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拮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24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DP受体拮抗剂。由通式(I)(式中,全部符号如说明书中所示)表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DP受体拮抗活性,而且安全性也高,因此作为用于DP受体介导的疾病的医药品的有效成分是有用的。另外,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还具有良好的向中枢的转移性,因此,作为DP受体介导的疾病中特别是存在于中枢的DP受体相关的疾病、即睡眠觉醒障碍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是有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P拮抗剂
本专利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75758号要求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全部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DP受体拮抗活性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含有它们作为有效成分的医药品。具体而言,涉及通式(I)(式中的全部符号与后述含义相同)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以及含有它们作为有效成分的医药品。[化学式1]
技术介绍
前列腺素D2(简称为PGD2)作为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的代谢产物而为人熟知,已知与过敏性疾病、睡眠、激素分泌、疼痛、血小板凝集、糖原代谢、眼压调整等相关(非专利文献1~11)。已知,PGD2的受体存在DP受体及CRTH2受体,其中,已知脑内、特别是前脑基底部吻侧腹侧部的蛛网膜下腔中存在的DP受体与PGD2的诱导睡眠作用相关(非专利文献12)。即,为了抑制PGD2的诱导睡眠作用,制成睡眠觉醒障碍治疗药,需要不仅具有DP拮抗活性、而且具有向中枢的转移性的药剂。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的通式(A)所示的化合物与DP受体特异性结合并拮抗。[化学式2](式中,R1A表示(1)氢原子、(2)C1~4烷基等,EA表示-C(=O)-等,R2A表示(1)卤原子、(2)C1~6烷基等,R3A表示(1)卤原子、(2)C1~6烷基等,WA表示单环或双环的C5~12碳环、或者单环或双环的5~12员杂环,R4A表示(1)氢原子、(2)C1~6烷基等,R5A表示C1~6烷基等,(1)GA表示(1)包含0~2个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的杂原子的C1~6亚烷基等,JA表示单环或双环的C5~12碳环、或者单环或双环的5~12员杂环,mA表示0或1~4的整数,nA表示0或1~4的整数,iA表示0或1~11的整数。)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以下的通式(B)所示的化合物是与DP受体特异性结合并拮抗的化合物。[化学式3](式中,R1B表示(1)氢原子、(2)C1~4烷基等,EB表示-CO-基等,R2B表示(1)卤原子、(2)C1~6烷基等,R3B表示(1)卤原子、(2)C1~6烷基等,R4B表示(1)氢原子、(2)C1~6烷基等,R5B表示C1~6烷基等,WB表示单环或双环的C5~12碳环、或者单环或双环的5~12员杂环,GB表示(1)包含0~2个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的杂原子的C1~6亚烷基等,JB表示单环或双环的C5~12碳环、或者单环或双环的5~12员杂环,mB表示0或1~4的整数,nB表示0或1~4的整数,iB表示0或1~11的整数,R12B及R13B分别独立地表示(1)任选被氧化的C1~4烷基、(2)氢原子等。)但是,这些现有技术文献对于向中枢的转移性并没有给出任何记载及教导。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3/078409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5/028455号小册子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Vol.303,1400-1404,1980非专利文献2:美国呼吸系统疾病评论(AmericanReviewofRespiratoryDisease)、Vol.128,597-602,1983非专利文献3: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The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Vol.88,33-42,1991非专利文献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档案(Archivesof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Vol.113,179-83,1987非专利文献5: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The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Vol.82,869-77,1988非专利文献6:免疫学杂志(TheJournalofImmunology)、Vol.146,671-676,1991非专利文献7: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The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Vol.83,905-912,1989非专利文献8: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Vol.315,800-804,1986非专利文献9:美国呼吸系统疾病评论(AmericanReviewofRespiratoryDisease)、Vol.142,126-132,1990非专利文献10: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The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Vol.87,540-548,1991非专利文献11: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The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Vol.78,458-461,1986非专利文献12:美国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Vol.98,11674-11679,200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发现同时具有对DP受体的强力拮抗活性及良好的中枢转移性的化合物,提供有用的化合物作为DP受体活化所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剂和/或治疗剂、特别是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剂。