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92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及其设计方法,频率选择表面包括:第一金属贴片层、第一介质层、第二金属贴片层、第二介质层及第三金属贴片层,依序将其压合在一起;第一、三金属贴片层均由第一、二方形环路构成,第一方形环路大于第二方形环路,两个环路套叠,且二者中间存在缝隙;第二金属贴片层由第三、四方形环路构成,第三方形环路大于第四方形环路,两个环路套叠,且二者中间存在缝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屏级联的方式实现高阶谐振,在保证低插入损耗的同时加速边带滚降,通过多环路谐振设计使通带外获得多个传输零点,叠加阻带带宽并提高抑制,从而使结构获得高选择特性,在复杂环境中能高效精准地分离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及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场与微波
,具体涉及一种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SelectiveSurface,FSS)是一种二维周期阵列结构,具有控制电磁波通过或反射的能力,在机载天线隐身和无线通信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FSS实质上是一种空间滤波器,对入射电磁波具有选择滤波特性,可以被设计为只在给定的频率范围内传输或反射电磁场。与普通的射频滤波器不同,频率选择表面过滤空间中的电磁波,所需要考虑的情况更加复杂,它的频率响应不仅取决于周期结构的单元形式和工作频率,还与入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入射角度等因素有关。频率选择表面的选择性是指FSS能够识别通带阻带频率的分辨率,即辨别相邻频段电磁波信号的能力。反映在传输响应中,包括通带内平顶,通带外高抑制以及边带滚降锐利。当两个分别需要传输和屏蔽的电磁波频率非常接近时,通过选择性一般的FSS后,通带内外输出的波难以区分,可能会导致应传输的电磁波达不到所需的透波率,或者应屏蔽的电磁波被透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压合在一起的第一金属贴片层(5)、第一介质层(6)、第二金属贴片层(7)、第二介质层(8)及第三金属贴片层(9);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层(5)与第三金属贴片层(9)的单元结构及大小相同;所述第一介质层(6)与第二介质层(8)的单元大小与材质相同;/n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层(5)和第三金属贴片层(9)均由第一方形环路(1)和第二方形环路(2)构成,第一方形环路(1)的长度大于第二方形环路(2)的长度,两个环路呈回字形套叠,且二者中间存在缝隙;/n所述第二金属贴片层(7)由第三方形环路(3)和第四方形环路(4)构成,第三方形环路(3)的长度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压合在一起的第一金属贴片层(5)、第一介质层(6)、第二金属贴片层(7)、第二介质层(8)及第三金属贴片层(9);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层(5)与第三金属贴片层(9)的单元结构及大小相同;所述第一介质层(6)与第二介质层(8)的单元大小与材质相同;
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层(5)和第三金属贴片层(9)均由第一方形环路(1)和第二方形环路(2)构成,第一方形环路(1)的长度大于第二方形环路(2)的长度,两个环路呈回字形套叠,且二者中间存在缝隙;
所述第二金属贴片层(7)由第三方形环路(3)和第四方形环路(4)构成,第三方形环路(3)的长度大于第四方形环路(4)的长度,两个环路呈回字形套叠,且二者中间存在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6)、第二介质层(8)均采用FR4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加工时选择30*30个单元组成完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屏双通带高选择性的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方形环路的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三方形环路、第一方形环路、第四方形环路、第二方形环路。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妍何小祥杨阳贾明乾胡恒燕嵇海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