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流喷雾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65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逆流喷雾塔,具有圆筒状的喷雾式反应槽、设置于反应槽的顶板中央附近的被处理气体导入口、设置于反应槽的侧壁下部的被处理气体排出口,反应槽内部设置有两个错位设置的漏斗式的分离板;分离板上方设置有工业用水供给管和加湿液供给管;分离板的液体下降管的中部设置有三层含碱剂液供给管;在反应槽底部设置有氧供给管,氧供给管供给的氧气与含碱剂液供给管供给的含碱剂液接触,同时对其间的被处理气体进行处理;被处理的气体脱硫后的液体落入液体收集罐;工业用水供给管的下方且在分离板的上方设置配管,用于将抽出的液体收集罐中的液体供给给加湿液供给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流喷雾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硫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逆流喷雾塔。
技术介绍
逆流喷雾脱硫塔是新一代脱硫装置,脱硫效率高、出口烟气不带水。脱硫塔材质为钢板卷制圆柱形塔,塔体内衬花岗岩,耐酸碱腐蚀、耐磨损、抗剥离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在喷淋塔内安装脱硫设备,即喷雾系统、除雾器、反冲洗装置及其它辅助设施,确保设备运行可靠。锅炉产生的烟气经除尘后,由引风机正压吹入喷雾脱硫塔内,在脱硫塔的入口处设置了预降温系统,经过降温后的烟气进入脱硫塔逆流向上流动。在塔内设置三层雾化系统,在该区段空间充满着由雾化器喷出雾化液滴,烟气中SO2与吸收碱液充分反应,脱除二氧化硫。但是现有的脱硫技术副产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且脱硫剂大量使用,增加了成本,并且现有的脱硫塔也不鞥同时兼具除尘除雾的效果,排放的烟气不能够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逆流喷雾塔,具有圆筒状的喷雾式反应槽、设置于反应槽的顶板中央附近的被处理气体导入口、设置于反应槽的侧壁下部的被处理气体排出口,反应槽内部设置有两个错位设置的漏斗式的分离板;分离板上方设置有工业用水供给管和加湿液供给管;分离板的液体下降管的中部设置有三层含碱剂液供给管;在反应槽底部设置有氧供给管,氧供给管供给的氧气与含碱剂液供给管供给的含碱剂液接触,同时对其间的被处理气体进行处理;其中一个分离板具有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倾斜板、具有比倾斜板的内径更大外径的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漏斗型集液器及与漏斗型集液器的中央部的孔连接的液体下降管;所述液体下降管的下端设置为到达反应槽的位置比下部反应槽所收容液体的液面更下方;另一个错位设置的分离板具有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漏斗型集液器及与漏斗型集液器的中央部的孔连接的液体下降管;每个液体下降管均设有用于抽出液体下降管下的加湿液的配管,并且在反应槽外设置有去除加湿液中的气体的空气分离器;液体下降管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罐,被处理的气体脱硫后的液体落入液体收集罐;工业用水供给管的下方且在分离板的上方设置配管,用于将抽出的液体收集罐中的液体供给给加湿液供给管。进一步地,被处理气体导入口包括多个气体下降管以及阻止液体流动的左右两个堤挡板,左右两个堤挡板对称地设置在被处理气体导入口周边的壁部上,堤挡板的两端具有朝被处理气体导入口侧弯曲的弯曲部。进一步地,与液体下降管连接的配管的一端设置有泵,在泵的后段设置有经由与泵的出口侧连接的下配管和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用于使加湿液固液分离,去除硫氧化物与氧和含碱剂液反应的副产物。进一步地,固液分离装置内的加湿液流经斜板被分离成浆液和剩余液体,剩余液体自设置于斜板底部的出口被抽出,被分离的浆液在斜板上流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逆流喷雾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逆流喷雾塔的被处理气体导入口的结构;附图3为本技术逆流喷雾塔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逆流式的喷雾塔100具有圆筒状的喷雾式反应槽101、设置于反应槽101的顶板中央附近的将被处理的气体(第1气体)导入于反应槽101的被处理气体导入口102、设置于反应槽101的侧壁下部的被处理气体排出口103,用于使反应槽101中被脱硫处理的气体自反应槽101排出。反应槽101内部设置有漏斗式的分离板104。分离板104具有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倾斜板105、具有比倾斜板105的内径更大外径的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漏斗型集液器106、及与漏斗型集液器106的中央部的孔连接的液体下降管107。液体下降管107的下端设置为到达反应槽101的位置比下部所收容的含碱剂液108的液面109更下方。图中,显示设置两个分离板104,参考附图1中的实线部分和虚线部分,分别是为于靠近观察者一侧的分离板104,和稍微远离观察者一侧的分离板,但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由倾斜板105、漏斗型集液器106及液体下降管107所成的分离板104构成加湿液分离手段。