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输系统以及图像信号发生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446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传输系统以及图像信号发生器。图像传输系统包括:数据分组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一帧原始图像数据分为多组图像数据;通道模块,用于基于多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多组并行数据,包括多个连接数据分组模块的通道单元,其中每个通道单元均基于一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一组并行数据;数据重组模块,连接各个通道单元,用于将多组并行数据组合成一帧合成图像数据;串行数据输出模块,连接数据重组模块,用于基于合成图像数据生成串行数据而输出至显示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V‑BY‑ONE编码系统拆分为多个数据通道组合的形式,能够用单片FPGA实现显示模组的显示与测试,有利于减小系统体积,并降低系统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传输系统以及图像信号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传输系统以及图像信号发生器。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尤其是液晶、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例如8K、10K分辨率)显示模组的市场应用愈发广泛。为了实现对高分辨率模组的调试、测试和开发,对于图像信号发生器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目前,由于FPGA强大的并行数据处理能力,显示模组的图像信号发生器架构中普遍采用FPGA完成图像及视频传输。在支持高分辨率显示的接口方面,DP接口受协议限制,目前最高版本协议仅能支持8K30Hz的分辨率,无法适用于多数8K显示模组。而V-BY-ONE接口目前应用于大多数高分辨率的显示模组应用场景,能够支持8K、10K的分辨率。因此,高分辨率显示模组的图像传输系统通常采用基于FPGA的V-BY-ONE编码系统。但是,传统的基于FPGA的V-BY-ONE编码系统中采用的FPGA架构为级联形式。这种架构集成度不高,批量生产的情况下会加大系统体积和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体积以及降低功耗的图像传输系统以及图像信号发生器。一种图像传输系统,包括:数据分组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一帧原始图像数据分为多组图像数据;通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多组并行数据,包括多个连接所述数据分组模块的通道单元,其中每个所述通道单元均基于一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一组并行数据;数据重组模块,连接各个所述通道单元,用于将所述多组并行数据组合成一帧合成图像数据;串行数据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重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合成图像数据生成串行数据而输出至显示模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传输系统还包括跨时钟域同步模块,所述跨时钟域同步模块连接在所述数据重组模块与所述串行数据输出模块之间,用于将所述合成图像数据的时钟域从链路层时钟域转换为物理层时钟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传输系统还包括状态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回传信号而获取链路状态,并将所述链路状态传输至上位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单元包括数据组包子单元以及链路训练子单元,所述数据组包子单元用于根据V-BY-ONE协议对数据进行组包,所述链路训练子单元用于产生V-BY-ONE协议约定的训练码;所述状态机模块连接各个所述通道单元的所述数据组包子单元以及链路训练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状态而控制所述数据组包子单元以及所述链路训练子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单元还包括扰码子单元以及位宽转换子单元,所述扰码子单元一端连接所述数据组包子单元以及所述链路训练子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位宽转换子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单元还包括数据同步子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子单元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分组模块以及所述数据组包子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一组所述图像数据做同步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传输系统还包括动态重配置模块,所述动态重配置模块连接所述串行数据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需求而动态调整所述串行数据输出模块的相关物理参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串行数据输出模块包括高速收发器,所述高速收发器连接所述数据重组模块,用于对所述合成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高速差分信号而输出至显示模组;所述动态重配置模块连接所述高速收发器,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需求而动态调整所述高速收发器的摆幅和/或预加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串行数据输出模块还包括时钟输入单元,所述时钟输入单元连接所述高速收发器,用于引入外部时钟,并对所述外部时钟作倍频处理;所述动态重配置模块连接所述时钟输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需求而动态调整所述时钟输入单元的倍频系数。一种图像信号发生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图像传输系统。上述图像传输系统以及图像信号发生器,数据分组模块将采集到的一帧原始图像数据分为多组图像数据。通道模块基于多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多组并行数据。数据重组模块将多组并行数据组合成一帧合成图像数据。串行数据输出模块基于合成图像数据生成串行数据而输出至显示模组。因此,本专利技术将V-BY-ONE编码系统拆分为多个数据通道组合的形式,在硬件支持条件下可以同时支持多通道V-BY-ONE传输,能够用单片FPGA实现显示模组的显示与测试,有利于减小系统体积,并降低系统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图像传输系统以及图像信号发生器可以但不限于高分辨率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与测试。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提供了一种图像传输系统,包括:数据分组模块100、通道模块200、数据重组模块300以及串行数据输出模块400。数据分组模块100可以根据V-BY-ONE协议要求,将图像传输系统采集到的一帧原始图像数据排序分组,从而形成多组图像数据。图像传输系统可以采集存储在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等存储器中的原始图像数据。通道模块200包括多个通道单元210,进而提供多个数据通道。各个通道单元210均与数据分组模块300连接,从而接收数据分组模块300发送的相应图像数据。数据分组模块100根据显示模组需求的通道数,将各组图像数据送入对应通道单元210。每个通道单元210均基于其接收到的一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一组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数据分组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一帧原始图像数据分为多组图像数据;/n通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多组并行数据,包括多个连接所述数据分组模块的通道单元,其中每个所述通道单元均基于一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一组并行数据;/n数据重组模块,连接各个所述通道单元,用于将所述多组并行数据组合成一帧合成图像数据;/n串行数据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重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合成图像数据生成串行数据而输出至显示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分组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一帧原始图像数据分为多组图像数据;
通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多组并行数据,包括多个连接所述数据分组模块的通道单元,其中每个所述通道单元均基于一组图像数据对应生成一组并行数据;
数据重组模块,连接各个所述通道单元,用于将所述多组并行数据组合成一帧合成图像数据;
串行数据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重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合成图像数据生成串行数据而输出至显示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输系统还包括跨时钟域同步模块,所述跨时钟域同步模块连接在所述数据重组模块与所述串行数据输出模块之间,用于将所述合成图像数据的时钟域从链路层时钟域转换为物理层时钟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输系统还包括状态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回传信号而获取链路状态,并将所述链路状态传输至上位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单元包括数据组包子单元以及链路训练子单元,所述数据组包子单元用于根据V-BY-ONE协议对数据进行组包,所述链路训练子单元用于产生V-BY-ONE协议约定的训练码;
所述状态机模块连接各个所述通道单元的所述数据组包子单元以及链路训练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状态而控制所述数据组包子单元以及所述链路训练子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传输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扬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