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壳斗科栎类嫁接栗子的方法。壳斗科栎类,曾是我国和全球原生植被中的主要建群种,约七千年前人类已采栎类橡子为食。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栎类最早的国家之一。周朝,已把“柞(栎类)栗之属”作为山地果树广为栽培管理;汉、唐时期,已著书传播用栎类作砧嫁接栗子的技术,以解决人、畜食料不足的问题。可是,自宋、明以后,此项技术就荒废和失传了。目前,大多数栎类仅作为薪炭林、菇耳林、小径材林、柞蚕林、栓皮林单一经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普及的壳斗科栎类嫁接栗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栎类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每年春季或秋、冬季进行嫁接,所用砧木是麻栎或槲栎,其它栎类用中间砧,在原砧木离地5-20cm处嫁接成活后,再于离地5-40cm处的中间砧上嫁接大别山栗子接穗。上述的中间砧,是指嫁接在其它栎类上的麻栎或槲栎,再于中间砧上嫁接大别山栗子接穗。上述的麻栎,可以是草履虫叶型的麻栎,其直径以∮5-10cm为好。上述的槲栎可以是锐齿槲栎,其直径以∮5-20cm为好。上述的栎类,系指除栗属以外所有壳斗科的其它属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因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斗科栎类嫁接栗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每年春季或秋、冬季进行嫁接,所用砧木是麻栎或槲栎,其它栎类用中间砧,在原砧木离地5-20cm处嫁接成活后,用于离地5-40cm处的中间砧上嫁接大别山栗子接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壳斗科栎类嫁接栗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每年春季或秋、冬季进行嫁接,所用砧木是麻栎或槲栎,其它栎类用中间砧,在原砧木离地5-20cm处嫁接成活后,再于离地5-40cm处的中间砧上嫁接大别山栗子接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栗子的方法,其特征是用麻栎或槲栎作中间砧,嫁接在其它栎类上,再于中间砧上嫁接大别山栗子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