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117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包括原水箱,原水箱出口依次连接原水泵、原水阀、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进水阀、超滤过滤器、超滤膜组件、反冲洗阀、反冲洗泵、超滤水箱以及反渗透膜组;活性炭过滤器与超滤进水阀之间还设有作为旁通的第一正排阀;超滤膜组件还分别连接有第二正排阀与反排阀,第一正排阀、第二正排阀与反排阀的出口均连接至中转水站;中转水站通过中转阀与中转泵连接原水箱;反渗透膜组还连接有阻垢剂加药装置;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DCS;该系统能够提高净化效果,并且能够全自动运行,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用水净化处理
,具体是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双氧水工艺中,纯水的水源来自河水,需要对河水进行净化,使其达到纯水的水质要求。现阶段的纯水净化一般由预过滤、反洗、正洗、药品注入、除盐等装置构成;目前的纯水净化一般通过人工操作,但是由于水源为河水,水中藻类,微生物较多,PH值为弱碱性,受上游排污影响,水质不稳定,随雨季有变化,所以人工操作很难达到准确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净化效果,并且能够全自动运行,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降低维护成本。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包括原水箱,原水箱出口依次连接原水泵、原水阀、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进水阀、超滤过滤器、超滤膜组件、反冲洗阀、反冲洗泵、超滤水箱以及反渗透膜组;超滤水箱与反渗透膜组之间依次连接有增压泵与高压泵;活性炭过滤器与超滤进水阀之间还设有作为旁通的第一正排阀;超滤膜组件还分别连接有第二正排阀与反排阀,第一正排阀、第二正排阀与反排阀的出口均连接至中转水站;中转水站通过中转阀与中转泵连接原水箱;反渗透膜组还连接有阻垢剂加药装置;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DCS,DCS分别连接原水泵、原水阀、超滤进水阀、反冲洗阀、反冲洗泵、增压泵、高压泵、第一正排阀、第二正排阀、反排阀、中转阀与中转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原水箱用于储存需要净化的河水,活性炭过滤器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超滤过滤器与超滤膜组件起到强化过滤的作用,反冲洗泵满足反洗要求,反渗透膜组结合阻垢剂加药装置起到脱盐的目的,整个过程采用DCS控制完成,能够提高净化效果,并且能够全自动运行,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包括原水箱1,原水箱出口依次连接原水泵2、原水阀3、活性炭过滤器4、超滤进水阀5、超滤过滤器6、超滤膜组件7、反冲洗阀8、反冲洗泵9、超滤水箱10以及反渗透膜组11;超滤水箱10与反渗透膜组11之间依次连接有增压泵12与高压泵13;活性炭过滤器与超滤进水阀之间还设有作为旁通的第一正排阀14;超滤膜组件还分别连接有第二正排阀15与反排阀16,第一正排阀14、第二正排阀15与反排阀16的出口均连接至中转水站17;中转水站通过中转阀18与中转泵19连接原水箱;反渗透膜组还连接有阻垢剂加药装置20;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DCS21,DCS21分别连接原水泵、原水阀、超滤进水阀、反冲洗阀、反冲洗泵、增压泵、高压泵、第一正排阀、第二正排阀、反排阀、中转阀与中转泵。由于原水为河水,除盐水系统要求进水压力不小于0.3MPa,且压力及流量恒定,因此在系统中设原水箱经原水泵加压后用于除盐系统的进水。原水箱用于原水的储存,在工艺中起储存及调节水量的功能,有效容积100m3。原水泵用于原水的提升,经提升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器4,保证除盐稳定的进水压力及流量。反冲洗泵用于活性炭过滤器4的反冲洗提供动力,保证反洗的流量。活性炭过滤器,主要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余氯,色度,部分重金属离子及经加氯消毒后的部分未还原的活性氯,防止反渗透膜元件受有机物的污染及余氯对膜元件的破坏性的氧化。