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应用该逆变器的储能电源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应用该逆变器的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43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应用该逆变器的储能电源,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提升逆变器的散热效率。本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设置于逆变器的主控电路板上,逆变器主控电路板上设有进行交直流变换的变换单元、用于散热的风扇组件和散热翅片组件,变换单元包括双向AC/DC变换电路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散热翅片组件集中排列在主控电路板上,且沿风扇出风方向呈一直线排列,双向AC/DC变换电路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中的高热元器件贴附在散热翅片组件上,低热元器件则分布在散热翅片组件外侧。通过将高热元器件集中设置于散热翅片组件上,并使风能顺畅的穿过散热翅片组件,从而提升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涉及一种逆变器,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应用该逆变器的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1、储能电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户外旅行、应急备灾等场景的大型充电宝,具有多种数据接口,支持移动用电场景下的手机、笔记本电脑、车载冰箱、电饭煲、电热壶等多种产品供电。储能电源中设有逆变器,通过逆变器将市电转换充入到蓄能电池中,在用电时则将蓄能电池中的直流电进行转换输出。

2、逆变器主要由igbt等大功率管组成,在进行转换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器件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功率管等高热元件进行散热。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高热元件上方设置散热翅片增大面积,并采用风扇进行将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带走。由于各个高热元件分散在主控电路板上,各个散热翅片零散分布,而风扇设置的风道又不能很好的经过每个散热翅片,导致散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升逆变器的散热效率。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设置于逆变器的主控电路板上,所述的逆变器主控电路板上设有进行交直流变换的变换单元、用于散热的风扇组件和散热翅片组件,所述的变换单元包括双向ac/dc变换电路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集中排列在所述主控电路板上,且沿风扇出风方向呈一直线排列,所述的双向ac/dc变换电路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中的高热元器件贴附在散热翅片组件上,低热元器件则分布在散热翅片组件外侧。

3、本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将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散热翅片组件进行集中,并且放置在主控电路板的中部排列成以一直线,使得风扇的风能够沿着直线以最短距离将热量带出主控电路板,避免弯曲绵长的散热风道。将所有散热翅片组件进行集中后,对高热元器件和低热元器件进行分开布置,对高热元器件进行集中针对的散热,结合上述的直线最短距离的风道,能够极大的提高散热效率。

4、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包括沿直线排列并用于分别对双向ac/dc变换电路和双向dc/dc变换电路进行散热的第一段散热翅片以及第二段散热翅片。

5、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主控电路板上还设有dc/dc变换电路,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还包括第三段散热翅片,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高热元器件贴附第三段散热翅片上,所述第三段散热翅片与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存在间距或相连。

6、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每段散热翅片包括左右分布的左翅片和右翅片,左翅片和右翅片对置后形成直线状的风道。

7、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风道包括主风道以及侧风道,所述左翅片和右翅片上均设有容纳高热元器件的缺口,所述左翅片与右翅片相对放置,并使分别位于上述左翅片与右翅片上的缺口相配合形成主风道。通过将高热元器件设置于缺口内,并使风流经由缺口组成的主风道,从而增大了与高热元器件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8、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两段所述散热翅片组件之间设有与风扇的轴线垂直放置的升压模组,所述升压模组上设有供风经过的间距。通过在升压模组上设置间距,从而保证风道中空气能顺畅流动,从而避免热量堆积。

9、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主控电路板上固连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位于主风道内,所述导电板一端位于所述散热组件和升压模组之间。

10、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进风扇和出风扇,所述进风扇与出风扇的轴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与电路板平行。

11、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翅片上设有若干个隔板,每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散热槽,若干个所述散热槽相互配合形成侧风道。通过在散热翅片上设置隔板,并使由进风扇吹入的风经过由散热槽组成的侧风道,从而加大了散热翅片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面积,且能将对风起到导向作用,避免由于风道弯曲绵长而造成热量堆积,提升了散热效率。

