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11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包括:支撑架,储气罐,电机、被电机驱动的泵体和其用于向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池包,其中所述储气罐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一重心高度;所述电机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二重心高度;所述泵体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三重心高度;所述电池包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四重心高度;且所述第一重心高度和所述第二重心均高度小于所述第三重心高度和第四重心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压机通过设置空压机储气罐、电池、电机和泵体的空间布局,将整个空压机的重心降低至靠近放置面位置,这样就防止了其容易发生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空压机普遍重心较高,上重下轻,机器开启后振动时或空压机在移动时容易产生侧翻,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空压机容易产生侧翻的技术缺陷,特提出一种空压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压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座体和与该座体连接的把手部,所述座体被放置面支撑,所述把手部的上端为供手握持的握持端;储气罐,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底部;电机和被电机驱动的泵体,其中所述泵体通过管路与罐体连接,以用于将环境空气泵送到储气罐内;电池包,其用于向所述电机提供电源;其中所述储气罐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一重心高度;所述电机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二重心高度;所述泵体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三重心高度;所述电池包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四重心高度;且所述第一重心高度和所述第二重心高度均小于所述第三重心高度和第四重心高度。优选的,所述握持端位于空压机的整机重心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空压机的整机重心位于所述握持端的沿着放置面方向投影的竖直平面内。优选的,从整个空压机侧视方向来看,所述整机重心具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和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其中,所述储气罐的重心位于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电机、泵体、电池包的重心则位于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另一侧。优选的,按照与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靠近程度,所述泵体的重心、所述电机的重心和所述电池包的重心依次分布。优选的,从整个空压机的侧视方向来看,所述整机重心具有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其中,所述储气罐和所述电机的重心位于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下方,所述泵体和所述电池包的重心位于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上方。优选的,从整个空压机的俯视方向来看,所述整机重心具有纵向延伸的中心线,其中所述储气罐的重心位于所述纵向延伸的中心线上,所述电池包的重心位于所述纵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电机和泵体对应的重心、分别位于所述纵向延伸的中心线的另一侧。优选的,在所述储气罐的一侧设置有主壳体,所述电机和所述泵体被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优选的,在所述主壳体上端位置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电池仓,在电池仓内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端子,所述电池包可插设在所述电池仓内,且与所述电池仓内的端子形成电连接。优选的,第一重心高度基本和第二重心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空压机通过设置空压机储气罐、电池、电机和泵体的空间布局,将整个空压机的重心降低至靠近放置面位置,这样就防止了其容易发生倾倒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主壳体隐藏时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方向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储气罐,3、电机,4、泵体,5、电池包,100、放置面,10、座体,11、把手部,110、握持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的空压机,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包括座体10和与该座体10连接的把手部11,所述座体10被放置面100支撑,把手部11的上端为供手握持的握持端110;在支撑架1底部固定有储气罐2,在储气罐2的一侧设置有主壳体200,在主壳体200内设置有电机3和被电机3驱动的泵体4,其中泵体4通过管路与罐体连接,以用于将环境空气泵送到储气罐2内。储气罐2包括与其连通的出气接口201,出气接口201用于向气动工具(例如打孔机、打磨机等)提供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电机3通过与一电池包5连接,以用于提供其电源;具体的,在主壳体上端位置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电池仓,在电池仓内设置有与电机3连接的端子,电池包5可插设在电池仓内,且与电池仓内的端子形成电连接。