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中高锰钢局部变形塑性失稳行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高强汽车用钢板卷的生产
,是基于保证中高锰钢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消除其塑性失稳行为而开发出的新型电脉冲处理工艺。技术背景目前汽车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燃油效率问题,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和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汽车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先进高强钢,实现汽车的轻量化是同时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截至目前,先进高强钢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先进高强钢属于低合金钢范畴,强度可以达到1000MPa以上,但是低的延伸率使其不能应用于复杂冲压部件。第二代先进高强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典型的代表是高锰TWIP(twinninginducedplasticity)钢。由于高的合金含量难以大规模推广生产和使用。在此基础上,美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了第三代汽车钢的概念。所谓第三代先进高强汽车钢是指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第一代,而合金含量显著低于第二代的新一代先进高强钢。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包括轻质(lightweight)钢,Q&P(quenchingand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中高锰钢局部变形塑性失稳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对于中高锰钢(0.1–1%C~3–30%Mn~0–3%Al~0–3%Si~0–1%V/Nb/Ti~Cu/Ni/Mo/Cr)临界退火前、临界退火过程中、临界退火后进行电脉冲处理,或者在变形过程中同步加载电脉冲都可以抑制甚至消除塑性失稳;其中,脉冲电流3~100A/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中高锰钢局部变形塑性失稳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对于中高锰钢(0.1–1%C~3–30%Mn~0–3%Al~0–3%Si~0–1%V/Nb/Ti~Cu/Ni/Mo/Cr)临界退火前、临界退火过程中、临界退火后进行电脉冲处理,或者在变形过程中同步加载电脉冲都可以抑制甚至消除塑性失稳;其中,脉冲电流3~100A/mm2,频率50~20000Hz,脉冲占空比10~90%,处理时间为1~3600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中高锰钢局部变形塑性失稳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中高锰钢铸坯热轧获得3~8mm热轧板;
步骤2热轧板酸洗除锈后,冷轧或者温轧至1~3mm;
步骤3以上制备出的热轧、温轧、冷轧钢板按照临界退火前、临界退火过程中、临界退火后或者在变形过程中同步加载电脉冲四种情况之一进行电脉冲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中高锰钢局部变形塑性失稳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退火前电脉冲处理过程是:首先对钢板进行电脉冲处理,脉冲电流密度3~45A/mm2,频率50~10000Hz,脉冲占空比50~90%,处理时间为10~3600s,采用水冷或者强制风冷控制钢板温度不超过300℃;电脉冲处理后在300~900℃之间的温度范围退火,时间10s~10h;最后空冷或者水淬至室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中高锰钢局部变形塑性失稳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退火中电脉冲处理过程是:采用电脉冲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退火,温度为300~900℃,时间为10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