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73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涉及通信传输领域,能够提高编码传输设备的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带宽,从而提高视频采集的机动灵活性,并且实现大码率视频信息的无线稳定回传。该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编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编码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将编码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输出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第一通信模组用于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第二通信模组用于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用于编码信息的无线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视台的视频直播业务中,高质量的视频采集和回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编码传输设备对视频信息回传时的方案如下:光纤传输、微波传输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4G网络)传输。其中,光纤传输可以支持基带信息的回传,由于光纤传输带宽大,摄像机输出的信息无需编码压缩,且光纤的传输信息几乎无时延。微波传输方式需要摄像人员携带视频编码传输微波发射机,接收处架设微波接收天线,两者间进行微波的点对点传输,摄像机的输出基带信息经过压缩编码,通过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简称QPSK)、16进制正交振幅调制(16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简称16QAM)、64进制正交振幅调制(64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简称64QAM)等方式调制之后再通过微波进行传输。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方式需要摄像人员携带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视频编码传输设备,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基站覆盖范围之下使用,摄像机的输出基带信息经过压缩编码形成传输流(TransportStream,简称TS),再封装成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IP)包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给基站。但是,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陷:1、光纤传输虽然无需压缩视频信息,传输质量高且几乎没有时延,但由于光纤传输必须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使得视频采集过程中的机位灵活性较差,并且车载光纤最长距离500米,不能离现场接收设备太远,也无法在大幅度运动的过程中采集视频信息。2、微波传输的技术方案必须实现点对点的传输,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并且也有距离限制,无法实现稳定的大带宽传输方案,即不能支持大码率清晰度的视频传输。3、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的传输方案由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的带宽有限,无法支持大码率清晰度的视频信息的传输。因此,现有的编码传输设备对于超高清(UltraHigh-Definition,包括4K分辨率和8K分辨率)视频信息的回传方案上存在机动灵活性差以及不支持大码率视频信息无线稳定回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能够提高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的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的传输带宽,从而提高视频采集的机动灵活性,并且实现大码率视频信息的无线稳定回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编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编码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将编码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输出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第一通信模组用于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第二通信模组用于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的壳体内设有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输入模块可以连接信息采集设备,用于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编码信息,而处理模块能够对接收的编码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对其进行压缩编码或者加密编码,随后,处理过的编码信息通过输出模块被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具体的,输出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其中,第二通信模组用于以4G网络发送编码信息,这样,可以通过4G网络将接收到的编码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侧,通过普及的4G网络,可以扩大该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的应用场景;而第一通信模组用于以5G网络(The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相较于其他无线传输方式,5G网络的传输方案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传输速度进行稳定的无线传输,从而使得视频采集时具有较高的机动灵活性;因此,即使传输设备接收到的是超高清视频的编码信息,在经过处理模块的压缩处理后,该超高清视频的编码信息仍然能够被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通过5G网络稳定的传输至对应的接收设备侧,从而保证了视频采集设备灵活的机动性。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组包括第一天线,第二通信模组包括第二天线,壳体上具有手持区域,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避开手持区域设置在壳体内。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壳体对应手持区域内设有电源开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手持区域靠近壳体右下角设置,多个第一天线和多个第二天线分布于壳体的右上角、左上角或左下角。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编码信息的监视画面;第二层结构包括电路板,用于集成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第三层结构包括内置电池。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壳体上侧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天线,靠近所述壳体左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天线。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每层多层结构均设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输出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出端接口,输出端接口用于连接外置通信模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输入模块还包括输入端接口,输入端接口和输出端接口分别设置于壳体的相对两侧。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输出端接口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和/或以太网接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的天线布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的壳体包括输出端接口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的的壳体包括输入端接口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n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编码信息;/n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编码信息;/n输出模块,用于将编码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n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用于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所述第二通信模组用于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编码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编码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将编码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用于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所述第二通信模组用于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发送编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包括第二天线,所述壳体上具有手持区域,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避开所述手持区域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手持区域内设有电源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手持区域靠近所述壳体右下角设置,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布于所述壳体的右上角、左上角或左下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编码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多层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超李一喆刘忠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