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44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包括:底座、回转面板、设置在回转面板上压紧转向节的装夹机构以及用于转向节加工时对加工工具进行导向的加工导向机构,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的转动轴上开设有供转向节插入的中心孔,所述回转面板中部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部开设有供转向节中部放置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和中心孔重合,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回转面板转动角度的限位件。本方案中的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能够对转向节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避免转向节加工时转动或移动,能在转向节装夹好以后依次进行钻孔、攻丝和铰削等加工,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对于现有转向节往往需要进行钻孔、铰削、攻丝等加工,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夹具对转向节进行夹持固定,以便于加工时转向节无法发生位置偏移,以保证加工质量。但是,现有转向节的各个加工工序往往需要分别使用独立的夹具,比如攻丝和铰销需要分别使用不同的夹具进行装夹,导致加工效率低且所需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节铰削、钻孔以及攻丝加工需要更换不同夹具导致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包括:底座、回转面板、设置在回转面板上压紧转向节的装夹机构以及用于转向节加工时对加工工具进行导向的加工导向机构,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的转动轴上开设有供转向节插入的中心孔,所述回转面板中部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部开设有供转向节中部放置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和中心孔重合,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回转面板转动角度的限位件。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所加工的转向节包括本体、插入端、第一凸出端和第二凸出端,所述插入端固定在本体一侧面上,第一凸出端和第二凸出端固定在本体另一侧侧面上,转向节装配在所述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上时,插入端插入放置孔和中心孔。进一步地,所述装夹机构包括第一压板组,所述第一压板组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配合压紧第一凸出端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贯穿其板面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配合有可以沿着条形孔移动的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远离定位板一端下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支撑螺栓,所述调节螺栓顶端设置有螺母。进一步地,所述装夹机构还包括第二压板组,所述第二压板组包括用于压紧转向节本体中部的第三压板和第四压板,所述第三压板和第四压板与回转面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加工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加工导向组件包括第一钻套座、连接板以及第一钻套,所述第一钻套座和回转面板固定,所述连接板和第一钻套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钻套设置在连接板远离第一钻套座一端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定位销,所述回转面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销孔,所述底座上对应第二定位销孔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销孔,当旋转回转面板使得第一定位销孔和第二定位销孔重合时,定位销插入第二定位销孔和对应的第一定位销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二加工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加工导向组件包括用于对转向节上第二凸出端进行加工导向的第二钻套、第三钻套、第一铰套以及第二铰套,所述第二定位销孔两侧均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向上垂直固定有安装块,所述第二钻套和第三钻套设置在第二定位销孔一侧的安装块上,所述第一铰套和第二铰套设置在第二定位销孔另一侧的安装块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靠近第一压板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入转向节内的插销。进一步地,所述回转面板边缘设置有用于辅助回转面板转动的辅助滚轮,所述辅助滚轮和底座转动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装夹机构的设置,使得形状并不规则的转向节能够被压紧在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上,避免转向节加工时上下跳动。由于定位板上放置孔的开设,以及转动轴上中心孔的开设,在转向节插入到中心孔内后更是能限制转向节在回转面板板面上的移动。由于加工导向机构的设置,不仅对转向节的转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且对加工时的钻头、铰刀等进行了导向。本方案中的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能够对转向节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避免转向节加工时转动或移动,能在转向节装夹好以后依次进行钻孔、攻丝和铰削等加工,无需更换不同夹具,也无需重新装夹,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回转面板上装夹机构以及加工导向机构的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向节在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上的配合图。图5为图2中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和转向节的配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辅助滚轮2、回转面板3、定位板4、第一压板组5、第一压板501、第二压板502、调节螺栓503、支撑螺栓504、第一加工导向组件6、第一钻套座601、连接板602、第一钻套603、第二压板组7、第三压板701、第四压板702、第二加工导向组件8、安装座801、安装块802、第二钻套803、第三钻套804、第一铰套805、第二铰套806、定位销9、底板11、第一隔套12、第二隔套13、定位套14、轴承15、锁紧螺母16、插销17、安装螺栓18、转动轴19、中心孔20、转向节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包括:底座1、回转面板3、辅助滚轮2、装夹机构以及加工导向机构。回转面板3和底座1转动连接,辅助滚轮2和底座1转动连接,且辅助滚轮2设置在回转面板3边缘位置,以辅助回转面板3转动。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销孔,底座1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两个轴承15,轴承15内设置有空心的转动轴19,转动轴19中心位置为轴向贯穿转动轴19的中心孔20,轴承15之间的转动轴19上套设有第一隔套12。底座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11,底板11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一安装孔直径匹配的凸台,凸台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转动轴19底端位于第二安装孔内,且转动轴19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6,锁紧螺母16外圆直径小于第二安装孔且位于第二安装孔内。锁紧螺母16和轴承15之间的转动轴19上套设有第二隔套13。凸台和锁紧螺母16的设置,是为了对轴承15的内圈和外圈进行限位。回转面板3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轴19上,回转面板3上开设有第二定位销孔,回转面板3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套14,定位套14固定在第二定位销孔之上且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以及定位套14的内圆直径大小相同。定位套14、第二销孔以及第一销孔内插入有同一根定位销9以用于对回转面板3和底座1的相对旋转位置进行定位。回转面板3中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转动轴19顶端位于第三安装孔内。回转面板3上表面中部还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板4,定位板4中部对应转向节21中部直径开设有放置孔。定位板4一侧边中间位置开设方形的卡口,回转面板3上对应卡口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插入有插销17,插销17上套设有插销套,插销套形状和卡口形状匹配,且插销套和回转面板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插销套的设置,能对定位板4安装时进行定位。插销1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回转面板、设置在回转面板上压紧转向节的装夹机构以及用于转向节加工时对加工工具进行导向的加工导向机构,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的转动轴上开设有供转向节插入的中心孔,所述回转面板中部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部开设有供转向节中部放置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和中心孔重合,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回转面板转动角度的限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回转面板、设置在回转面板上压紧转向节的装夹机构以及用于转向节加工时对加工工具进行导向的加工导向机构,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的转动轴上开设有供转向节插入的中心孔,所述回转面板中部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部开设有供转向节中部放置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和中心孔重合,所述回转面板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回转面板转动角度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所加工的转向节包括本体、插入端、第一凸出端和第二凸出端,所述插入端固定在本体一侧面上,第一凸出端和第二凸出端固定在本体另一侧侧面上,转向节装配在所述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上时,插入端插入放置孔和中心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包括第一压板组,所述第一压板组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配合压紧第一凸出端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贯穿其板面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配合有可以沿着条形孔移动的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远离定位板一端下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支撑螺栓,所述调节螺栓顶端设置有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节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还包括第二压板组,所述第二压板组包括用于压紧转向节本体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伦陈德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庆铃汽车底盘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