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带、宽角RCS减缩的极化转换复合超表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92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特别是一种宽带、宽角RCS减缩的极化转换复合超表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加载通孔的6种极化转换基本单元结构构成周期结构单元,然后将周期结构单元进行排布,使得极化转换效率在大角度斜入射条件下更为稳定,再结合极化转换和相位梯度两种机制组成复合型超表面后,实现了宽带、宽角的单站RCS减缩,在微波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单纯的相位梯度超表面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射相位能够覆盖0~2π,并且仅需设计一半的单元结构,再通过镜像对称即可得到反射相位在0~2π的单元结构,具有设计简单等特点;与其他超表面相比,能够在实现宽带RCS减缩的同时,还能在宽角范围内实现RCS减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带、宽角RCS减缩的极化转换复合超表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特别是一种宽带、宽角RCS减缩的极化转换复合超表面结构。
技术介绍
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是减弱目标结构体对雷达探测波的散射,削弱雷达探测器对于目标结构体的探测能力,从而使得敌方雷达探测器战斗力大幅度降低。目前实现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的主要方法有:改变外形实现隐身,加载雷达吸波材料实现隐身,采用无源结构体加载与目标结构体散射对消以及加载有源设备实现散射对消。随着新型电磁超材料的发展,由于其独特的电磁特性,使得电磁隐身技术有了更多的方法。其中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通过设计单元结构,将其排布为棋盘格的形式,利用极化转换机理,线极化入射波会转换为与入射波极化正交的反射波,当反射波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时,能够实现相位相消,使得目标体的RCS得以减缩,例如开口方环结构,椭圆结构等。或将单元结构设计为具有固定反射相位差的多个单元后,周期排列组成相位梯度超表面,利用空间波耦合为平面波使RCS得以减缩,但相位梯度超表面的反射相位覆盖范围仅为[0,π]。还有引入随机编码,粒子群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带、宽角RCS减缩的极化转换复合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n由54mm×9mm的矩形周期结构按规律排布而成;/n所述周期结构的排布规律具体为:以超表面结构的中心点为原点,建立x-y坐标轴,以逆时针方向定义1、2、3、4共计4个象限,各象限中周期结构以其宽边平行x轴、长边平行y轴,按矩阵的方式依次排布构成整个超表面结构;沿x轴重复排列周期结构6n次,y轴重复排列n次,n为除0以外的自然数,得到1、3象限的模块;然后将1、3象限的模块分别以y轴做镜像对称得到2、4象限的模块,最终组成了一个12n*12n的超表面结构;/n所述周期结构由6种基本单元构成,各基本单元的规格为9X9mm,从下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宽角RCS减缩的极化转换复合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由54mm×9mm的矩形周期结构按规律排布而成;
所述周期结构的排布规律具体为:以超表面结构的中心点为原点,建立x-y坐标轴,以逆时针方向定义1、2、3、4共计4个象限,各象限中周期结构以其宽边平行x轴、长边平行y轴,按矩阵的方式依次排布构成整个超表面结构;沿x轴重复排列周期结构6n次,y轴重复排列n次,n为除0以外的自然数,得到1、3象限的模块;然后将1、3象限的模块分别以y轴做镜像对称得到2、4象限的模块,最终组成了一个12n*12n的超表面结构;
所述周期结构由6种基本单元构成,各基本单元的规格为9X9mm,从下至上依次为底部金属层1、中间介质层2和顶部金属图案层3,其中底部金属层1和中间介质层2大小相适应堆叠,各顶部金属图案层3中图形的中心和所属基本单元中心重合;
基本单元中顶部金属图案层的图形均由3个矩形构成,3个矩形分为2个相同的外侧矩形和一个内侧矩形,2个外侧矩形以其一条长边的中点和内侧矩形两对角端点重合的方式分别设置于内侧矩形的两侧,且保持3个矩形的长边互相平行或部分重合,其中内侧矩形的长边与x轴的夹角为30°;外侧矩形长边为3mm、宽边为0.75mm,内侧矩形宽边为1.5mm;内侧矩形按长边分别为7.5mm、5mm和1.5mm三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燕沈鑫黄云强严颖煜邓龙江陆海鹏谢建良张林博周志鹏李小秋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