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2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公共抽头腔,公共抽头腔的一个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调频结构为槽形,调频结构中部设置有凸起,公共抽头腔的与调频结构相对的面上开设有馈电孔,馈电孔的竖向投影落在凸起的竖向投影范围内,馈电孔为盲孔,馈电孔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公共抽头腔、调频结构和馈电孔表面均覆盖有导电层,馈电环区域不覆盖导电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现有调频盲孔改为槽形,并在调频结构中设置凸起,从而馈电孔可以伸入调频结构中。通过改变馈电孔深度或馈电孔与调频盲孔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对输入输出耦合大小的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大带宽应用、强耦合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质滤波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陶瓷介质滤波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成为5G滤波器的主流选择之一。目前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工作带宽在150MHz~250MH左右,与此相对应的输入输出结构为耦合盲孔。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抽头腔104上的耦合盲孔101和调频盲孔102之间形成电场耦合(容性耦合),耦合盲孔101开口周围的馈电环103用于输入输出信号。当调频盲孔102不变时,耦合盲孔101越浅,耦合盲孔101和调频盲孔102之间的间隙越大,电场耦合越弱,反之越强。在某些需要大带宽应用的场合,例如介质双工器等,工作带宽可高达400~800MHz,需要更强的输入输出耦合,采用图1所示方案,会导致耦合盲孔和调谐盲孔之间间隙过小,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工作带宽、能够实现更强的输入输出耦合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抽头腔,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一个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所述调频结构为槽形,所述调频结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与所述调频结构相对的面上开设有馈电孔,所述馈电孔的竖向投影落在所述凸起的竖向投影范围内,所述馈电孔为盲孔,所述馈电孔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所述公共抽头腔、调频结构和馈电孔表面均覆盖有导电层,所述馈电环区域不覆盖导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抽头腔,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一个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所述调频结构为槽形,所述调频结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与所述调频结构相对的面上开设有馈电孔,所述馈电孔的竖向投影落在所述凸起的竖向投影范围内,所述馈电孔为盲孔,所述馈电孔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所述公共抽头腔、调频结构和馈电孔表面均覆盖有导电层,所述馈电环区域不覆盖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频结构为环形槽,所述凸起为圆柱形,所述调频结构与所述凸起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孔与所述凸起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抽头腔为圆柱或多棱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蔡辉周骑戴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