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极性GaN基微型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极性GaN基微型发光二极管,可用来制作高亮度、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显示器。技术背景随着电子图像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主流的显示技术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以及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即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是指在传统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将尺寸减小至直径100μm以下,每个Micro-LED芯片作为一个像素发光,能够实现高集成度、高亮度、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以及自发光的功能,相比于其他显示器有明显优势。GaN作为一类重要的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电子漂移饱和速度、高击穿电压、导电性能好、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并且近年来通过MOCVD等工艺来外延生长GaN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Micro-LED。通过调节InGaN/GaN多量子阱中的In组分,实现蓝、绿、红等不同波长的发光,从而达到全彩化显示的效果,为实现Micro-LED自发光的显示器奠定基础。传统的Ga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极性GaN基微型发光二极管,其自下而上包括:衬底(1)、高温AlN成核层(2)、n型GaN层(3)、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极性GaN基微型发光二极管,其自下而上包括:衬底(1)、高温AlN成核层(2)、n型GaN层(3)、InxGa1-xN/GaN多量子阱(4)和p型GaN层(5),n型GaN层(3)上设有n型电极(6),p型GaN层(5)上设有p型电极(6),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底(1),采用r面蓝宝石,用于外延生长非极性a面GaN微型发光二极管结构,以消除极化效应,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
所述的InxGa1-xN/GaN多量子阱(4),其为非极性,周期数为5,每个周期的单层InxGa1-xN/GaN阱层和GaN垒层的厚度分别为2-4nm和15-20nm,In含量x的调整范围为0.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AlN成核层(2)的厚度为20-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GaN层(3)的厚度为2000-3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GaN层(5)的厚度为100-300nm。
5.一种非极性GaN基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对r面蓝宝石衬底进行清洗及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衬底置于温度为1000-1100℃的反应室,通入流量为3000-4000sccm的氢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持续3-5min进行氮化;
2)在氮化后的衬底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20-50nm的高温AlN成核层;
3)在AlN成核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2000-3000nm的n型GaN层;
4)在n型GaN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五个周期的InxGa1-xN/GaN量子阱,每个周期的单层InxGa1-xN/GaN阱层和GaN垒层的厚度分别为2-4nm和15-20nm,In含量x的调整范围为0.1-0.4;
5)在多量子阱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100-300nm的p型GaN层;
6)采用溅射金属的方法分别在n型GaN层上沉积n型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晟瑞,张怡,许文强,张金风,彭利萍,张雅超,任泽阳,张进成,郝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