该结构中电池包可沿着竖直方向直接插入电池仓内,便于其拔插。可参见图5,图5中分别示出了储气罐2、电机3、泵体4、电池包5的重心G1、G2、G3、G4,通过上述部件的重心相加,基本确定了整个空压机的整机重心G,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空压机中还包括上述部件以外的其它部件,然而主要的上述部件占最大重量比重,因此基本可以忽略其它部件对整机重心的影响。其中储气罐2具有以放置面100向上测得的第一重心高度L1;电机3具有以放置面100向上测得的第二重心高度L2;泵体4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三重心高度L3;电池包5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四重心高度L4;且第一重心高度和第二重心高度均小于第三重心高度和第四重心高度。通过将第一重心高度和第二重心高度均设置为低于第三重心高度和第四重心高度,第一重心高度大致和第二重心高度相同,可以将整个空压机的重心降低至靠近放置面位置,这样就放置了其容易发生倾倒的风险。进一步的,第一重心高度L1基本和第二重心高度L2在同一水平面,以使得整个空压机的重心能够进一步被降低,由于整机的空间布置使得上述两重心高度在无法完全处于同一水平面,实际中,第一重心高度L1和第二重心高度L2具有整机高度15%的高度差。实施例2:相较于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握持端110位于空压机的整机重心G的上方,且空压机的整机重心G位于握持端沿着放置面100方向投影的的竖直平面内。通过上述设置,以使得在抓起整个空压机脱离地面时,其不容易发生摇晃。以图4中整个空压机侧视方向来看,整机重心G具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1和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2,其中,储气罐的重心G1位于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一侧,电机3、泵体4、电池包5的重心G2、G3、G4则位于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另一侧,且按照与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靠近程度,泵体4的重心G3、电机3的重心G2和电池包5的重心G4依次分布。上述结构,使得储气罐被设置在支撑架的前端,电机、泵体和电池包被设置在支撑架的后端。以保证支撑架前后两端的质量分布均匀,以防止其发生前后倾倒。其中,储气罐2和电机3的重心G1、G2位于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2的下方,泵体4和电池包5的重心G3、G4位于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2的上方。该设置使得整机重心G能够尽可能的低于在储气罐上设置的出气接口位置,以防止在操作空压机时整机被打翻。以图5中整个空压机的俯视方向来看,整机重心G具有纵向延伸的中心线103,其中储气罐的重心G1位于纵向延伸的中心线103上,电池包的重心G4位于纵向延伸的中心线103的一侧,电机3和泵体4对应的重心G2、G3分别位于纵向延伸的中心线103的另一侧,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整个支撑架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包括座体(10)和与该座体(10)连接的把手部(11),所述座体(10)被放置面(100)支撑,所述把手部(11)的上端为供手握持的握持端(110);/n储气罐(2),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底部;/n电机(3)和被电机(3)驱动的泵体(4),其中所述泵体(4)通过管路与罐体连接,以用于将环境空气泵送到储气罐(2)内;/n电池包(5),其用于向所述电机(3)提供电源;/n其中所述储气罐(2)具有以放置面(100)向上测得的第一重心高度(L1);所述电机(3)具有以放置面(100)向上测得的第二重心高度(L2);所述泵体(4)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三重心高度(L3);所述电池包(5)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四重心高度(L4);且所述第一重心高度和所述第二重心高度均小于所述第三重心高度和第四重心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包括座体(10)和与该座体(10)连接的把手部(11),所述座体(10)被放置面(100)支撑,所述把手部(11)的上端为供手握持的握持端(110);
储气罐(2),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底部;
电机(3)和被电机(3)驱动的泵体(4),其中所述泵体(4)通过管路与罐体连接,以用于将环境空气泵送到储气罐(2)内;
电池包(5),其用于向所述电机(3)提供电源;
其中所述储气罐(2)具有以放置面(100)向上测得的第一重心高度(L1);所述电机(3)具有以放置面(100)向上测得的第二重心高度(L2);所述泵体(4)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三重心高度(L3);所述电池包(5)具有以放置面向上测得的第四重心高度(L4);且所述第一重心高度和所述第二重心高度均小于所述第三重心高度和第四重心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端(110)位于空压机的整机重心(G)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的整机重心(G)位于所述握持端(110)的沿着放置面(100)方向投影的竖直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其特征在于:从整个空压机侧视方向来看,所述整机重心(G)具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1)和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2),其中,所述储气罐的重心(G1)位于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1)的一侧,所述电机、泵体、电池包的重心(G2、G3、G4)则位于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另一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仁田王召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