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796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药物制剂和纳米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具体涉及一种单核/巨噬细胞膜仿生修饰的多药共载抗炎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脂质体由阳离子磷脂与中性磷脂组成,其内部可实现多种抗炎药的共载,脂质体表面共价修饰抗炎穿膜肽,再使用单核/巨噬细胞膜蛋白进行仿生化修饰。该仿生抗炎脂质体利用单核/巨噬细胞膜表面介导趋化的多种受体、黏附分子配体,实现对炎症部位的天然靶向作用,并借助白细胞自我识别分子的修饰减少网状内皮系统(RES)对脂质体的非特异性清除。本仿生抗炎脂质体可有效跨过血管内皮屏障,在主动脉夹层早期病变部位靶向聚集,释放抗炎药物,发挥协同抗炎作用,抑制炎症相关细胞趋化、浸润于病变部位,进而防治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药物制剂和纳米医学
,涉及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具体涉及一种单核/巨噬细胞膜仿生修饰的多药共载抗炎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是临床上一类非常凶险且死亡率极高的大血管病,研究显示,该疾患发病过程中,多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内皮病变首先造成主动脉壁内膜形成撕裂口,主动脉腔内血液在动脉压的驱动下,经撕裂处进入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假性通道。临床实践显示,目前临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寻找防治的药物与疗法,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已引起业内人员的关注。研究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等因子的慢性刺激下,炎症相关通路激活,通过旁分泌的方式使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NF-κB通路激活、活性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增加,加速基质降解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并招募一系列免疫细胞,导致血管壁在慢性炎症的过程中不断重构并变薄弱。有研究表明,单核/巨噬细胞是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中的关键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组织修复以及某些病理改变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相关的炎症反应伴随着夹层部位病变及重构的进程。动物实验表明敲除小鼠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后,主动脉夹层发生率显著降低,另有临床研究发现,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数量在发病的急性期异常升高,综上,确证了单核/巨噬细胞在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发挥关键作用;而细胞膜表面的某些黏附分子、受体等膜蛋白介导了单核/巨噬细胞向病变部位的迁移,使用单核细胞膜修饰脂质体后,不仅可赋予脂质体CD45等白细胞自我识别分子,从而减少网状内皮系统对脂质体的非特异性吞噬,同时也可修饰某些黏附分子的配体,使脂质体在膜蛋白的导向下有效聚集到炎症组织。研究表明,纳米载体是理想的治疗巨噬细胞相关疾病的靶向递送工具,其中,脂质体因其无毒、载药量高等优良特性,被广泛运用于药物递送系统中;脂质体可同时装载亲水性、亲脂性或两亲性药物,改善药物的药动学性质,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并赋予药物靶向性和缓释性等特征;同时它的类细胞结构易与细胞膜融合,为细胞膜蛋白修饰脂质体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尤其是阳离子脂质体,其与负电性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脂质体的摄取。基于现有技术的基础与现状,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拟提供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具体涉及一种单核/巨噬细胞膜仿生修饰的多药共载抗炎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现有技术的基础与现状,提供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具体涉及一种单核/巨噬细胞膜仿生修饰的多药共载抗炎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仿生抗炎脂质体药物可有效抑制心血管系统以及炎症相关细胞的慢性炎症,进一步防治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细胞膜蛋白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包载穿膜抗炎肽以及两种温和的抗炎药物,充分发挥药物协同抗炎的作用,有效抑制主动脉及循环系统的炎症,从而防治主动脉壁血肿以及形成夹层,并可降低夹层破裂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包括(如图1所示):(1)脂质体双分子层内嵌入单核细胞膜蛋白;(2)脂质体表面通过化学键修饰具有穿膜和抗炎作用的TN肽;(3)脂质体包载抗炎药从而发挥协同抗炎作用。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以阳离子脂质体为基本载体包载抗炎药物,穿膜抗炎肽共价修饰于脂质体表面,再采用单核/巨噬细胞膜蛋白进行修饰制得仿生纳米药物,其组成通式为:PM/TN-(AIs)LP其中,PM为单核/巨噬细胞膜(Plasmamembrane);TN为穿膜抗炎肽,该穿膜抗炎肽是由TAT穿膜序列肽和NBD抗炎序列肽由共价键连接成的融合肽;TAT肽又与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MAL-PEG-DSPE)反应形成共价键连接至DSPE-PEG的一端;AIs为一种或两种抗炎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优选AIs为抗炎药物姜黄素(CUR)和/或塞来昔布(CXB);LP为阳离子脂质体载体。