通过在后的隔板上的销钉带动在后的隔板向前移动继续开模;合模的原理与开模相同,其驱动过程相反即可。该开合模驱动机构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板生产线上的开合模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生产线在开模时只拉动模具一侧的隔板,而模具另一侧的隔板仍然与产品(注浆定型后)接触并贴合,当将底板及产品拖出模具(出模或起模)时,产品的侧面(复合板)会贴在隔板上滑行,由于复合板表面比较粗糙,凸起的颗粒硬度较大,而隔板的硬度较小,因此,会导致隔板在滑行过程中经常被刮花,当刮痕较深或较多时,将影响隔板的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复合板生产线上的开合模驱动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导轨、驱动电机、丝杆、安装座、减速机、销钉、以及连接板。隔板竖直设置在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滑动。底板放置在导轨上,位于相邻的两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所述销钉,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位于相邻的两块隔板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腰型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通过所述腰型孔及销钉分别与相邻的两块隔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隔板底部内侧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凸起固定在连接板上,位于底板的一侧,与底板抵接,开模时通过第一凸起将底板拉开,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块隔板的底部,并与第一块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两端固定在导轨底部。所述减速机设置在安装座上,其输出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座上,其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通过驱动减速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安装座沿丝杆移动,并通过连接板带动在后的隔板在导轨上滑动,实现组合模具的开模或合模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前一块连接板后端的腰型孔与后一块连接板前端的腰型孔一起被同一根所述销钉穿过。开模时,驱动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螺纹连接,从而驱动整个安装座在丝杆上移动,最终安装座带着第一块隔板在导轨上移动。对于单个组合式模具来讲,其开模过程分为两段,前段为:前隔板上的销钉随前隔板向前移动而从腰型孔的后端移动到前端(连接板和在后的隔板均不动)。后段为:前隔板通过销钉带着连接板一起向前移动,由于第一凸起与底板侧面抵接,因此在连接板向前移动时,底板也被第一凸起勾着向前移动,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同时在后的隔板上的销钉也因为连接板的向前移动而从腰型孔的前端移动到后端,随后进入下一组合式模具的开模循环。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开模时将底板与左右两块隔板分离,实现产品出模时不与隔板接触,从而保护隔板表面完好,延长隔板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还设计出若干结构以实现该目的,下面分别进行说明:方案一,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凸起。底板上设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位于底板底部。所述第二凸起卡设在第二凹陷内,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开模时通过第二凸起将底板拉开,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合模时通过第二凸起推动底板,实现底板与隔板合模。本方案与前述方案的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前述方案在侧面勾着底板,而本方案在底部勾着底板。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本方案在合模时,可由前隔板和第二凸起共同推着底板前进,底板受力均匀,这也是前述方案实现不了的效果。方案二,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底板上设有第三凹陷和第四凹陷。所述第三凹陷和第四凹陷均设置于底板底部。所述第三凸起卡设在第三凹陷内,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凸起卡设在第四凹陷内,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开模时通过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将底板拉开,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合模时通过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共同推动底板,实现底板与隔板合模。本方案与方案一的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本方案是由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共同勾着或推着底板,底板受力更均匀。方案三,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五凹陷。底板上设有第五凸起。所述第五凸起设置在底板的底部,向下凸出于底板。所述第五凹陷向下凹陷。所述第五凸起卡设在第五凹陷内。开模时通过第五凹陷和第五凸起配合将底板拉开,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合模时通过第五凹陷和第五凸起配合并推动底板,实现底板与隔板合模。本方案与方案一的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本方案的底板和连接板的凹陷与凸出均与方案一相反,可根据不同场合选着使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开模时,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减速并驱动安装座在丝杆上来回移动,同时由于安装座与第一块隔板固定,因此第一块隔板随着安装座的移动也在导轨上同步移动;而第一块隔板通过连接板与在后的隔板活动连接,在前隔板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位于连接板上的凸起(或凹陷)会勾着底板上的凹陷(或凸起)并连同底板一起向前移动,实现底板与在后的隔板分离,最后连接板通过在后的隔板上的销钉带动在后的隔板向前移动继续开模;合模的原理与开模相同,其驱动过程相反即可。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合模驱动机构在连接板上设置凸起(或凹陷),并在底板(或在后的隔板)上设置凹陷(或凸起),通过两者配合实现开模时底板与隔板分离,从而保护隔板表面完整,延长使用寿命。(2)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合模驱动机构采用腰型孔与销钉连接的方式实现逐个开模/合模,并且能够确保底板与两侧的隔板分离,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合模驱动机构在连接板上设置凸起(或凹陷),并在底板(或隔板)上设置凹陷(或凸起),通过两者配合实现开模时底板及附着其上的产品与隔板分离,避免产品与隔板相互摩擦,从而保护隔板表面与产品表面不被摩擦而破坏其表面的完整性,既延长了隔板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及品质。(4)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合模驱动机构采用腰型孔与销钉连接的方式实现逐个开模或合模,并且能够确保底板与两侧的隔板分离并居中,实现底板精确定位,以便于产线实现自动化,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合模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相邻连接板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导轨,2-驱动电机,3-丝杆,4-安装座,5-减速机,6-销钉,7-连接板,8-腰型孔,9-第一凸起,10-第一凹陷,11-第二凸起,12-第二凹陷,13-第三凸起,14-第四凸起,15-第三凹陷,16-第四凹陷,17-第五凹陷,18-第五凸起,19-底板,20-隔板,21-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组合模具由底板19、顶板21、两块隔板20、以及两块侧板共同组合而成,顶板21位于模具空腔的上方,底板19位于模具空腔下方,两块隔板20分别设置在模具空腔的前后两侧,两块侧板分别设置在模具空腔的左右两侧。多个组合模具联合在一起使用时,相邻两个组合模具之间可共用同一块隔板。实施例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驱动电机、丝杆、安装座、减速机、销钉、以及连接板;隔板竖直设置在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滑动;底板放置在导轨上,位于相邻的两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所述销钉,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位于相邻的两块隔板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腰型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通过所述腰型孔及销钉分别与相邻的两块隔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凸起;隔板底部内侧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凸起固定在连接板上,位于底板的一侧,与底板抵接,开模时通过第一凸起将底板拉开,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块隔板的底部,并与第一块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两端固定在导轨底部;所述减速机设置在安装座上,其输出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座上,其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通过驱动减速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安装座沿丝杆移动,并通过连接板带动在后的隔板在导轨上滑动,实现组合模具的开模或合模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驱动电机、丝杆、安装座、减速机、销钉、以及连接板;隔板竖直设置在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滑动;底板放置在导轨上,位于相邻的两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所述销钉,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位于相邻的两块隔板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腰型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通过所述腰型孔及销钉分别与相邻的两块隔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凸起;隔板底部内侧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凸起固定在连接板上,位于底板的一侧,与底板抵接,开模时通过第一凸起将底板拉开,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块隔板的底部,并与第一块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两端固定在导轨底部;所述减速机设置在安装座上,其输出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座上,其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通过驱动减速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安装座沿丝杆移动,并通过连接板带动在后的隔板在导轨上滑动,实现组合模具的开模或合模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前一块连接板后端的腰型孔与后一块连接板前端的腰型孔一起被同一根所述销钉穿过。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至勇管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远方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