液体下降管107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罐108,上面被处理的气体脱硫后的液体落入液体收集罐108,反应槽101内上部设置经由配管111实现喷雾的工业用水供给管112,用于将成为加湿液的工业用排水喷雾到被处理气体的上方。在反应槽101的侧面下部设置经由配管113抽出液体收集罐108中液体的泵114,定时定期抽出液体收集罐108中的液体,而且,在反应槽101内的工业用水供给管112的下方且分离板104的上方设置经由与泵114的出口侧连接的配管115,将抽出的液体收集罐108中的液体供给给加湿液供给管116。工业用水供给管112、加湿液供给管116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制。配管113、泵114及配管115、加湿液供给管116构成了循环手段,并适当补充一定量的碱液后经泵再次送入用水供给管和加湿液供给管116系统中再次利用,脱硫剂始终处于循环状态。在反应槽101内的漏斗型集液器106的下方且液体收集罐108中液体的液面109的上方设置3根经由与泵114的出口侧连接的配管115,使抽出的含碱剂液108供给给含碱剂液供给管117。在反应槽101底部设置有氧供给管118,用于供给氧,氧供给管118也可供给含氧的气体即可,例如可供给空气。氧供给管118供给的氧气与含碱剂液供给管117供给的含碱剂液接触,同时对其间的气体进行处理,包括收容液体收集罐108的反应槽101、含碱剂液供给管117及氧供给管118共同构成硫氧化物去除手段。为了抽出在液体下降管107下的加湿液,而在液体下降管107的下端附近且比液体收集罐108中液体的液面109更下侧的配置有与泵19连接的配管120。液体下降管107、泵19及配管120共同构成加湿液取得手段。在用于抽出液体下降管107下的加湿液的配管120的中间,并且在反应槽101外设置有去除加湿液中的空气等气体的空气分离器61。在泵19的后段设置有经由与泵19的出口侧连接的下配管121和固液分离装置122,固液分离装置122用于使加湿液固液分离,去除硫氧化物与氧和含碱剂液反应的副产物。在固液分离装置122的后段连接有经由与固液分离装置122连接的配管123,自配管123分支的配管124与反应槽101连接,在配管124中途设置有碱剂导入装置125,用以导入含碱剂液的石灰石等碱剂。固液分离装置122所得的液体的一部分经由自配管123进入分支的配管124,再利用设于配管124中途的碱剂导入装置125导入石灰石等碱剂,且送入反应槽101,作为硫氧化物去除反应的含碱剂液再利用。如图2所示,详细描述了被处理气体导入口102的细节结构,被处理气体导入口102包括多个气体下降管22以及阻止液体流动的左右两个堤挡板51,左右两个堤挡板51对称地设置在被处理气体导入口102周边的壁部18上,堤挡板51的两端具有朝被处理气体导入口102侧弯曲的弯曲部51a。如图3所示,固液分离装置122的加湿液流经斜板76被分离成浆液和剩余液体,自设置于斜板76底部的箭头所指的出口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流喷雾塔,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喷雾式反应槽、设置于反应槽的顶板中央附近的被处理气体导入口、设置于反应槽的侧壁下部的被处理气体排出口,反应槽内部设置有两个错位设置的漏斗式的分离板;分离板上方设置有工业用水供给管和加湿液供给管;分离板的液体下降管的中部设置有三层含碱剂液供给管;在反应槽底部设置有氧供给管,氧供给管供给的氧气与含碱剂液供给管供给的含碱剂液接触,同时对其间的被处理气体进行处理;其中一个分离板具有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倾斜板、具有比倾斜板的内径更大外径的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漏斗型集液器及与漏斗型集液器的中央部的孔连接的液体下降管;所述液体下降管的下端设置为到达反应槽的位置比下部反应槽所收容液体的液面更下方;另一个错位设置的分离板具有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漏斗型集液器及与漏斗型集液器的中央部的孔连接的液体下降管;每个液体下降管均设有用于抽出液体下降管下的加湿液的配管,并且在反应槽外设置有去除加湿液中的气体的空气分离器;液体下降管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罐,被处理的气体脱硫后的液体落入液体收集罐;工业用水供给管的下方且在分离板的上方设置配管,用于将抽出的液体收集罐中的液体供给给加湿液供给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喷雾塔,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喷雾式反应槽、设置于反应槽的顶板中央附近的被处理气体导入口、设置于反应槽的侧壁下部的被处理气体排出口,反应槽内部设置有两个错位设置的漏斗式的分离板;分离板上方设置有工业用水供给管和加湿液供给管;分离板的液体下降管的中部设置有三层含碱剂液供给管;在反应槽底部设置有氧供给管,氧供给管供给的氧气与含碱剂液供给管供给的含碱剂液接触,同时对其间的被处理气体进行处理;其中一个分离板具有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倾斜板、具有比倾斜板的内径更大外径的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漏斗型集液器及与漏斗型集液器的中央部的孔连接的液体下降管;所述液体下降管的下端设置为到达反应槽的位置比下部反应槽所收容液体的液面更下方;另一个错位设置的分离板具有朝中央部向下倾斜的漏斗型集液器及与漏斗型集液器的中央部的孔连接的液体下降管;每个液体下降管均设有用于抽出液体下降管下的加湿液的配管,并且在反应槽外设置有去除加湿液中的气体的空气分离器;液体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范嘉鸣王晓晗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净月潭供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