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的超表面单元、通信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的超表面单元、通信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通信过程中波束赋形(Beamforming)尤为重要,所谓的波束赋形是指通过调整相位阵列的基本单元的状态,使得某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长干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消干涉,以此来达到对波束相位的调整。相位调整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波束传播方向的指向精度。然而,传统的调整相位阵列的基本单元的状态是通过控制基本单元中二极管电压的通断来调整基本单元的状态,一个基本单元只存在两种状态,通状态和断状态,这使得基本单元的状态数有限且确定。基本单元数量过少将使得状态数过少,相位调节的精度不足,影响通信效果,而过度增加大量基本单元以此达到增加状态数的目的,又具有较大的设计难度,同时随着设计结构的复杂,基本单元的抗干扰能力将会减弱。同时,基本单元属于硬件组成,当设计的阵列的基本单元数确定后,该确定的多个阵列的基本单元的状态数也随之确定,该确定多个阵列的基本单元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的超表面单元,所述超表面单元包括:/n接地层、介质层、patch层、变容二极管以及焊盘;其中,所述patch层包括第一patch层和第二patch层;/n所述第一patch层和所述第二patch层通过所述变容二极管相连;/n所述第一patch层通过杆件穿过所述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连接,所述第二patch层通过杆件穿过所述介质层,并穿过所述焊盘;/n所述接地层连接接地导线,所述第二patch层的杆件在所述焊盘处连接接电导线,所述接地导线与所述接电导线分别接通电源的两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的超表面单元,所述超表面单元包括:
接地层、介质层、patch层、变容二极管以及焊盘;其中,所述patch层包括第一patch层和第二patch层;
所述第一patch层和所述第二patch层通过所述变容二极管相连;
所述第一patch层通过杆件穿过所述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连接,所述第二patch层通过杆件穿过所述介质层,并穿过所述焊盘;
所述接地层连接接地导线,所述第二patch层的杆件在所述焊盘处连接接电导线,所述接地导线与所述接电导线分别接通电源的两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的偏置电压为目标偏置电压时,所述超表面单元上的副反射电磁波的相位为目标相位,所述副反射电磁波为超平面上反射的反射电磁波;
其中,所述电源的偏置电压可连续变化,使得所述变容二极管的等效电容值连续变化,并使得在所述超表面单元上反射的副反射电磁波的反射系数连续变化,最终使得所述副反射电磁波的相位连续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预设偏置电压的调节间隔,根据预设的偏置电压调节间隔,对所述超表面单元上反射的副反射电磁波的相位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表面单元上的副反射电磁波,由所述patch层反射的第一副反射电磁波和所述接地层反射的第二副反射电磁波叠加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表面单元的介质层表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长度低于所述超表面单元允许工作波长的半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表面单元的第一patch层和第二patch层表面为规则的几何图形,所述规则的几何图形面积低于所述超表面单元的介质层的面积的一半。
7.一种基于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指向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反射电磁波的目标指向,反射电磁波的指向误差范围和反射电磁波的波束宽度;
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所述连续调相智能超表面由多个超表面单元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令阳,丛书畅,邸博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