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812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及其系统,包括输送带,输送带依次贯穿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以及吹废区,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导轨,通过导轨使得软包装状态一致,并利用第一相机与第一识别模块对软包装进入检测区的一致性进行检测;第二检测区包括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两块第二导光板、第二相机以及第三相机,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安装在输送带的两侧,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位于第二导光板的前端,第二相机与第三相机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二导光板的上端;吹废区包括吹废装置、回收箱以及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位于吹废装置的前端,吹废装置与回收箱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包装热封口检测
,具体为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软包装袋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对密封软包装袋的密封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热封软包装在食品、药品、日化产品的包装中占有很大比例,而软包装袋中气泡、夹杂、泄露通道等密封缺陷对产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热封软包装密封性在线检测方法与装置需求十分广泛与迫切。目前常用热封软包的封口质量检测方法包括鼓泡法、着色浸透法、破裂试验、撕裂/拉伸试验等。在生产实践中,国内一般采用肉眼观察法或抽检法,但是通过肉眼观察或抽检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保证包装袋的百分百在线检测,使得产品可能会出现漏检,从而导致封口不良产品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及其系统,如何通过对软包装在输送带上的状态判断其状态是否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软包装取像的一致性,如何通过对软包装封口的状态进行判断,从而检查软包装的封口是否合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包括输送带、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以及吹废区;所述输送带依次贯穿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以及吹废区,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第一检测区前端的两侧,所述第一检测区包括固定架以及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检测区与第二检测区之间设置有两块第一导光板,两块所述第一导光板对称安装在输送带上,所述第二检测区包括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两块第二导光板、第二相机以及第三相机,所述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安装在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位于第二导光板的前端,所述第二相机与第三相机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二导光板的上端;所述吹废区包括吹废装置、回收箱以及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位于吹废装置的前端,所述吹废装置与回收箱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两块固定板与连接杆,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安装在输送带的两侧,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两块固定板之间。进一步地,两块所述第一导光板远离固定架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导光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检测区与第二检测区之间。进一步地,两块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光源。进一步地,所述吹废装置包括防护罩、气泵、气管、出气腔以及出气口,所述防护罩固定安装在输送带的一侧,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安装有出气腔,所述出气腔的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出气腔的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气泵相连接,所述出气腔的内部为圆锥形,且出气腔靠近气管一端的内径大于出气腔靠近出气口的内径。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系统,所述检查系统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第一识别模块、第二识别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通过第一相机获取输送带上软包装的第一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信息发送至第一识别模块;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信息进行识别,具体过程为:第一步:获取第一图像信息中的四边形的软包装的形状,并将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依次标记为Q1、Q2、Q3以及Q4;第二步:将Q1与Q2之间相连获取到一条直线L,将Q1与Q3两点相连接,获取到一条对角线M,进而获取对角线M与直线L之间形成夹角α;第三步:沿输送带方向预设一条直线S,从而获取对角线M与S之间形成的夹角β;第四步:通过公式Z=|α-β|得到角度偏差值Z,通过对比角度偏差值Z与系统预设偏差值Y,当Z≥Y时,则第一识别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向控制模块发送吹废指令;当Z<Y时,则不进行任何操作,其中系统预设偏差值的最佳值为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检测模块通过第二相机获取输送带上的软包装的第二图像信息,且通过第三相机获取输送带上的软包装的第三图像信息,并将第二图像信息与第三图像信息发送至第二识别模块;所述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对第二图像信息与第三图像信息进行识别,具体识别过程如下:第一步:获取第二图像信息中的软包装侧边封口处图片,并获取封口处边缘的轮廓,并形成相应的轮廓线;第二步:将获取到的轮廓线长度分别标记为Lk1与Lk2,其中Lk1为软包装的上端轮廓线长度,Lk2为软包装的下端轮廓线长度,并将Lk1与Lk2重合部分的长度标记为Lc1;通过公式得到Lk1与Luk2的重合度Ch1;第三步:同时获取第三图像信息中的软包装侧边封口处图片,并获取封口处边缘的轮廓,形成相应的轮廓线;第四步:将获取到的轮廓线长度分别标记为Luk1与Luk2,其中Luk1为软包装的上端轮廓线长度,Luk2为软包装的下端轮廓线长度,并将Luk1与Luk2重合部分的长度标记为Lc2;通过公式得到Luk1与Luk2的重合度Ch2第五步:将Ch1与Ch2与系统预设重合度Chy进行对比,当Ch1≥Chy,且Ch2≥Chy时,则不进行任何操作,当Ch1≥Chy,且Ch2<Chy时,则第二识别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向吹废模块发送吹废指令;当Ch2≥Chy,且Ch1<Chy时,则第二识别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向吹废模块发送吹废指令;当Ch1<Chy