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430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座、下模座和冷却盘管,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成型引导轮型腔,所述冷却盘管设置在所述上模座和/或所述下模座内,还包括冷却液排空机构,所述冷却液排空机构设置在引导轮成型模具的上模座和/或下模座外侧,所述冷却液排空机构包括进液管接头、出液管接头和进气管接头,所述冷却盘管两端探出部分分别连接所述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进而和冷却液供应单元连接;所述进气管接头连通在所述进液管接头的一旁并连通到压缩空气供应单元。本技术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能够对冷却盘管中的残留冷却液彻底排出,避免了泄漏和残液沸腾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引导轮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履带式行走机构是履带式行走机械设备的行走部件,如履带式挖掘机、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推土机等,履带行走机构主要由引导轮、张紧装置、履带架、支重轮、驱动装置、托链轮及履带板等组成,其中,引导轮用于行走机构的导向。引导轮在浇注在模具大多是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降温,引导轮的体积较大,自然冷却散热慢,这种冷却的方式在引导轮生产的过程中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引导轮的生产效率。

2、申请人的在先申请专利,公开号为cn11101458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引导轮浇注用成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通风口,且两个通风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通风窗,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顶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柱,且四个导向柱上套接有同一个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板。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冷却箱,通过铜板和散热板之间的配合再通过换热管将散热板上的热量带出,从而达到降低下模具内的温度,解决了现有的引导轮冷却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3、公开号为cn11168738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引导轮制造设备,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还包括承载安装第一模具的第一承载座,和承载安装第二模具的第二承载座;所述第一承载座具有第一冷却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第一模具安装于第一承载座中,通过冷却装置对第一承载座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对第一模具降温的目的,既避免了自然冷却降温缓慢的缺点,也避免了模具与冷水直接接触,对成品品质造成影响;该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引导轮制造工艺,包括锁紧承载座固定模具,浇注铁水冷却成型,开模去飞边毛刺,外表面精加工淬火,内孔加工组装成型;通过浇筑模具对引导轮轮坯一次浇筑成型,且通过冷却装置加快模具的降温,缩短了成品的制造时间,从而提升了引导轮的制造效率。

4、上述专利技术方案中均采用模具承载座中设置冷却装置的方式进行通入冷却液的方式对模具进行降温。然而,模具仅仅是在浇筑完成的冷却过程中连接冷却液输入管和输出管进行冷却。大部分时间放置时间、开模或者合模过程中,如果连接冷却液输入管和输出管反而不方便。此时需要将冷却装置中残留的冷却液排空,避免出现泄漏和沸腾的情况。

5、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缺陷开发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能够对冷却盘管中的残留冷却液彻底排出,避免了泄漏和残液沸腾的情况。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座、下模座和冷却盘管,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成型引导轮型腔,所述冷却盘管设置在所述上模座和/或所述下模座内,还包括冷却液排空机构,所述冷却液排空机构设置在引导轮成型模具的上模座和/或下模座外侧,所述冷却液排空机构包括进液管接头、出液管接头和进气管接头,所述冷却盘管两端探出部分分别连接所述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进而和冷却液供应单元连接;所述进气管接头连通在所述进液管接头的一旁并连通到压缩空气供应单元。

4、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液阀、进气阀和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的主管连通在所述进液阀和所述进液管接头之间,所述进气阀设置在所述三通管件的支路和所述进气管接头之间。

5、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接头、出液管接头和进气管接头的连接端均安装有快插接头。

6、进一步的,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采用手动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主端口连接所述冷却盘管的进液端口,所述换向阀两个换向端口分别连接所述进液管接头和所述进气管接头。

7、进一步的,所述换向阀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上模座和/或下模座侧壁上。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9、本技术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通过直接在冷却盘管的进液端设置所述进气管接头,需要排空冷却盘管内的残留冷却液时,出液管接头停止供应冷却液,所述进气管接头引入压缩空气将冷却盘管内的残留冷却液完全从出液管接头吹出。避免了翻动模具或者搬运过程中的泄漏和模具余热将冷却液加热沸腾引起的危险。

10、此外,通过三通管件的设置,能够方便的连接进液阀和进气阀,操控进液阀和进气阀不能同时开启,即冷却时进液阀打开,进气阀关闭;清理残留冷却液时进液阀关闭,进气阀打开;能够防止冷却液进入到气泵,避免气泵损坏。通过在所述进液管接头、出液管接头和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连接端均安装快插接头,便于快速连接冷却液管路和压缩空气管路,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将换向阀集成在上模座和/或下模座侧壁上,结构更加简洁,减少了接头连接数量,降低了渗漏风险;同时,能够严格保证所述进液管接头和所述进气管接头的互锁,即通冷却液时不通气,通气时不通冷却液,运行更加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座(3)、下模座(4)和冷却盘管(6),所述上模(1)和下模(2)扣合成型引导轮型腔(5),所述冷却盘管(6)设置在所述上模座(3)和/或所述下模座(4)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液排空机构,所述冷却液排空机构设置在引导轮成型模具的上模座(3)和/或下模座(4)外侧,所述冷却液排空机构包括进液管接头、出液管接头(10)和进气管接头,所述冷却盘管(6)两端探出部分分别连接所述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10)进而和冷却液供应单元连接;所述进气管接头连通在所述进液管接头的一旁并连通到压缩空气供应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阀(9)、进气阀(11)和三通管件(12),所述三通管件(12)的主管连通在所述进液阀(9)和所述进液管接头之间,所述进气阀(11)设置在所述三通管件(12)的支路和所述进气管接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接头、出液管接头(10)和进气管接头的连接端均安装有快插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阀(13),所述换向阀(13)采用手动换向阀,所述换向阀(13)的主端口连接所述冷却盘管(6)的进液端口,所述换向阀(13)两个换向端口分别连接所述进液管接头和所述进气管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13)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上模座(3)和/或下模座(4)侧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座(3)、下模座(4)和冷却盘管(6),所述上模(1)和下模(2)扣合成型引导轮型腔(5),所述冷却盘管(6)设置在所述上模座(3)和/或所述下模座(4)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液排空机构,所述冷却液排空机构设置在引导轮成型模具的上模座(3)和/或下模座(4)外侧,所述冷却液排空机构包括进液管接头、出液管接头(10)和进气管接头,所述冷却盘管(6)两端探出部分分别连接所述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10)进而和冷却液供应单元连接;所述进气管接头连通在所述进液管接头的一旁并连通到压缩空气供应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冷却液排空机构的引导轮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阀(9)、进气阀(11)和三通管件(12),所述三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李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茶山五岳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