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13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表冷器、加热模组和循环水泵,所述表冷器的进水口与加热模组的出水口连通,表冷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加热模组的进水口连通,还包括与循环水泵进水口连通的补水装置,循环水泵将表冷器中的水循环至加热模组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流至表冷器中,通过表冷器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起到取暖的作用,并通过补水装置向循环水泵中进行补水,将PI加热片与加热模组组合,在满足加热速度快,电热转换效率高情况下,具有密封效果好,封装结构不易变形,导热效果好,防漏电,使用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
,尤其涉及到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清洁取暖涉及取暖设施购置、配套管网和电网建设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各个方面,建设投入较大。清洁取暖运行成本普遍高于燃煤取暖,天然气和电能取暖成本是燃煤的2~3倍,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取暖运行成本更高。煤改电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完善,市场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工程施工质量、运行维护等良莠不齐,特别是农村地区天然气管道大多采用架空敷设,燃气管线与电缆电线在房屋上面交叉并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随着技术、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改变我国传统的冬季用燃煤锅炉烧热水,由热水管道集中成片供暖方式,采用干净清洁的能源,简捷的供暖方式和方便可靠的供暖设备,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我国目前的供暖方式、能源及供暖设备进行分析,阐述了室内供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现有采暖设备的优缺点,提出了经济、实用、干净、方便的取暖能源及设备的技术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实用、干净、方便的储水式电暖器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包括表冷器、加热模组和循环水泵,所述表冷器的进水口与加热模组的出水口连通,表冷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加热模组的进水口连通,还包括与循环水泵进水口连通的补水装置。本方案中循环水泵将表冷器中的水循环至加热模组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流至表冷器中,通过表冷器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起到取暖的作用,本方案中设置的补水装置可以向循环水泵中进行补水。作为优化,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连通在循环水泵进水口的加水漏斗。本方案中的加水漏斗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循环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向加水漏斗中加水可以实现补水效果。作为优化,还包括风轮以及驱动风轮旋转的风轮电机,所述风轮的出风口朝向表冷器。风轮在风轮电机的带动下驱动空气流动起来,从而把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靠循环流动的空气来实现室内空气和电暖器的热量交换。作为优化,所述风轮设置在表冷器下方。本方案中风轮设置在表冷器下方,从而将表冷器的热气向上吹动。作为优化,还包括壳体,所述表冷器、循环水泵和加热模组均安装在壳体内。本方案设置的壳体用来包裹整个电暖器。作为优化,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内腔的至少一组加热片结合件,所述筒体端口位置封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加热片结合件的电源线经密封装置或筒体穿出筒体内腔,电源线穿出筒体内腔处密封设置;所述加热模组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与筒体内腔相通。本方案通过密封装置的设置在不影响电源线穿出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筒体端口的有效密封,密封效果好,解决了加热片结合件与筒体结合密封处理的难题,确保了产品质量。作为优化,所述加热片结合件包括用于收纳PI加热片的护套,在PI加热片与护套之间填充导热绝缘填充物,护套的端口通过密封机构封堵。本方案的PI加热片通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作为优化,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穿线孔,加热片结合件电源线外套设有穿线管;穿线管穿过穿线孔后由卡套式管接头紧固在密封装置上。卡套式管接头的设置可以对穿线管与密封装置的连接起到进一步密封作用,避免了穿线管与密封装置连接位置出现渗漏,增强了密封效果。作为优化,所述筒体一端设有帽盖;帽盖、密封装置、筒体固定连接;密封装置被帽盖遮于帽盖与筒体之间。帽盖可以起到遮挡保护的作用。作为优化,所述筒体腔内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加热片结合件底部连接固定。定位装置起到固定加热片结合件的作用。一种储水式电暖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循环水泵将表冷器中的水循环至加热模组内进行加热;b.通过加热模组中的加热片结合件对水进行电加热,并通过加热片结合件中的PI加热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c.通过密封装置在不影响电源线穿出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筒体端口的有效密封;d.通过加热模组加热后的水流至表冷器中,通过表冷器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起到取暖的作用;e.通过风轮在风轮电机的带动下驱动空气流动,从而把表冷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靠循环流动的空气来实现室内空气和电暖器的热量交换;f.通过向加水漏斗中加水实现补水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电暖器节省空间,方便安装。2.该电暖器功率小,制热面积大,耗电少,经济节能省电。3.安全环保,随着技术、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开始推行“煤改气”、“煤改电”等政策。储水式电暖器经济、实用、干净、方便,顺应国家环保政策,能够有效地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4.储水式电暖器是通过循环水泵把热水送到表冷器内,通过表冷器的翅片把热量散发出来,克服了暖气片供暖室内过于干燥的矛盾。5.PI加热片与加热模组组合,在满足加热速度快,电热转换效率高情况下,具有密封效果好,封装结构不易变形,导热效果好,防漏电,使用安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加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片结合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图5是图3中I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卡套式管接头与密封板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壳体,2、表冷器,3、弯头,4、金属软管,5、加水漏斗,6、水斗连接管,7、连接管,8、加热模组,9、生料带,10、内丝双活接直通,11、循环水泵,12、侧边双活接三通,13、控制板,14、风轮电机,15、风轮,16、温控器,17、导流板,18、挡风板,81、穿线管,82、进水口,83、筒体,84、螺栓,85、电源线,86、密封装置,87、帽盖,88、出线孔,89、排水口,810、卡套式管接头,811、PI加热片,812、导热绝缘填充物,813、密封圈,814、定位板,815、护套,816、密封胶层,817、密封盖,818、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包括表冷器2、加热模组8和循环水泵11,还包括壳体1,所述表冷器2、循环水泵11和加热模组8均安装在壳体1内。表冷器2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加热模组8设置在壳体1右侧,所述加热模组8上部设有温控器16,所述温控器16安装在加热模组8上方位置,控制板13安装在表冷器2和加热模组8之间,控制板和温控器用于控制整个电路系统和温度控制调节。所述表冷器2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加热模组8的出水口与金属软管4连接,所述金属软管4与表冷器2进水口连接,从而将表冷器2的进水口与加热模组8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表冷器2的出水口与弯头3连接,所述弯头3与连接管7连接,所述连接管7与循环水泵11的进水口连接,从而将表冷器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冷器、加热模组和循环水泵,所述表冷器的进水口与加热模组的出水口连通,表冷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加热模组的进水口连通,还包括与循环水泵进水口连通的补水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冷器、加热模组和循环水泵,所述表冷器的进水口与加热模组的出水口连通,表冷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加热模组的进水口连通,还包括与循环水泵进水口连通的补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连通在循环水泵进水口的加水漏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轮以及驱动风轮旋转的风轮电机,所述风轮的出风口朝向表冷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设置在表冷器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表冷器、循环水泵和加热模组均安装在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水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内腔的至少一组加热片结合件,所述筒体端口位置封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加热片结合件的电源线经密封装置或筒体穿出筒体内腔,电源线穿出筒体内腔处密封设置;所述加热模组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与筒体内腔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军李桂玲王娜张俊苹李文刚何爱峰白相恒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白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