活性炭过滤器内设果壳型活性炭,因活性炭比重较轻,反冲洗强度为8~10L/m²•s,滤料的反洗膨胀率为80%,反洗时宜选用低流速反洗,以防止活性炭被反洗水冲走。根据反渗透的工艺计算,反渗透浓水侧LSI(朗格里尔指数)为1.8大于0,浓水侧将发生结垢现象,在反渗透膜组前设置阻垢剂加药装置20,投加MDCD220进口复合阻垢剂,经投加阻垢剂后浓水侧LSI在3.0的条件下不发生结垢现象。该阻垢剂为树脂状分子结构,不含任何磷成份(在投药过量时不存在膜元件的微生物膜胀,较其它阻垢剂更具有适用性及投加时的安全性),具有超强的阻垢特性及稳定性,不会自粘连,加药过量对膜元件无影响,可高效防止各种金属盐垢、胶体垢,适用于COD超标的原水,同时对原水中COD<30PPm时反渗透膜的有机物污染也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阻垢剂MDC220的加药量为3.0PPm计。投加阻垢剂MDC220,经投加阻垢剂后允许浓水测的LSI为3.0,同时可防止重金属铁、锶、钡等的硫酸盐结垢。投加阻垢剂后,阻垢能力可达下列标准:LSI可以由负值提高至3.0CaSO4的饱和指数可达3.5倍BaSO4的饱和指数可达75倍SrSO4的饱和指数可达12倍CaF2的饱和指数可达100倍SiO2的饱和指数可达2SCR总铁离子饱和浓度可达4mg/L。超滤过滤器6与超滤膜组件7组成超滤系统,选用韩国进口PurotecUF1060,每支膜的产水量为3.0吨,是一种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平均截留分子量为100,000道尔顿。一个直径为10英寸(225mm)的UF1060组件包含大约10,000条内径为1.0mm的中空丝,中空丝的化学成分为PVC,是一种耐有机污染的亲水性材料。过滤方式是由内向外,也就是说原水在中空丝内部流动,而滤液沿径向向外穿过中空丝。超滤装置的给水加药种类及加药点,化学清洗装置的选择根据给水水质和所选用超滤膜组件的特性确定。反冲洗泵满足常规反洗和加强反洗的要求,反洗水取自超滤水箱,反冲洗泵的流量和扬程满足单台超滤装置的反洗要求,反冲洗的间隔持续时间可以用DCS设置控制或变更。反渗透膜组11在工艺中主要起脱盐的功能,用于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阴、阳离子,有机物,热源及细菌等,保证出水的纯度。高压泵配套反渗透装置使用,在工艺中主要为反渗透系统增压,以克服膜元件的渗透压。反渗透选用美国DOW公司生产的低压、BW30-365芳香族聚酰胺膜元件,该膜元件属节能型低压膜,是世界上先进的卷式RO膜元件,具有结构紧凑,产水量特别大(单支膜元件产水量可达1.0t/h),脱盐率高(单支膜试验数据>99%),操作压力低,耐细菌侵蚀性好,适用PH范围广(PH为2~11)的优点。配套使用的膜外壳为鹏宇R8040C30S-5W(B)玻璃钢压力容器,适用于BW30-365膜元件6支装。中转水站17在工艺中主要起调节及储存水量的功能,并将超滤过程中排出的水返回至原水箱重新进入循环利用。经过净化处理的水通过纯水阀21进入纯水箱22进行存储,作为双氧水工艺用水。整个净化过程通过DCS控制完成。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原水箱出口依次连接原水泵、原水阀、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进水阀、超滤过滤器、超滤膜组件、反冲洗阀、反冲洗泵、超滤水箱以及反渗透膜组;超滤水箱与反渗透膜组之间依次连接有增压泵与高压泵;活性炭过滤器与超滤进水阀之间还设有作为旁通的第一正排阀;超滤膜组件还分别连接有第二正排阀与反排阀,第一正排阀、第二正排阀与反排阀的出口均连接至中转水站;中转水站通过中转阀与中转泵连接原水箱;反渗透膜组还连接有阻垢剂加药装置;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DCS,DCS分别连接原水泵、原水阀、超滤进水阀、反冲洗阀、反冲洗泵、增压泵、高压泵、第一正排阀、第二正排阀、反排阀、中转阀与中转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氧水工艺用纯水的净化DCS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原水箱出口依次连接原水泵、原水阀、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进水阀、超滤过滤器、超滤膜组件、反冲洗阀、反冲洗泵、超滤水箱以及反渗透膜组;超滤水箱与反渗透膜组之间依次连接有增压泵与高压泵;活性炭过滤器与超滤进水阀之间还设有作为旁通的第一正排阀;超滤膜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刚夏文俊李仁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