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11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包括气缸和驱动杆,所述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置于第一限位孔内且与第一限位孔活动连接,所述气缸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转动电机从而能够带动驱动杆转动,通过凹型槽能够带动推杆上下运动,进一步的带动活塞在气缸内运动进行增压,并且能够让两个气缸轮流做功,进一步的能够增加造压的连续性,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力发生装置
,具体为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
技术介绍
流体双缸造压装置,主要应用于固定流体容积的造压场合。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0920109062.0)一种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包括缸体、活塞、丝杆和驱动装置,所述的缸体和活塞各有两个,两个该缸体平行并列设置,并通过一个固定座连接在两根平行滑杆的前端,该滑杆的后端固定在一机架上;两个该活塞的后端对称连接在一活塞推板中央的螺孔两旁,该活塞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杆上;所述的丝杆的前端配合地旋入所述的活塞推板中央的螺孔,该丝杆的后端与安装在所述的机架上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装置中通过丝杆驱动,长时间使用时丝杆磨损,从而影响丝杆驱动活塞,进一步的影响造压,因此,我们提出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包括气缸和驱动杆;所述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置于第一限位孔内且与第一限位孔活动连接,所述气缸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驱动杆上中心对称位置上设有凹型槽,所述推杆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凹型槽置于第二限位孔内,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缸的外侧设有防护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的左右两端均贯穿有螺栓且螺栓与防护罩活动连接,所述气缸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的左端开设有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通过启动转动电机从而能够带动驱动杆转动,通过凹型槽能够带动推杆上下运动,进一步的带动活塞在气缸内运动进行增压,并且能够让两个气缸轮流做功,进一步的能够增加造压的连续性。2.本技术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通过限位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限位杆脱离第一限位孔影响活塞的正常运动。3.本技术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通过防护罩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推杆进行防护,防止推杆对人员造成伤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活塞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推杆的侧视图。图中:1、气缸;2、活塞;3、限位杆;4、限位板;5、连接块;6、推杆;7、螺栓;8、螺纹孔;9、支撑架;10、转动电机;11、透气孔;12、防护罩;13、凹型槽;14、驱动杆;15、第一限位孔;16、第二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包括气缸1和驱动杆14;所述气缸1内设有活塞2,所述活塞2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两个所述连接块5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5,两个所述连接块5之间设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两个所述限位杆3分别置于第一限位孔15内且与第一限位孔15活动连接,所述气缸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0,所述驱动杆14上中心对称位置上设有凹型槽13,所述推杆6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6,所述凹型槽13置于第二限位孔16内,所述转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驱动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启动转动电机10从而能够带动驱动杆14转动,通过凹型槽13能够带动推杆6上下运动,进一步的带动活塞2在气缸1内运动进行增压,并且能够让两个气缸1轮流做功,进一步的能够增加造压的连续性。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杆3的外侧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通过限位板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限位杆3脱离第一限位孔15影响活塞2的正常运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气缸1的外侧设有防护罩12,通过防护罩1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推杆6进行防护,防止推杆6对人员造成伤害。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防护罩12的左右两端均贯穿有螺栓7且螺栓7与防护罩12活动连接,所述气缸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8,通过螺栓7与螺纹孔8螺旋连接,从而能够方便的对防护罩12进行拆卸,进一步的方便对转动电机10和驱动杆14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防护罩12的左端开设有透气孔11,通过透气孔11的设置能够将防护罩12内转动电机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进一步的防止热量过高对转动电机10造成损坏。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包括气缸1、活塞2、限位杆3、限位板4、连接块5、推杆6、螺栓7、螺纹孔8、支撑架9、转动电机10、透气孔11、防护罩12、凹型槽13、驱动杆14、第一限位孔15、第二限位孔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通过启动转动电机10从而能够带动驱动杆14转动,通过凹型槽13能够带动推杆6上下运动,进一步的带动活塞2在气缸1内运动进行增压,并且能够让两个气缸1轮流做功,进一步的能够增加造压的连续性,通过限位板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限位杆3脱离第一限位孔15影响活塞2的正常运动,通过防护罩1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推杆6进行防护,防止推杆6对人员造成伤害,通过螺栓7与螺纹孔8螺旋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和驱动杆(14);/n所述气缸(1)内设有活塞(2),所述活塞(2)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两个所述连接块(5)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5),两个所述连接块(5)之间设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两个所述限位杆(3)分别置于第一限位孔(15)内且与第一限位孔(15)活动连接,所述气缸(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0),所述驱动杆(14)上中心对称位置上设有凹型槽(13),所述推杆(6)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6),所述凹型槽(13)置于第二限位孔(16)内,所述转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驱动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的流体双缸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和驱动杆(14);
所述气缸(1)内设有活塞(2),所述活塞(2)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两个所述连接块(5)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5),两个所述连接块(5)之间设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两个所述限位杆(3)分别置于第一限位孔(15)内且与第一限位孔(15)活动连接,所述气缸(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0),所述驱动杆(14)上中心对称位置上设有凹型槽(13),所述推杆(6)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6),所述凹型槽(13)置于第二限位孔(16)内,所述转动电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利
申请(专利权)人:华信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