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由后述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可解决上述课题,并进一步进行研究,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以下方面。〔1〕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化学式4]式中,R1表示氢原子、C1-4烷基、或苄基,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1)卤原子、(2)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基、或(3)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氧基,在分别存在多个R2或R4的情况下,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J表示键合位置、-O-、或-S-,L表示键合位置、C1-6亚烷基、C2-6亚烯基、或C2-6亚炔基,R5表示氢原子、C3-10碳环、或3-10元杂环,R5中的C3-10碳环及3-10元杂环任选被1-6个R7取代,其中,在L为键合位置的情况下,R5不为氢原子,R7表示(1)卤原子、(2)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基、或(3)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氧基,在存在多个R7的情况下,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Q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其中,在Q为氧原子的情况下,(1)L为C1-6亚烷基、C2-6亚烯基、或C2-6亚炔基、且R5为C3-8单环碳环或3-8元单环杂环,或者(2)L为键合位置、且R5为C3-10碳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0 JP 2018-1757581.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中,
R1表示氢原子、C1-4烷基、或苄基,
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1)卤原子、(2)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基、或(3)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氧基,
在分别存在多个R2或R4的情况下,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
J表示键合位置、-O-、或-S-,
L表示键合位置、C1-6亚烷基、C2-6亚烯基、或C2-6亚炔基,
R5表示氢原子、C3-10碳环、或3-10元杂环,
R5中的C3-10碳环及3-10元杂环任选被1-6个R7取代,
其中,在L为键合位置的情况下,R5不为氢原子,
R7表示(1)卤原子、(2)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基、或(3)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氧基,
在存在多个R7的情况下,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
Q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其中,在Q为氧原子的情况下,(1)L为C1-6亚烷基、C2-6亚烯基、或C2-6亚炔基、且R5为C3-8单环碳环或3-8元单环杂环,或者(2)L为键合位置、且R5为C3-10碳环或3-10元杂环,
R6表示氢原子或C1-4烷基,
R1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基,
R1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C1-4烷基,
R11及R12任选和与它们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3-6饱和碳环,
n表示0-4的整数,
m表示0-3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Q为硫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由通式(I-1)表示,



式中,R51表示C3-10碳环、或3-10元杂环,J1表示键合位置、或-O-,其它符号表示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号相同的含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51为3-8元饱和单环杂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为:
(1)(4-氯-3-{4-[2-(四氢吡喃-2-基)乙氧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2){4-氯-3-[4-(2-环己基乙氧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3){4-氯-3-[4-(2-苯基乙氧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4){4-氯-3-[4-(2-环丙基乙氧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5)(4-氯-3-{2,6-二甲基-4-[2-(四氢吡喃-2-基)乙氧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6){4-氯-3-[4-(2-环己基乙氧基)-2,6-二甲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7){4-氯-3-[4-(2-环丙基乙氧基)-2,6-二甲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8)(3-{4-[(2,3-二氢-1H-茚-2-基)氧基]-2,6-二甲基苯甲酰胺基}-4-氟苯基)乙酸、
(9){4-氯-3-[4-(3-环己基丙-1-炔-1-基)-2,6-二甲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10)(4-氯-3-{4-[(1E)-3-环己基丙-1-烯-1-基]-2,6-二甲基苯甲酰胺基}苯基)乙酸、
(11)(4-氯-3-{[4-(2-环己基乙氧基)-2,6-二甲基苯-1-硫代甲酰基]氨基}苯基)乙酸、
(12)[4-氯-3-({4-[2-(四氢吡喃-2-基)乙氧基]-2-(三氟甲基)苯-1-硫代甲酰基}氨基)苯基]乙酸、
(13)(4-氯-3-{[4-(2-环己基乙氧基)-2-(三氟甲基)苯-1-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田正树花田圭介樋口悟法长绳厚志武田康宏
申请(专利权)人: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