本专利技术中,抗炎穿膜肽TAT-NBD(TN)是由细胞穿膜肽TAT与抗炎肽NBD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融合肽;TAT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短肽,可有效提高大分子物质被摄取进入细胞;NBD肽,即NEMO结合域多肽(NEMObindingdomainpeptide,NBD)是可抑制NF-κB激活的抗炎肽,其序列含有LDWSWL片段,能抑制IkBα的降解从而特异性阻断IKK复合物的形成,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抗炎模型药物为姜黄素和/或塞来昔布,两者均为疏水性药物,包载于脂质体中可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延长体内半衰期和稳定性,更加有利于抗炎疗效的发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一种倍半萜类天然产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心血管保护等作用,且毒性极低。姜黄素可作用于NF-κB、STAT3、MAPK、p53等多种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细胞的损伤和凋亡;姜黄素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可显著抑制单核细胞向促炎表型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并促进单核细胞、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从而有效抑制M1型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并可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塞来昔布(Celecoxib,CXB)为选择性环氧合酶Ⅱ(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并下调表达,抑制前列腺素(PGE2)这一重要炎症介质的合成,可作用于NF-κB等炎症相关通路来抑制单核细胞的炎症激活或血管内皮损伤,从而缓解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副作用相较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显著减少。本专利技术中,单核/巨噬细胞膜蛋是从单核细胞(RAW264.7)或M1型巨噬细胞中提取的膜蛋白,利用单核/巨噬细胞膜表面介导趋化的多种受体、黏附分子配体,实现仿生脂质体对炎症部位的天然靶向作用,并可借助白细胞自我识别分子的修饰减少网状内皮系统(RES)对脂质体的非特异性清除。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TN肽序列选自YGRKKRRQRRR-G-TTLDWSWLQMEC或YGRRARRRARR-TALDWSWLQTEC,因序列中含半胱氨酸而含有游离巯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也即穿膜抗炎肽TN修饰的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载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制备TN-PEG-DSPE:用TN肽末端的半胱氨酸游离巯基与DSPE-PEG-MAL反应形成共价连接,合成示意图如下:(2)制备脂质体: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PM/TN-(AIs)LP,具体步骤为:称取处方量的磷脂、胆固醇、TN、姜黄素、塞来昔布,溶于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剂,减压旋转蒸发成膜后加入水化介质,水化后得到脂质体悬液,超声使磷脂膜重排得到粒径均一的TN-(AIs)LP;(3)单核细胞膜的提纯:将单核/巨噬细胞从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以阳离子脂质体为基本载体包载抗炎药物,穿膜抗炎肽共价修饰于脂质体表面,再采用单核/巨噬细胞膜蛋白进行修饰制得仿生纳米药物,其组成通式为:/nPM/TN-(AIs)LP/n其中,PM为单核/巨噬细胞膜(Plasma membrane);TN为穿膜抗炎肽,该穿膜抗炎肽是由TAT穿膜序列肽和NBD抗炎序列肽组成的融合肽;AIs为一种或两种抗炎药物;LP为阳离子脂质体载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以阳离子脂质体为基本载体包载抗炎药物,穿膜抗炎肽共价修饰于脂质体表面,再采用单核/巨噬细胞膜蛋白进行修饰制得仿生纳米药物,其组成通式为:
PM/TN-(AIs)LP
其中,PM为单核/巨噬细胞膜(Plasmamembrane);TN为穿膜抗炎肽,该穿膜抗炎肽是由TAT穿膜序列肽和NBD抗炎序列肽组成的融合肽;AIs为一种或两种抗炎药物;LP为阳离子脂质体载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饰仿生抗炎脂质体得单核/巨噬细胞膜选自单核细胞或M1型巨噬细胞。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膜抗炎肽TN是TAT-NBD融合肽,其穿膜肽TAT的氨基酸序列为YGRKKRRQRRR或YGRRARRRARR;抗炎肽NBD的氨基酸序列为TTLDWSWLQMEC或TALDWSWLQTEC。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AT-NBD融合肽中,TN肽的氨基酸序列末端含有游离巯基,与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MAL的马来酰亚胺基反应生成DSPE-PEG-TN。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炎脂质体膜上修饰具有抗炎活性的TN肽,脂质体内装载抗炎药物姜黄素CUR和/或塞来昔布CXB。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主动脉夹层的仿生纳米药物,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嫣嫣刘敬璇吴俊龙刘晓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