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散热的风扇组件和逆变器的主控电路板,所述的逆变器主控电路板上设有进行交直流变换的变换单元和散热翅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集中排列在所述主控电路板上,且沿风扇出风方向呈一直线排列,所述变换单元包括dc/dc变换电路,所述dc/dc变换电路中的高热元器件贴附在散热翅片组件上,低热元器件则分布在散热翅片组件的外侧。

13、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翅片组件包括若干段散热翅片,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存在间距,所述dc/dc变换电路中的高热元器件贴附于其中一段散热翅片上。

14、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的变换单元包括双向ac/dc变换电路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所述的双向ac/dc变换电路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中的高热元器件贴附在散热翅片组件上,低热元器件则分布在散热翅片组件的外侧。

15、在上述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翅片包括左右分布的左翅片和右翅片,所述左翅片和右翅片对置后形成直线状的风道,所述高热元器件位于风道内。

16、上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可以应用在逆变储能电源中,用于解决逆变储能电源的稳定电源输出。

17、上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可以应用在双向逆变储能电源中,用于解决双向逆变储能电源的稳定电源输出。

18、一种双向逆变储能电源,采用上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9、储能部件,用于存储电能;

20、变换单元,与储能部件连接,用于将市电进行转换后充入储能部件和储能部件的电能通过变换单元反向输出;以及

21、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变换单元充电和放电;

22、辅助供电模块,用于辅助的额外供电源;

23、dc/dc变换电路,用于将辅助供电模块的直流电变换成主控面板负载的额定直流电;

24、所述的dc/dc变换电路分别与储能部件、辅助供电模块和主控面板负载连接,当辅助供电模块的供电功率小于主控面板负载的额定功率时,所述的储能部件通过dc/dc变换电路补足所述辅助供电模块缺少的供电功率。

25、在上述的双向逆变储能电源中,所述的辅助供电模块为太阳能光伏板和用于控制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mppt控制器,或者所述的辅助供电模块为车辆充电器。

26、在上述的双向逆变储能电源中,所述的辅助供电模块的输出功率大于主控面板负载的功率时,通过所述的dc/dc变换电路将多余输出功率存储在储能部件中。

27、在上述的双向逆变储能电源中,所述的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额定电压为24v。

28、在上述的双向逆变储能电源中,所述的变换单元包括双向ac/dc变换电路和双向dc/dc变换电路,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双向ac/dc变换电路的驱动电路一和用于控制双向dc/dc变换电路的驱动电路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设置于逆变器的主控电路板(1)上,所述的逆变器主控电路板(1)上设有进行交直流变换的变换单元(1a)、用于散热的风扇(2)组件和散热翅片组件(3),所述的变换单元(1a)包括双向AC/DC变换电路(1a1)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1a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3)集中排列在所述主控电路板(1)上,且沿风扇(2)出风方向呈一直线排列,所述的双向AC/DC变换电路(1a1)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1a2)中的高热元器件(1b)贴附在散热翅片组件(3)上,低热元器件(1c)则分布在散热翅片组件(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3)包括沿直线排列并用于分别对双向AC/DC变换电路(1a1)和双向DC/DC变换电路(1a2)进行散热的第一段散热翅片(3a1)以及第二段散热翅片(3a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电路板(1)上还设有DC/DC变换电路(1a3),所述散热翅片组件(3)还包括第三段散热翅片(3a3),所述DC/DC变换电路(1a3)的高热元器件(1b)贴附第三段散热翅片(3a3)上,所述第三段散热翅片(3a3)与相邻的散热翅片(3a)之间存在间距或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a)与第三段散热翅片(3a3)均包括左右分布的左翅片(3d)和右翅片(3c),所述左翅片(3d)和右翅片(3c)对置后形成直线状的风道(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4)包括主风道(4a)以及侧风道(4b),所述左翅片(3d)和右翅片(3c)上均设有容纳高热元器件(1b)的缺口(4a1),所述左翅片(3d)与右翅片(3c)相对放置,并使分别位于上述左翅片(3d)与右翅片(3c)上的缺口(4a1)相配合形成主风道(4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散热翅片组件(3)之间设有与风扇(2)的轴线垂直放置的升压模组(1d),所述升压模组(1d)上设有供风经过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1)上固连有导电板(1e),所述导电板(1e)位于主风道(4a)内,所述导电板(1e)一端位于所述散热组件和升压模组(1d)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组件包括进风扇(2a)和出风扇(2b),所述进风扇(2a)与出风扇(2b)的轴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与电路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a)上设有若干个隔板,每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散热槽(4b1),若干个所述散热槽(4b1)相互配合形成侧风道(4b)。

