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及蓄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42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7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及蓄电池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蓄电池安装支架安装在设备上后,蓄电池易由于设备震动而频繁撞击蓄电池安装支架,导致蓄电池被损坏的技术问题。该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包括:固定板、蓄电池本体、限位板、第一缓冲垫和减震组件。固定板的第一壁面上开设有凹槽。蓄电池本体设置在第一壁面上。限位板与固定板连接,设置在蓄电池本体周围,且与蓄电池本体抵接。第一缓冲垫为弹性材质,且设置在第一壁面上。减震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抵接块,弹性件设置在凹槽内,且弹性支撑抵接块,抵接块的部分伸出凹槽。在无外力状态下,第一缓冲垫支撑蓄电池本体,且抵接块抵接蓄电池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及蓄电池组


技术介绍

1、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或铅酸蓄电瓶。蓄电池在放电后,能够利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在需要放电时,蓄电池可以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从而为设备提供电能。

2、利用蓄电池为设备提供电能,需要将蓄电池装配在设备上。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设备上装配蓄电池的蓄电池安装支架,该蓄电池安装支架是采用螺杆夹持固定的方式对蓄电池进行装配的,这样一来,蓄电池与该蓄电池安装支架(螺杆)之间呈硬性接触。

3、但是装配蓄电池的设备由于电机的运作会产生高频振动,如此一来,蓄电池会和该蓄电池安装支架(螺杆)产生高频次的撞击,加之蓄电池与该蓄电池安装支架(螺杆)之间呈硬性接触,故而易导致蓄电池在撞击中受到损伤,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及蓄电池组,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蓄电池安装支架安装在设备上后,蓄电池易由于设备震动而频繁撞击该蓄电池安装支架,导致蓄电池被损坏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包括:固定板、蓄电池本体、限位板、第一缓冲垫和减震组件。其中,固定板包括:第一壁面,第一壁面上开设有凹槽。蓄电池本体设置在第一壁面上。限位板与固定板连接,设置在蓄电池本体周围,且与蓄电池本体抵接。第一缓冲垫设置在第一壁面上,且该第一缓冲垫为弹性材质。减震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抵接块,弹性件设置在凹槽内,且弹性支撑抵接块,抵接块的部分伸出凹槽。在无外力状态下,第一缓冲垫支撑蓄电池本体,且抵接块抵接蓄电池本体。

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包括:固定板、蓄电池本体和限位板,其中,固定板包括:第一壁面,该第一壁面上开设有凹槽。蓄电池本体设置在第一壁面上,从而该固定板可以起到支撑蓄电池本体的作用。

4、此外,限位板与固定板连接,设置在蓄电池本体周围,且与蓄电池本体抵接,如此一来,该限位板可以避免该蓄电池本体在第一壁面上移动。

5、除此之外,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还包括:第一缓冲垫和减震组件,其中,第一缓冲垫设置在第一壁面上,且第一缓冲垫为弹性材质。如此,当将该蓄电池本体放到第一壁面上时,该蓄电池本体会接触并逐渐压缩第一缓冲垫,使第一缓冲垫发生形变。由于第一缓冲垫为弹性材质,故在第一缓冲垫复位力的作用下,可以避免蓄电池本体与第一壁面发生碰撞,导致蓄电池本体被损坏。

6、该减震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抵接块,弹性件设置在凹槽内,且弹性支撑抵接块。可以理解的是,在将蓄电池本体放到第一壁面上时,蓄电池本体的底部会先接触抵接块,使抵接块向朝向弹性件的方向移动。如此,该抵接块会压缩弹性件。

7、在无外力状态下,第一缓冲垫支撑蓄电池本体,且抵接块抵接蓄电池本体。这样一来,第一缓冲垫因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和弹性件因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均可以缓冲蓄电池本体的震动,避免蓄电池本体在震动过程中频繁撞击第一壁面,导致蓄电池本体被损坏,进而缩短蓄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蓄电池本体的相对两侧。此外,该蓄电池组件还包括:固定架,该固定架绕蓄电池本体设置。固定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连接。第二连接板位于蓄电池本体远离固定板一侧,且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

9、由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蓄电池本体的相对两侧,故可以限制蓄电池本体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排布方向上的移动。此外,本申请将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连接,并将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连接,从而可以将固定架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连接,从而将蓄电池本体固定在固定板上。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板靠近蓄电池本体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也为弹性材质。

11、如此,当蓄电池本体因震动而向朝向第二连接板的方向移动(晃动)时,蓄电池本体会压缩第二缓冲垫,使第二缓冲垫发生形变。由于第二缓冲垫为弹性材质,故在第二缓冲垫因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的作用下,可以避免蓄电池本体因震动而与第二连接板发生频繁碰撞,导致蓄电池本体被损坏。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板与第一限位板卡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二限位板卡接。

13、这样一来,可以方便用户拆卸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从而拆卸固定架,以使用户维修蓄电池本体。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均包括:卡钩部和与卡钩部连接的连接板本体。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远离蓄电池本体的壁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设置限位凸起,连接板本体的一端伸入限位槽,且卡钩部与限位凸起卡接。

15、如此一来,可以将第一连接板与第一限位板卡接、将第三连接板与第二限位板卡接。此外,由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远离蓄电池本体的壁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槽,连接板本体的一端伸入限位槽,故当卡钩部与限位凸起卡接后,该限位槽可以限位连接板本体和卡钩部,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卡钩部脱离限位凸起的风险,从而增强第一连接板和第一限位板的连接强度、第三连接板和第二限位板的连接强度。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槽内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板本体相对开设有通孔。蓄电池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通过通孔与连接孔连接。

17、这样一来,可以增强第一连接板和第一限位板的连接强度、第三连接板和第二限位板的连接强度。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缓冲垫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缓冲垫间隔排布,任一第一缓冲垫均呈条状。

19、本申请设置多个第一缓冲垫,且多个第一缓冲垫间隔排布,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蓄电池本体与第一壁面发生碰撞,从而进一步降低蓄电池本体被损坏的风险。此外,由于任一该第一缓冲垫呈条状,故减小了第一缓冲垫的面积,从而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板设置在第一壁面的边缘,且限位板与第一壁面的边缘棱边平齐。

21、这样一来,当多个蓄电池组件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排布方向码放时,用户可以将相邻两限位板相互抵接,这样可以避免任一蓄电池组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排布方向上发生晃动。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壁面上开设有安装孔。蓄电池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穿过安装孔将蓄电池组件安装在设备上。如此一来,可以方便用户将蓄电池组件安装到设备上。

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包括:多个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多个蓄电池组件阵列排布,任一蓄电池组件的限位板远离蓄电池本体的壁面上间隔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蓄电池本体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蓄电池本体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也为弹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卡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均包括:卡钩部和与所述卡钩部连接的连接板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本体相对开设有通孔;所述蓄电池组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缓冲垫间隔排布,任一所述第一缓冲垫均呈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面的边缘,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壁面的边缘棱边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蓄电池组件还包括:

10.一种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多个所述蓄电池组件阵列排布,任一蓄电池组件的限位板远离所述蓄电池本体的壁面上间隔设置有凸起结构,任一相邻的两个蓄电池组件均通过所述凸起结构交错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蓄电池本体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蓄电池本体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也为弹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卡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均包括:卡钩部和与所述卡钩部连接的连接板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骁韩非姜宇李松杨峰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