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撞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07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儿童防撞门,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的一侧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门扇另一侧为圆弧状的圆弧端,所述门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门扇圆弧端相互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儿童与门框产生碰撞时,不慎被门框的边缘处撞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防撞门
本技术涉及门窗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防撞门。
技术介绍
门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结构之一,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间隔,依靠的就是门,门是空间分割和联通的重要结构,在生活中,门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对于有儿童的家庭,生活中家的各个结构中都必须要保证儿童的安全,儿童的各个身体部分都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然而由于儿童天性好动,在玩耍的过程中很容易与门发生碰撞而被撞伤。并且现有的门扇和门框边缘处均为矩形棱边,当门扇处于打开的状态时,儿童或者其他人在进出门或者路过门框处,非常容易与门扇发生碰撞,特别是容易与门扇边缘处的棱边产生碰撞而导致被撞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防撞门,旨在能够避免儿童与门框产生碰撞时,不慎被门框的边缘处撞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儿童防撞门,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的一侧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门扇另一侧为圆弧状的圆弧端,所述门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门扇圆弧端相互配合的凹槽。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技术方案中将门扇远离与门框铰接的一端设置成圆弧状的圆弧端,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门扇的边缘处具有棱角,本技术方案中使得门扇的边缘为光滑的圆弧面,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门扇具有棱边的缺陷,当儿童或者成人与门框产生碰撞时,能够有效的避免被门框的边缘处撞伤。另外本技术方案中在门框上设置的凹槽能够适应与门扇的形状,当需要关门的时候,能够使门扇和门框之间能够配合的相对紧密,避免产生较大的缝隙,从而提高了私密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门扇的圆弧端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且所述门扇的厚度与门扇圆弧端的直径相等。如此设置,门扇的圆弧端与门扇之间能够实现平滑过渡,避免门扇的圆弧端与门扇之间产生棱边,从而使得门扇与门扇的圆弧端之间更加光滑,当儿童撞击在门扇的边缘处时,更加不易被撞伤其防撞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门框的凹槽包括呈矩形状的导向槽以及呈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弧形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弧形槽相切,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门框以及与弧形槽均相通。本技术方案中弧形槽能够适应于门扇的圆弧端,而导向槽的设置能够使门扇顺利的卡入门框的凹槽内,避免对门扇的打开和关闭产生阻挡,且本技术方案中凹槽的结构能够减小门扇与门框上凹槽之间的缝隙。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门扇包括固定板和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板水平滑动连接,所述门扇的圆弧端位于所述滑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如此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关门的时候,将门扇推动到门框的凹槽处后,通过滑动滑动板,能够使滑动板的圆弧端插入门扇的凹槽内,本技术方案中能够大大减小滑动板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其隔音效果和私密效果更佳。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门框的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如此设置,能够使门扇的圆弧端与门框的凹槽之间的配合更加的紧密,在关门后使门框与门扇之间的缝隙更小。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板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调节槽内并与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壁滑动配合。如此设置,调节槽的设置能够对滑动板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滑动板的滑动更加的稳定。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节槽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插入所述滑槽内且与滑槽水平滑动配合。如此设置,滑块和滑槽的设置能够对滑动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使滑动板的滑动更加的平稳,且这样的设置能够使滑动板滑动的长度可控,便于顺利的插入门框的凹槽内。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槽设有两组,两组滑槽的数量均为两个,每组滑槽分别位于调节槽的两侧且相互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的滑槽分别位于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两组滑槽分别位于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这样的设置能够减小滑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摩擦力,相比于设置一组滑槽,本技术方案中在滑动滑动板时更加的省力,且对滑动板的滑动导向效果更好。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动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能够插入所述限位孔内。如此设置,能够对滑动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在开启门扇后门扇上的滑动板产生滑动,从而使整个滑动板和固定板形成一个整体。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门扇的圆弧端沿门扇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缓冲保护层。如此设置,缓冲保护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护儿童受到门扇的撞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儿童防撞门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儿童防撞门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儿童防撞门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儿童防撞门实施例二中去掉滑动板后的立体图。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儿童防撞门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8为图7中D-D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门框1、门扇2、固定板201、滑动板202、门锁3、锁扣板4、缓冲保护层5、把手6、凹槽700、弧形槽7、导向槽8、调节槽900、滑槽9、限位块10、限位孔11、限位柱12、滑块13。实施例一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儿童防撞门,包括门框1和门扇2,门扇2的一侧与门框1通过合页铰接,门扇2的另一侧为自由端。本实施例中的儿童防撞门还包括用于驱动门扇2和门框1相互关闭或打开的门锁3,门锁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门锁3上安装有把手6,且门锁3上有锁舌,门锁3安装在门扇2的自由端上,在门框1上安装有与锁舌配合使用的锁扣板4,锁扣板4上设有锁孔,锁舌与锁扣板4的锁孔配合实现门扇2的关闭或打开。结合图2和图3所示,门扇2整体呈矩形板状结构,而门扇2的自由端(门扇2未与门框1铰接的一端为自由端)呈圆弧状的圆弧端,本实施例中门扇2的圆弧端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状,且门扇2的厚度与门扇2的圆弧端的直径相等,门扇2的圆弧端与门扇相切,从而实现平滑过渡,这样的设置能够使门扇2的自由端更加的光滑,避免门扇2和门扇2的圆弧端产生棱边,这样使得整个门扇2更加不易撞伤儿童。门框1的内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门扇2圆弧端相互配合的凹槽700,本实施例中门框1的凹槽700包括呈矩形状的导向槽8以及呈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弧形槽7,导向槽8与弧形槽7相切,且导向槽8与门框1以及与弧形槽7均相通。本实施例中在门扇2的圆弧端固定连接有缓冲保护层5,该缓冲保护层5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该缓冲保护层5与门扇2粘接固定。使用时,当门扇2被打开后,由于本实施例中门扇2的自由端为圆弧状的圆弧端,使得门扇2的边缘处无棱角,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儿童玩耍过程中不小心撞在门扇2的边缘处而被撞伤。另外,本实施例中,门扇2的圆弧端上设置的缓冲保护层5能够进一步对儿童起到保护的作用。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儿童防撞门,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的一侧与所述门框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另一侧为圆弧状的圆弧端,所述门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门扇圆弧端相互配合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防撞门,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的一侧与所述门框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另一侧为圆弧状的圆弧端,所述门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门扇圆弧端相互配合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防撞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圆弧端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且所述门扇的厚度与门扇圆弧端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防撞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凹槽包括呈矩形状的导向槽以及呈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弧形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弧形槽相切,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门框以及与弧形槽均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防撞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包括固定板和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板水平滑动连接,所述门扇的圆弧端位于所述滑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防撞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昭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欧洛森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