10.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散热的风扇(2)组件和逆变器的主控电路板(1),所述的逆变器主控电路板(1)上设有进行交直流变换的变换单元(1a)和散热翅片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3)集中排列在所述主控电路板(1)上,且沿风扇(2)出风方向呈一直线排列,所述变换单元(1a)包括DC/DC变换电路(1a3),所述DC/DC变换电路(1a3)中的高热元器件(1b)贴附在散热翅片组件(3)上,低热元器件(1c)则分布在散热翅片组件(3)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组件(3)包括若干段散热翅片(3a),相邻散热翅片(3a)之间存在间距,所述DC/DC变换电路(1a3)中的高热元器件(1b)贴附于其中一段散热翅片(3a)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换单元(1a)包括双向AC/DC变换电路(1a1)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1a2),所述的双向AC/DC变换电路(1a1)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1a2)中的高热元器件(1b)贴附在散热翅片组件(3)上,低热元器件(1c)则分布在散热翅片组件(3)的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a)包括左右分布的左翅片(3d)和右翅片(3c),所述左翅片(3d)和右翅片(3c)对置后形成直线状的风道(4),所述高热元器件(1b)位于风道(4)内。

14.一种逆变储能电源,采用上述的权1-13任意一项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逆变储能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设置于逆变器的主控电路板(1)上,所述的逆变器主控电路板(1)上设有进行交直流变换的变换单元(1a)、用于散热的风扇(2)组件和散热翅片组件(3),所述的变换单元(1a)包括双向ac/dc变换电路(1a1)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1a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3)集中排列在所述主控电路板(1)上,且沿风扇(2)出风方向呈一直线排列,所述的双向ac/dc变换电路(1a1)和/或双向dc/dc变换电路(1a2)中的高热元器件(1b)贴附在散热翅片组件(3)上,低热元器件(1c)则分布在散热翅片组件(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3)包括沿直线排列并用于分别对双向ac/dc变换电路(1a1)和双向dc/dc变换电路(1a2)进行散热的第一段散热翅片(3a1)以及第二段散热翅片(3a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电路板(1)上还设有dc/dc变换电路(1a3),所述散热翅片组件(3)还包括第三段散热翅片(3a3),所述dc/dc变换电路(1a3)的高热元器件(1b)贴附第三段散热翅片(3a3)上,所述第三段散热翅片(3a3)与相邻的散热翅片(3a)之间存在间距或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a)与第三段散热翅片(3a3)均包括左右分布的左翅片(3d)和右翅片(3c),所述左翅片(3d)和右翅片(3c)对置后形成直线状的风道(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4)包括主风道(4a)以及侧风道(4b),所述左翅片(3d)和右翅片(3c)上均设有容纳高热元器件(1b)的缺口(4a1),所述左翅片(3d)与右翅片(3c)相对放置,并使分别位于上述左翅片(3d)与右翅片(3c)上的缺口(4a1)相配合形成主风道(4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散热翅片组件(3)之间设有与风扇(2)的轴线垂直放置的升压模组(1d),所述升压模组(1d)上设有供风经过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1)上固连有导电板(1e),所述导电板(1e)位于主风道(4a)内,所述导电板(1e)一端位于所述散热组件和升压模组(1d)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组件包括进风扇(2a)和出风扇(2b),所述进风扇(2a)与出风扇(2b)的轴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与电路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a)上设有若干个隔板,每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散热槽(4b1),若干个所述散热槽(4b1)相互配合形成侧风道(4b)。

10.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散热的风扇(2)组件和逆变器的主控电路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肇平王波涛马坤黄海东石火阳汤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