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91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其包括两个基本谐振器,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中至少有一个谐振器是多模谐振器,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之间设有失谐谐振器,所述失谐谐振器与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大大的改善多模滤波器的使用场景,制造指标要求更高的产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
技术介绍
介质多模滤波器相比单模滤波器,其损害指标要好很多,但是由于介质多模之间的耦合往往不可调,实际产品的加工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导致未被量产使用。一般的多模介质波导滤波器实现形式是直接将两个多模谐振器组长在一起,或者将多模谐振器和单模谐振器组装在一起,他们之间通过开设耦合窗实现耦合。但是有些情况下,受限于多模的结构,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窗无法通过外部调谐,以2个三模的介质谐振器为例。谐振器表面镀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2个三模谐振器连接在一起,两个谐振器的焊接面的银层都会开设一个窗口,通过该窗口实现两个谐振器之间的能量交互。如图1所示,由于窗口位置在两个谐振器的焊接面,所以导致无法通过窗口的大小调谐耦合量。受限于窗口的加工精度,焊接面焊接料的厚度等影响,导致实际生产的产品的耦合量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其具有可以大大的改善多模滤波器的使用场景,制造指标要求更高的产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包括两个基本谐振器,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中至少有一个谐振器是多模谐振器,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之间设有失谐谐振器,所述失谐谐振器与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失谐谐振器的工作频率与基本谐振器工作频率偏差介于5%~25%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失谐谐振器不参与频率震荡,通过打磨失谐谐振器的表面银层,从而调整失谐谐振器的频率,相当于调整了两个基本谐振器之间的耦合;此外可以通过改变失谐谐振器的材料,形状,震荡模式,可调整失谐谐振器的高次模,可以给予介质波导滤波器提供额外的寄生模抑制功能,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当失谐谐振器的频率离谐振器的导纳斜率的非线性作为耦合,即耦合随着频率发生变化,从而提供额外的零点,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滤波器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均为多模谐振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中其中一个为多模谐振器,另一个为单模谐振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失谐谐振器为腔体谐振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失谐谐振器采用与多模谐振器相同或者不同介电常数的材料。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失谐谐振器采用陶瓷谐振器或金属谐振器或石英晶体谐振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失谐谐振器为准TEM失谐谐振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多模谐振器为双模或三模介质波导谐振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有效的解决多模波导滤波器耦合调谐的问题,非常适合作为双模,三模等介质波导块之间的耦合器件,有着很好的耦合调谐量。解决了困扰多模介质波导滤波器量产的耦合加工精度的难题;2.采用失谐谐振器作为耦合单元,还能改善介质波导的寄生耦合;3.采用失谐谐振器作为耦合单元,还可以形成额外的零点,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基本谐振器与失谐谐振器连接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基本谐振器与失谐谐振器连接中展现窗口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失谐谐振器是准TEM谐振器的示意图。图中,1、基本谐振器;2、失谐谐振器;3、窗口;4、三模谐振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2-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包括两个基本谐振器1和设置在两个基本谐振器1之间的失谐谐振器2。其中失谐谐振器2的工作频率与基本谐振器1工作频率正负偏差介于5%~25%之间。两个基本谐振器1与失谐谐振器2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压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失谐谐振器2不参与频率震荡,通过打磨失谐谐振器2的表面银层,从而调整失谐谐振器2的频率,相当于调整了两个基本谐振器1之间的耦合;此外可以通过改变失谐谐振器2的材料,形状,震荡模式,可调整失谐谐振器2的高次模,可以给予介质波导滤波器提供额外的寄生模抑制功能,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并且当失谐谐振器2的频率离谐振器的导纳斜率的非线性作为耦合,即耦合随着频率发生变化,从而提供额外的零点,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滤波器的性能。两个基本谐振器1中其中一个可以为多模谐振器,另一个为单模谐振器;也可以两个基本谐振器1都是多模谐振器。失谐谐振器2可以采用与多模谐振器相同或者不同介电常数的材料,也可以采用腔体谐振器,采用更高介电常数的介质波导谐振器作为失谐谐振器2,可以有效缩小失谐谐振器2的尺寸。如果采用较低介电常数的介质,则会在比谐振频率更高的位置产生失谐谐振点,选择合适的失谐频率,可以有效的抑制滤波器高次模。采用准TEM模的失谐谐振器2,则可以进一步改善性能。失谐谐振器2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陶瓷谐振器或金属谐振器或石英晶体谐振器,合理的设计失谐谐振器2不但实现了耦合,还可以大幅提高产品性能。两个基本谐振器1中的多模谐振器为双模或三模介质波导谐振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包括两个基本谐振器(1),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1)中至少有一个谐振器是多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1)之间设有失谐谐振器(2),所述失谐谐振器(2)与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1)固定连接;/n其中所述失谐谐振器(2)的工作频率与基本谐振器(1)工作频率偏差介于5%~2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包括两个基本谐振器(1),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1)中至少有一个谐振器是多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1)之间设有失谐谐振器(2),所述失谐谐振器(2)与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失谐谐振器(2)的工作频率与基本谐振器(1)工作频率偏差介于5%~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1)均为多模谐振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模介质滤波器的可调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本谐振器(1)中其中一个为多模谐振器,另一个为单模谐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爱德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