,且Ch2<Chy时,则第二识别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向吹废模块发送吹废指令,其中Chy的最佳值为0.9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发布控制指令,使得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生效,当控制器发布吹废指令时,则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生效,当软包装经过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时,吹废装置将软包装吹落至回收箱内进行回收;当控制器未发布吹废指令时,则软包装经过第二对射式光电时,则第二对射式光电不生效,软包装从吹废区正常通过,吹废装置不进行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导轨,使得软包装在进入到第一检测区与第二检测区时,状态保持一致,并通过第一相机对软包装的进入状态进行检查、判断,当进入时的状态偏差较大时,直接将其通过吹废装置进行回收,从而避免第二检测区的误判,造成缺陷产品误放;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相机与第三相机,能够同时对软包装的两侧热封口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分别通过第一识别模块与第二识别模块对软包装的封口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检测软包装的封口是否合格,并对不合格的软包装产品通过吹废装置进行自动回收处理,无需人工对包装的封口状态进行检查。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吹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系统的模块框图。图中:1、输送带;2、导轨;3、固定板;4、连接杆;5、第一相机;6、第一导光板;7、第一光源;8、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9、第二导光板;10、第二相机;11、第三相机;12、防护罩;13、第二光源;14、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5、回收箱;16、气泵;17、气管;18、出气腔;19、出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1)、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以及吹废区;所述输送带(1)依次贯穿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以及吹废区,所述输送带(1)的两侧设置有导轨(2),两个所述导轨(2)固定安装在第一检测区前端的两侧,所述第一检测区包括固定架以及第一相机(5),所述第一相机(5)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检测区与第二检测区之间设置有两块第一导光板(6),两块所述第一导光板(6)对称安装在输送带(1)上,所述第二检测区包括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8)、两块第二导光板(9)、第二相机(10)以及第三相机(11),所述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8)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安装在输送带(1)的两侧,所述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8)位于第二导光板(9)的前端,所述第二相机(10)与第三相机(11)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二导光板(9)的上端;所述吹废区包括吹废装置、回收箱(15)以及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4),所述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4)位于吹废装置的前端,所述吹废装置与回收箱(15)分别位于输送带(1)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1)、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以及吹废区;所述输送带(1)依次贯穿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以及吹废区,所述输送带(1)的两侧设置有导轨(2),两个所述导轨(2)固定安装在第一检测区前端的两侧,所述第一检测区包括固定架以及第一相机(5),所述第一相机(5)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检测区与第二检测区之间设置有两块第一导光板(6),两块所述第一导光板(6)对称安装在输送带(1)上,所述第二检测区包括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8)、两块第二导光板(9)、第二相机(10)以及第三相机(11),所述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8)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安装在输送带(1)的两侧,所述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8)位于第二导光板(9)的前端,所述第二相机(10)与第三相机(11)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二导光板(9)的上端;所述吹废区包括吹废装置、回收箱(15)以及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4),所述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4)位于吹废装置的前端,所述吹废装置与回收箱(15)分别位于输送带(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两块固定板(3)与连接杆(4),两块所述固定板(3)分别安装在输送带(1)的两侧,所述连接杆(4)固定安装在两块固定板(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第一导光板(6)远离固定架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光源(7),所述第一导光板(6)固定安装在第一检测区与第二检测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第二导光板(9)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光源(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废装置包括防护罩(12)、气泵(16)、气管(17)、出气腔(18)以及出气口(19),所述防护罩(12)固定安装在输送带(1)的一侧,所述防护罩(12)的内部安装有出气腔(18),所述出气腔(18)的一端与出气口(19)相连通,所述出气腔(18)的另一端通过气管(17)与气泵(16)相连接,所述出气腔(18)的内部为圆锥形,且出气腔(18)靠近气管(17)一端的内径大于出气腔(18)靠近出气口(19)的内径。


6.一种软包装热封口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系统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第一识别模块、第二识别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通过第一相机(5)获取输送带(1)上软包装的第一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信息发送至第一识别模块;
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信息进行识别,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获取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芳王衍祥林晋安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芯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